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 鋼
一切似乎都像是早有伏筆。
2011年5月11日,瑞士的韋爾涅公開舉行了一次中國假冒奢侈品牌家具的銷毀儀式。這批假冒瑞士著名設計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品牌家具,是上個月從來自中國的貨柜中查獲的。勒-柯布西耶的家具作品堪稱設計史上經典之作,其品牌由意大利家具制造商卡西納(Cass ina)所獨家享有。外電報道稱,這次的家具公開銷毀事件,對“中國假冒制造”無疑是一次泄憤式的嘲弄與公開的譴責。
不過由于此次事件發生在海外,國內的媒體并沒有太多的關注和報道。之前此類的事件也屢有發生,由于訴諸法律和銷毀產品的都是國外廠商,保護的也是所謂海外品牌的商業利益,因此長久以來,似乎這些所謂的“假洋品牌”并沒有在中國消費者的內心中掀起什么巨大的波瀾。
而在僅僅兩個月之后,事件卻發生了驚人的轉折!在中國國內行銷數年,以價格昂貴著稱的“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家具高端品牌”達芬奇家具卻因涉嫌造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令那些花費甚至數千萬巨款購買家具的消費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所謂來自海外的高檔家具,其實就是真真正正的本地貨,就是在海關倉庫里簡單地一次“一日出入境游”,就可以加價10倍。高昂的價格,使得此品牌短短數年間,遍及國內大中城市,甚至一度成為微博上某些新富階層的炫富利器。
但現實卻如此冷酷,如果說,之前的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事件,是由于產品成本和利潤被無限壓低之后造成質量管理缺失的話,那么此次的達芬奇事件,則遠遠沒有那么簡單。當消費者花費高價也很難獲得滿意的產品時,這樣的信任危機也許更加可怕!
飲鴆止渴的經營觀
而這種危機背后,最令人感到驚嘆和不安的則是很多中國企業自身的經營觀。不久之前,筆者去廣東出差,一些家具企業的專業人士告訴筆者:現在沒有人對做產品、做品質感興趣了,而是熱衷于新潮的品牌營銷,尤其是商業模式的變換。
比如:許多老板都在采用一種“好厲害”的商業模式:先在歐美注冊一個家具公司,然后向自己的工廠下訂單,或在國內建立專賣店;國內工廠生產出的產品運到國外,接著再進口回來。這樣,地道的國產家具就搖身一變成高端進口產品了。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保稅區運作,有許多便利之處。
在驚訝于這樣的運作手法之余,達芬奇的大名已經被屢屢提及,可以說,直到事發之前,達芬奇的運作模式已經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甚至有的新興企業還將達芬奇當作他們學習的標桿。當筆者從質量專家的角度發表看法,認為還是需要切實從品質入手時,竟然迎來了很多企業經營者的哄笑。
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市場和訂單才是居于首要地位的,所謂的品質只是在解決了盈利問題之后才需要考慮到的環節。事實真的是這樣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產品品質(Q,企業的骨骼)、內部財務(F,企業的血液)和客戶關系(R,企業的靈魂),是三位一體的,如果僅僅重視客戶關系和市場需求,那就無疑是在締造一個頭重腳輕的怪物,有了好的訂單和市場,卻沒有好的產品對接,沒有好的財務系統運作,最終當然遲早會在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質疑中轟然倒塌。
但是為什么在達芬奇事件之后,還相繼爆出了所謂的“味千拉面骨湯門”事件,以及“四川火鍋老油”門呢?
筆者認為很多企業依然延續著十多年前的經營觀,從1991年市場經濟在中國真正蓬勃發展以來,所謂的企業家就是冒險家的思維一直存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思路深入人心,野蠻生長的口號也被一再提出。只要掌握合適的機會和資金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市場暴利,成為了這20年來很多企業發展道路上的必然策略。
不過遺憾的是,在經歷了瘋狂的超車之后,所有的企業發展必須從開墾處女地的激情中回到現實。可習慣真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行為,正如“達芬奇”創始人所哭訴的,企業初創時是非常艱難的,一開始的投機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成名之后就應該回歸正軌。遺憾的是,人在富裕之后往往會垂涎暴富。習慣于投機取巧、以小搏大這種經營方式的企業,太難回頭了。
想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獲取最大的利潤,這是很多“中國制造”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投機取巧的心理不去除,“中國制造”的地位永遠岌岌可危。
事實上,很多“中國制造”一旦在市場上站住腳,稍微做出點成績,往往會忽視品質,轉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商業模式與資本運作上。這無異于一種危險的賭博。而這種舍本逐末的經營觀,最終將必然要面對被消費者和資本市場同時拋棄的殘酷命運。
偉大的品牌都是熬出來的
而與之正好相反的,是筆者一直致力于強調的,做企業的正確邏輯應是:沒有品質就沒有品牌。所有偉大的品牌都是“熬”出來的——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歷經風雨方現彩虹,老天自然會還你一個“金字招牌”。
品牌需要策劃,但品牌不是策劃出來的;品牌需要明星,但品牌不是明星代言出來的;品牌需要資本,但品牌不是資本運作出來的;品牌需要公關,但品牌不是公關出來的。
IBM經歷了N次大起大落,100年的風風雨雨才造就了一個世界級品牌;可口可樂是用了120余年時間成就的經典;LV更是歷經了一個半世紀的歲月洗禮……反觀我們“中國品牌”,羽翼未豐就開始肆無忌憚地圈錢,爭先恐后地做著“拿今天的利潤換企業明天”的營生。歷數世界知名品牌,幾乎都不是一帆風順地走到今天的,但為何他們能夠歷風雨而不變色,而我們只要一出事就立刻兵敗如山倒,甚至還成為影響整個行業的第一個多米諾骨牌呢?
這種品牌的脆弱性,就像北京、廣州、武漢、長沙等“國際大都市”一樣弱不禁風,一場暴雨就足以使其變成汪洋大海。
究其原因很簡單,大家總以為看得見的是代表企業面子的品牌,視而不見的是代表企業里子的品質。很多“中國品牌”只顧面子、不要里子,往往被媒體揭開那層遮羞布后,大眾看到的是早已腐爛的里子。此時,再多的辯解與反省也難熄消費者的憤怒與失望。失去消費者的企業,又將如何有在市場上存在的理由呢?
做企業就像蓋大樓,蓋的時候一磚一瓦都來之不易,付出的艱辛不必多言,但毀掉一棟房子只需要一瞬間。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招牌,想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一個品牌談何容易,但毀掉一個品牌可能只需要一件事。顯然,那些在行業內已經有一定口碑的企業倒下,不僅是自毀長城,更可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損傷。尤其在全球一體化的經營環境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事經常發生,更加可能使得一個局部性的事件為整個“中國制造”的臉上抹黑。
而僅僅有正確的觀念,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筆者看來,“中國制造”想要突圍,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就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寬,跳出三界外反觀自我,從“完整性品質”Q-F-R基礎架構著眼,構建:P-S-C-C(大政方針-系統保障-能力支撐-文化導向)。
人的關鍵作用
具體講,就是要從“1+3P”入手。
“1P”是“Policy”,“中國制造”要做大,一定要有國家層面的政策保證,同時行業和企業都有清楚的大政方針和戰略方向。
“3P”,第一個“P”是“People”,關注人的影響力。第二個“P”是“Process”,整個企業內部流程的整合。最后一個“P”是“Performance”,即績效。企業的成功與否是要用財務說話的,但一家受尊重的企業,除了關心自身的財務指標之外,還必須關注客戶的忠誠度、員工的工作動力、企業的領導風格、社會責任等非財務指標。
而實際上,Q(質量)-F(財務)-R(客戶關系)基礎架構正是與“3P”相對應的:Q對應流程,F對應績效,R對應人。
用此模型來診斷,你會發現:中國企業薄弱的環節恰恰在Q-品質上,跨國公司的薄弱環節在R-關系上;而如今,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運轉,使得跨國公司開始進行新一輪的“本土化”戰略,以擺脫水土不服的不利局面,然而,這給予了我們本土企業新的契機與突破點,那就是Q-品質。
那么在這里,筆者還是希望再次強調“人”的作用。畢竟有了好的方針政策和管理制度,但一落到實踐過程往往就會出現問題,這其實正是根植于中國來自傳統哲學“差不多”的理念,就是一種比較隨意、不那么追求精確的做事方式,往往希望糊弄兩下就好。這種工作哲學加上之前提到的投機經營理念,不僅使得質量難以保證,最終企業的發展也會受到極大阻礙。
筆者在“零缺陷”管理中,一直強調每個人的工作哲學,就是我們所提到的兩個CC:一個是能力支撐,一個是文化導向。
在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自動化的機械環境,使得工人的技術提升不再是什么難題,而這個所謂的文化導向,一直被中國企業忽視,還在于,他們對于質量核心保障的錯誤理解。這就好比一個球隊,請一流的教練,擁有一流的待遇,尋找身體素質一流的球員,都不能保證其一定獲勝,關鍵在于,這個球隊組織好以后,每個人是否都有求勝的欲望,每個人是否都有自己的進球哲學,這很重要。
在筆者多次深入一線企業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十分令人費解的現象,干部層的培訓和會議簡直數不勝數,但一到一線工人這里,似乎只有工作指令,沒有什么培訓和提升,這與我們看到的所謂精益生產模式往往是背道而馳的。
我們在乎高價,而忽視了消費者的利益;在乎組織高層的協調,卻忘了去提升一線工人。這些矛盾的現象,無一例外說明了我們的企業都存在著“達芬奇”病毒,而真正想要根除這些病毒,必須從源頭出發,將質量視為整個企業的靈魂,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財富,才是最長久的生存之道。管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