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產銷增速低于5%后,現在就連最樂觀的分析師也不能不承認,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了一個真正的理性市場。不過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動力正視那些因長期高速增長而被忽略的重要問題。
我們觀察到這個新理性市場,呈現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特征。
有限緊縮取代政策刺激。3月17日,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關于公費購車只減不增的言論,信號明顯:隨著財政減收大幕拉開和大城市空氣污染加劇,2011年以來包括限購在內的管理政策將繼續得到維護,也不會存有新的大規模汽車補貼減稅救市之舉。
海外并購轉向內生式生長。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汽車業歷史性結構調整已基本完成,沃爾沃國產項目成都落定,北汽推出基于薩博平臺技術的紳寶,四處尋求并購機會的中國車企從喧囂躁動中平靜下來,它們現在的戰略重心是說服中國消費者。
國內召回趨向全球接軌。2009 年底豐田遭遇曠日持久的全球質量危機,喚醒并教育了新一代中國消費者,汽車“三包”政策的論證再次提上桌面。僅今年3月,國內汽車召回次數便達到9次之多。未來,不論何種性質的車企都將面臨日趨嚴格的法律約束。
產能過剩真實來臨。2009年市場樂觀氣氛之下,許多廠商宣布實施的擴張計劃將于2014年集中釋放。產能過剩危機不但對弱勢廠商也會對強勢品牌形成壓力,自國內汽車工業現代化以來,以舊技術和粗放式發展搶占市場的時代已一去不回。
中低端車的新機會。豪車領域,品牌仍然會是一個高壁壘的競爭格局;而大眾化汽車,隨著合資自主品牌下探,本土品牌上行,中外品牌差異開始弱化,單一車型和全新品牌的突破將成為可能,特別是三四線城市。
2013年的發令槍已響,誰是趕超者、領先者,誰又是破局者、出局者?
我們數月走訪調查,挑選了十款2013年值得關注的戰略新車,希望呈現新理性市場下,它們背后的創新思維、競爭策略和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