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 雪
“社交”很忙。是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社交”成了讀書排行榜的常客。總是有好些個兄弟跟他并肩而立--溝通、技巧、成功、秘訣、快速、人脈……
“社交”是百變天后。從紙質媒體到移動互聯,從“人←→人”到“人←→機←→人”,一個鍵盤、一個鼠標、穿上企鵝制服、來上一句“君要臣死,臣Facebook”,認真當起“推客”,忙里忙外鞠躬盡瘁。
“社交”是萬人迷。也許是從那個名叫卡耐基的人開始,國人終于意識到原來我們的職場失利、情場失意都是因為沒有和“社交”搞好關系。有人開始焦慮,以上海為例,超過3成(34.4%)的白領視“個人社交范圍”為焦點問題(《社交成上海白領關注焦點》,2011,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編制)。也有人開始未雨綢繆,72.8%的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基于社交動機(《社交成為大學生參與公益的源動力》,2010零點大學生公益調查)。還未踏進社會的青蘋果已意識到公益圈是一個豐富的社會資源庫,增長社會見識、提升個人能力開始成為他們參與公益的重要動機。
關于“社交”的話題總是說不完,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年人們和“社交”的那些事兒,看看今天青年人的社交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
本次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下屬零點E動營銷發起的《青年群體社交生活行為研究》,旨在通過線上問卷調查,了解青年群體的社交行為特征,洞察青年群體的價值觀、消費行為等趨勢變化。本次調查于2012年8月進行,共征集26184名18-32歲青年網友的意見,其中參與調查的男性比例為69.6%,女性30.4%。
青年人社交“十人圈半徑”
你可能沒聽過CSer(couchsurfer,沙發客),也沒有《戀愛假期》中兩位女主角網上相遇然后互換場所去對方城市旅行度假的經歷。但你一定有過飯桌社交經驗,遇到過外出活動熟人扎堆的情景。
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中國人平均每人參加的社交活動僅有一種,并且活動參與度較低,而聚餐、體育運動和卡拉OK成為社交三寶。2005年的數據顯示,舌尖上的中國,有46.4%的人參加過“聚餐”(《零點中國居民溝通指數2005年度報告》,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編制)。
從社交規模看,國人一直在社交這件事上顯得有點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零點中國居民溝通指數2005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接近一半(46.5%)“最近一個月新結識的人數”為0,近三成是一個月結識新朋友數少于3人。2006年、2011年的研究同樣發現,中國人的親密朋友主要集中在同事、同學和發小等近圈,很少擴展到外圈;而親密朋友圈子超過80%的親密朋友是同性。
移動互聯的今天,交流貌似變得更容易,每天有大量層出不窮花樣百出的社交工具被創新和下載應用。然而,人們是否因網絡真的擴大了朋友圈?社交網站個人主頁上、微博上關注的好友成百上千、粉絲一大片,是擺設還是真聊?
數據顯示,對于青年群體來講,絕大多數溝通方式都逃不過“十人圈”。
紅得發紫的社交網站,人們日常保持的溝通人數比例絕大多數在10人及以下的范圍(70.5%),同樣類似的還有論壇(71.7%)。看來社交網站把世界變平了,卻沒把人際交往半徑變短。
使用電子郵件,估計多數中國人也不習慣,日常通過電子郵件與人溝通超過10人的比例不足2成。
有趣的是,以小企鵝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聊天工具(QQ、MSN等)威力十足,有37.5%的青年人表示,日常通過聊天工具與人溝通的范圍在50人以上。
玩游戲、閱微博、看視頻進入網絡生活榜三甲
曾經有外國機構的調查顯示,在全球13個國家的網民中,中國人上網最喜歡干的事情之一是看視頻,無論是看視頻的時間、比例還是設備,都位居全球之冠。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特別是青年公眾的網絡活動習慣,我們選出了20個人們上網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數據顯示,在青年人的線上生活內容榜上,“在線玩游戲”(33.1%)博得頭籌,“閱讀或評論他人的博客/微博”(30.6%)居榜眼,而探花則由“在線看視頻”(27.6%)奪得。
作為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工具——博客、微博,關注度最高的是“個人的日記式內容”(51.9%),其次是“幽默笑話”(33.8%)和“時事新聞”(31%)。另外,音樂話題(20.4%)和影視、娛樂圈的輕松話題(20.5%)關注度也比較高。
除了視頻,青年人對“在線聽音樂、廣播”(25.5%)、“在線看小說”(18.5%)也都很感興趣。
品牌線上社區,是時候了嗎?
敏銳的企業嗅到社交媒體的商業秘密。當閱讀社會化媒體(博客、微博)的內容(30.6%)、管理個人主頁(25.4%)成為青年人網絡生活的第二大、第五大活動內容的時候,借助線上社會化平臺進行品牌宣傳、拓展市場正逐漸成為企業新的營銷方式。
新浪微博與CIC聯合發布的《2012企業微博白皮書》指出,截至今年2月共有130565家企業開通新浪微博,還有無數企業在豆瓣、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開通官方社區、品牌社區或者小站、公共主頁。此外,很多企業自建社區。
不少企業一定會問,建立品牌線上社區,到時候了嗎?對品牌、銷售是否有幫助?
我們的調查數據或許能帶來一些積極的參考:
一半(50.6%)的青年人是企業的品牌會員(曾經注冊過某些品牌的網站或社區)。
對加入品牌線上社區的青年人來說,“可以支持我喜歡的品牌”(55.8%)和“可以對品牌了解更多”(47.3%)是成為會員的最主要的理由。
線上品牌社區有助于提高企業口碑:(A)接近8成青年人加入品牌社區后對品牌持有更積極的看法(完全同意,40.3%;部分同意,36.8%);(B)超過6成的青年人表示加入社區,會對品牌有更高的忠誠度(完全同意,31.9%;部分同意,32.3%),并且愿意推薦其他人加入這個社區(完全同意,31.4%;部分同意,30%)。
企業更關注ROI。以“作為品牌線上社區成員,我更愿意購買這個品牌”來說,36.1%品牌會員對此表示完全同意。
做社會化企業,利用社會化媒體產生無邊威力。然而,企業借勢營銷、微營銷的成功背后卻有著深刻的群體洞察基礎、嚴謹的籌劃與系統規劃、執行。開了微博、建了主頁,錢花出去見不到效果、無法評估效果的情況常常發生。
那么,什么樣的內容才能吸引目標市場和公眾?
從內容載體方面,前面我們談到了青年人網絡生活的主要內容,他們喜歡玩游戲、看視頻、看微博……對企業來說這些行為背后的價值在于可以投其所好,可以在自己的社會化營銷傳播活動中加入更多游戲化、視覺化的內容分享與參與。他們喜歡音樂、小說,在營銷活動中,是否可以考慮以系列故事、主題音樂等形式串聯營銷策劃主題?
青年人的網絡社交輻射半徑小,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主頁最常做的三件事以找尋、聯系老朋友(36.4%)、上傳照片(33.1%)、短信/私信朋友(32.4%)為主。那么企業在社交網站上,是否可以利用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把營銷傳播活動植入其中,讓人們在找老友的過程中傳遞品牌信息、在上傳照片的活動中融入品牌活動主題。
一個好的營銷,應該是深諳人們的基本行為規律和內心需求,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簡化它,然后悄聲無息地發生,一切都那么自然。
(本文作者為零點E動營銷部門經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