作為企業辦孵化器的典型代表,綠創環保孵化器這種“抱團前進”的發展模式一旦成功,將為中小微企業產業集群式發展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范本。
文 本刊記者 明星
“近幾年來,孵化器做了一些工作,但感覺還不夠,希望您給我們提要求,來更好地幫助企業。”
中關村昌平園綠創環保集團孵化器公司總經理姜博,剛剛送走兩撥外賓,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會議室。這次除了接受采訪外,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了解入孵企業的需求,告知孵化器下一步的發展計劃;在合適的時機,孵化器會選擇與入孵企業相契合的領域以聯盟形式開拓市場,從而達到雙贏。
這是本刊記者第二次來到綠創環保集團,恰逢綠創環境大廈竣工。這座大廈作為綠創環保孵化器的重要載體,春節后將迎接入孵企業入住。
一般而言,孵化器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辦公場所、基礎設施和一系列服務,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成本,從而讓入孵企業成長發展壯大。
在接下來的采訪中,記者聽到了入孵企業金鵬環益作為小微企業的成長訴求和綠創環保孵化器“集群作戰”的發展構想,內心很受鼓舞。
作為企業辦孵化器的典型代表,綠創環保孵化器這種“集群作戰”的發展模式一旦成功,將為環保產業集群式發展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范本。
孵化器是
入孵企業的“娘家人”
北京金鵬環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全自動水質采樣器”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金鵬環益生產的全自動水質采樣器與在線監測儀器配套使用,可以對水質污染源進行不間斷多種方式的采樣監控。公司產品目前在國內屬于優質產品。
邵海鷗原來在國家高技術-802主題專家組辦公室工作。2011年春天,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中關村昌平園綠創環保工業園創立了金鵬環益公司,邵海鷗任董事長。緣何選址于此,邵海鷗回憶,當時國家將能源環保產業重點部署在中關村昌平園,后來聽朋友說綠創環保集團發展得不錯,就加入到集團孵化器中。在企業初創期,孵化器幫助企業做了很多公共服務工作,如工商登記注冊、房屋出租、申請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等。目前,已經走過兩年零八個月的金鵬環益已申請到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這一工作也是由綠創環保孵化器幫忙辦理的。
邵海鷗眼里的理想孵化器,第一要有堅實的企業文化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作支撐;第二,孵化器對企業有適度的金融扶持;第三,在孵化器內部,同一產業鏈上的企業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與合作,形成一個抱團前進的態勢。
她認為,一個企業于初創期正如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需要奶水的哺育,孵化器就是“奶娘”或者稱為“娘家人”,適時地拉企業一把,可以讓企業減少創業成本,順利地渡過初創期。
作為入孵企業負責人,她希望與孵化器有更深層次的交流,這與綠創環保集團孵化器公司總經理姜博的想法不謀而合。
孵化器帶領入孵企業集群作戰
“我們不甘于成為分母上的孵化器。”
在國內上萬個經濟開發區里,一些孵化器上演的是名為孵化實為房產開發的戲碼,姜博對此表示出不滿。這位年僅31歲的孵化器負責人有理想、有抱負,他希望綠創孵化器能夠像硅谷孵化器那樣,真正能夠做到對中小企業的創業復制。
“美國高科技為何如此發達?因為他有很成熟的各種各樣的孵化器性質的機構。很多這類機構都帶有天使投資性質,他投資給創業者,為他們提供創業環境,讓企業做大,從而構成一個良性循環。”
未來,綠創環保孵化器也要走這種專業化的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綠創環保幾十年的發展模式一直帶有孵化的性質。
最初的綠創公司就是從一個課題組發展起來的。公司創始人姜鵬明將這一模式植入到子公司的發展中。現在的綠創環保集團下設4個子公司,每一個子公司對集團來說都是一個入孵企業。每一個子公司都是先有一個課題組或者項目組,逐漸上升到事業部,再由事業部發展到一個子公司,子公司再向上發展,設立了自己的二級公司和三級公司。
這種孵化方式在國外被稱為國王式的孵化器,即一些大企業會尋找一些與自己產業鏈互補的小微企業或項目組去孵化或并購,來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主攻污泥處理的綠創生態就是這種孵化模式的成功案例。
幾十年的沉淀,讓綠創環保集團對環保行業的政策走向和環保企業運營領悟得更深刻。綠創環保孵化器接下來要做的是,將這些資源與入孵企業共享。同時,孵化器將與一些投資機構合作,為入孵企業融資牽線搭橋。隨著綠創環境大廈的竣工,還將為入孵企業打造一個軟硬件相匹配的孵化創業平臺。
更深層次的孵化表現在產業鏈層面。
“我給您一百萬元,不如給您一個一百萬元的訂單。”姜博的觀點得到了邵海鷗的認可。
一個區域性的環保難題,不是一兩個環保產品就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一系列環保產品的組合來綜合治理。綠創環保集團作為中國環保骨干企業,承接大訂單、與地方政府談判的能力,以及對行業資源的整合能力要比小微企業強得多。憑借這些優勢,綠創環保集團也在嘗試將環保產業鏈上的入孵企業匯聚在一起,作為集團的合作伙伴,通過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共同攻堅一個個復雜的大范圍的環保難題。
這種集群式的作戰方式比單兵獨斗更有保障性。從發改委等國家機構近期發布的政策來看,也傾向于鼓勵這種合作。
集群作戰也是形勢使然。20年前的企業創業更多的是依靠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如今的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行業大鱷和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抱團前進,才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集群作戰還是行業使然。環保企業都是螞蟻雄兵,在產業的生態系統中充當“分解者”角色。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問題層出不窮,需要環保企業不斷地解決一個個的新問題。“分解者”的角色決定了只有中小企業才能出色地完成這一工作。
未來扛起中國環保行業大旗的一定是來自今天的中小微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對市場觀察得更細致。如何保護這些中小微企業,集群作戰是不錯的手段。
作為綠創環保孵化器的重頭服務產品,“城市環境醫院”主張打造完整的環保產業鏈,將中小微企業整合起來,從環保咨詢、環境評估、設計研發、產品制造、工程施工到后期的再教育、疑難雜癥研究等,還包括對前景看好的公司的再投資,擴大產業規模,最終形成環保技術的產業系統集合。
未來怎么走,集團還在不斷摸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孵化器就是集團的眼睛,一方面,它幫助集團篩選和扶持入孵企業,讓它們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為入孵企業服務為集團探路,使綠創集團發展更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