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Three Innovation Trends in Asia
博客主人/Scott Anthony
http://blogs.hbr.org
我最近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一次研討會議。這次會議由經濟學人企業網絡組織(Economist Corporate Network)發起,會議主題是亞洲市場創新。
我在研討會上分享了自己對于亞洲市場創新獨特性的看法:具有難以置信的多樣性,不管是國與國之間或國家之內(有的甚至是滲入到城市與城市之間);許多亞洲國家組織仍然將重點放在產品復制和成本縮減上;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相差很大。
我認為亞洲市場存在以下三大趨勢,將影響該區域市場的創新發展情況。
向中間階層消費者轉移(The race of the middle)。對于大多數亞洲市場的富裕階層而言,他們享受著最好的服務。富裕的消費者享受奢侈品牌、世界級的餐館、高檔汽車。而有成本意識的消費者則必須另外尋找負擔得起的消費方案,而這種解決方案往往有創意性。中間階層消費者仍然被市場忽略。但要注意,這個中間階層的人數正在增多。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研究表明,亞洲中間階層消費者的消費額2009年為49萬億美元,而這一數據到2020年將超過300萬億美元—占到全球中層階層消費總額的60%(2009年只占到20%)。
一些企業已經制定了營銷策略以鎖定未來日益增長的商機。2009年,印度制造業巨擘戈德瑞·博伊斯公司(Godrej & Boyce)推出ChotuKool,這是一款每臺售價為70美元的冰箱,專門針對那些認為現有的冰箱太過笨重、昂貴、耗電的人群,這一人群的比例為85%。這款冰箱便于攜帶,可以用電池供電,受到消費者歡迎。現在戈德瑞·博伊斯公司計劃擴大ChotuKool產品線,并開發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產品。
向本土化轉移(The shift to localization)。在開拓亞洲市場時,跨國公司現在將更多的工作重點放在本土性擴張上,根據各個地域市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地域解決方案。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教授維杰·戈文達拉揚(Vijay Govindarajan)將這種方法稱為反向創新法(Reverse innovation)。比如,卡夫公司努力了許多年,終于讓自己的奧利奧餅干在中國市場扎根。在過去的幾年里,卡夫公司的一個本土團隊對品牌、產品進行形象設計,并讓奧利奧餅干更適合當地人的口味。
許多本土企業越來越注重創新理念。比如印度塔塔集團投入巨資,研發新款汽車,設計酒店,對手表業務進行重組,并對IT服務進行創新,以便形成競爭優勢。
聚焦商業模式(A focus on business models)。亞洲企業削減成本的意愿,以及各個地域不一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意味著:如果企業希望鎖定那些從較低階層轉為中間階層的消費者,企業除了經營好核心產品和服務之外,還要有其他應對策略才能取得成功。比如,當通用公司在印度市場引進一臺低成本的心電圖機時,它還找了一些創新方法,以便為設備生產融資,同時更好地開拓市場。一些新興的亞洲企業也在尋找創意性的商業模式。比如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它的即時通訊服務—也是它的核心產品QQ—是免費的。但是騰訊卻因此借助QQ綁定了用戶,從而通過其他增值服務收費。這是亞洲獨特市場一個很好的創新例子。
雖然亞洲市場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以及文化障礙,都可能制約經濟發展,但亞洲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仍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尤其應該關注世界新能源的發展。如果你是一位企業家,不妨將孟買、馬尼拉、曼谷、新加坡、香港、上海、首爾、雅加達作為自己考察的市場。
Tyrelles:與眾不同的品牌建設戰略
Tyrells show tasteable difference
beats TV ads
博客主人/David Taylor
http://wheresthesausage.typepad.com
薯片品牌Tyrelles證明了一點:采用與眾不同的品牌建設戰略,即使不投放廣告,同樣能獲得成功。該品牌的銷售額在2009年10月為1800萬英鎊,而在2011年增加了400萬英鎊。該品牌取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四點:
明確的企業愿景(Founding vision)
像許多不依靠廣告成長起來的品牌一樣,Tyrelles品牌也是依靠創始人明確的企業愿景成長起來的,品牌創始人至始至終希望讓自己的品牌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它的成長、創新不是基于邏輯分析和戰略研究,而是與一次“幸福的意外”(Happy Accident)有關。
該品牌創始人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最早是種土豆的。以前,他為超市供應土豆,把那些超市拒收的“問題土豆”集中起來,這些土豆或顏色太黑,或形狀不規則,然后把這些土豆供應給高檔薯片制造商。但蔡斯認為這樣制成的薯片質量不高,因此決定自己制作薯片。他購買了一口油炸鍋,自己削土豆片,煎炸出鍋后的薯片很吸引人。第一年,蔡斯種的土豆中有5%用于炸薯片,而現在整個農場種的土豆都用于炸薯片。
蔡斯經營了幾年炸薯片業務,2008年,他將此項業務以40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私人股權公司Langholm Capital。這種創建業務和銷售品牌所需要的持久力、耐力以及精力都是值得贊許的。蔡斯在接受《衛報》采訪時說:“人們看到企業家,心里想‘他們看起來真輕松’。但是問題在于企業會占用企業家的全部精力。我當時是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每天都待在工廠里。我拜訪了所有重要的客戶,確保一切都沒有問題。”
包裝廣告(Packvertising)
由于沒有任何廣告支持,比起大多數消費品品牌,Tyrell必須在包裝上下更大的功夫。要讓品牌產品的包裝一放到貨柜上就有脫穎而出的視覺沖擊力,讓產品通過包裝就能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不言自明,激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我們稱之為“包裝廣告”(Packvertising)。每一種獨特的包裝上都印有一張有趣的黑白照片。這些照片時不時更換,而且不同口味的薯片包裝上印有不同的照片。
采用這種“包裝廣告”的做法要追溯到2004年,當時Tyrrells推出一種無鹽系列薯片—“赤裸薯片”(Naked Chips),包裝上的照片是一張很多年前的舊照片,拍攝了4個裸女,活潑有趣。“赤裸薯片”的名字就是促進購買力的賣點,與傳統的薯片品牌名相比,這樣的名字傳遞了品牌的個性化特點。
味覺差異(Taste-able difference)
該品牌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它的薯片用的是英國出產的土豆,這是一個關于產品出處的很好的故事。但是,更重要的是,整個薯片制作的過程讓薯片有了“味覺差異”,更厚,更脆,看起來更誘人。
傳統的薯片是由機械油炸制成的,因此一般使用薄薯片,以便土豆片易于清洗,把淀粉去掉,因為淀粉在油炸過程中把薯片黏在一起。但Tyrells的做法不一樣。它選用較厚的土豆片,用油炸鍋煎炸,要不停地攪拌,防止薯片黏在一起,因此必須進行手工操作。
溢價定位(Premium Pricing)
這種人工批量生產,投入自然比較大,但也因此為Tyrrells品牌帶來真正的價值。與其他機器生產的薯片價格相比,Tyrells薯片的價格要高一倍。
還有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這就是2006年蔡斯為了保護品牌產品溢價做出的努力。連鎖超市Tesco本想將Tyrells和其他薯片品牌一樣一視同仁,砍低售價,但是蔡斯拒絕了,Tesco不得不從海外采購更便宜的替代產品。蔡斯威脅要起訴Tesco,最終讓自己的薯片價格保持不變。
我為什么購買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
Why I Bought a No-Name Computer From a Components Firm
博客主人/David Aaker
http://blogs.hbr.org
電腦維修師傅告訴我,我妻子的臺式電腦由于病毒侵襲已經無法運行。事實上,它已經過時多年,很有必要換一臺新電腦。因此,我立刻考慮買什么牌子的電腦,是戴爾(微博)還是惠普(微博)呢?我之前用的許多電腦都是戴爾品牌,而現在我還有一臺惠普打印機,我一直很喜歡“惠普之道”(HP Way)。但是,考慮了幾分鐘之后,我決定買華碩電腦(微博),即使我之前對它沒什么印象。
產品推薦(The Recmmendation)。電腦維修師傅說他剛為一位客戶安裝了一臺華碩電腦,性價比很高,那臺電腦是在一家電子商店買的,有完整的售后服務,包括技術支持、電腦維修。
品牌故事(The Story)。電腦維修師傅告訴我,一直以來,華碩都是許多計算機領先品牌的主板供應商。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對我而言,計算機的性能和可靠性比它的價格更重要。
品牌證實(The Confirmation)。之前我對華碩電腦沒有什么印象。因此,為了打消疑慮,我給女婿打了電話—他是我們家的電腦專家。女婿證實,華碩的主板值得選擇,基于主板是電腦的心臟,因此選擇華碩電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購買了華碩電腦之后,我才對華碩有了更多的了解。谷歌(微博)搜索顯示,華碩是一家臺灣企業,1989年成立,如今在全球主板市場擁有40%的份額,是戴爾和惠普的主板供應商。據市場調研公司Interbrand的調查結果,2011年華碩是臺灣第三大最具價值品牌,總價值為16億美元。華碩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市場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根據此次購買電腦的過程,可以總結出消費決策的關鍵點。
第一,要有一個有力的影響者,這一點至關重要。這讓人想起,蘋果公司早期,喬布斯的營銷導師里吉斯·麥肯納(Regis McKenna)提出,要依靠公關影響力指引蘋果公司進行決策,由此加快了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
第二,品牌故事必須強有力,傳遞品牌的關鍵信息。
第三,恰當的分銷策略,要讓產品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在合適的地點。如果不是因為商店過道或當地的商店有華碩電腦的宣傳資料,那位電腦維修師傅可能不會知道華碩電腦。
第四,消費者沒有固定的購買思維邏輯。我在整個購買過程中,從品牌意識、品牌理解、品牌偏好,之后直接跳到產品購買。這讓我不禁懷疑,許多營銷方案是否真的有邏輯性,同時懷疑消費者決策數據分析工作的意義。
為什么沒有太多的元器件企業能夠創建自己的品牌,比如像華碩一樣,充分利用自己的產品開發能力,進而提升品牌聲譽?一家元器件企業有幾大好處。首先,它在自己的元器件領域能夠擁有創新性的領先優勢。三星(微博)之所以能夠成為手機領域的領先企業,是因為它擁有半導體元器件優勢。其次,一家元器件企業能夠掌控元器件的質量和數量,這是品牌體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元器件企業擁有建立消費者信任的品牌故事,畢竟元器件有可視性優勢。
當然也會有一些問題。一家元器件企業可能與客戶形成競爭關系,讓元器件企業尷尬。此外,如果想持續鞏固自己在市場上領先元器件企業的位置,你必須擁有不可或缺的創新機器,讓自己有“人們必須擁有”的產品。同時,你必須保證元器件質量和數量的穩定性。最后,你必須形成各種技能,積累資產,尤其是積累品牌資產,這樣才能與下游企業競爭。
因此,元器件企業將工作重點放在核心產品上,是最明智的做法。然而,華碩電腦的例子表明,元器件企業在生產元器件核心業務之外,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掌控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