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速后的京滬高鐵,將在多維度上影響鐵路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
記者 劉亮
5 月25日,來自鐵道部、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及北京交通大學的多位專家,受鐵道部京滬高速鐵路總指揮部的邀請,對即將正式通車的京滬高鐵進行了一次檢查評估。
受邀的專家,除開展了相關的檢查工作,及乘坐京滬高鐵體驗“千里京滬一日還”外,還對京滬高鐵的運營組織方式、定價等提出建議。
一位知情的鐵道部官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京滬高鐵的票價,基本上參照武廣高鐵的票價制訂。武廣高鐵票價分為兩等,分別約為0.46元和0.73每公里,京滬高鐵票價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微調。由于京滬高鐵定價需要聽取各方面建議,并需報經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批準,估計到售票前,才會正式對外公布票價。
根據鐵道部的安排,京滬高鐵將于6月底正式開通運營。業內人士評價,此前20多年來,對于京滬高鐵建設的爭論都已經成為過去,接下來,市場將檢驗京滬高鐵的運輸效果和運營效率。
降速背后
在正式開通前,京滬高鐵經歷了一次運營速度的變化。
今年4月,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對外透露,京滬高鐵將安排開行時速300公里和250公里兩個速度等級的列車,實行兩種票價,初期每天開行90對左右。京滬高鐵通車運營后,既有的京滬線仍保留135對普速客車,運輸密度最高的區段仍然保留58對普速客車。
京滬高鐵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按照時速300公里的標準運行,在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董焰看來,這是一次理性的回歸。“此前京滬高鐵提速,試圖與民航爭奪客流,這種定位是完全錯誤的。”
上世紀90年代初,鐵道部即開始啟動建設京滬高鐵的可行性研究。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下稱“鐵三院”)1996年4月提交的《京滬高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京滬高鐵的最高運營時速為300公里,基礎設施按時速350公里設計。該報告還顯示,當時京滬鐵路占中國南北鐵路客貨運輸的比重,分別為52.1%和41.5%。當時這條線路上,客貨運相互競爭的問題就已經非常突出,亟需擴大運輸能力。
董焰介紹,京滬高鐵開工建設前,經過了長時間的爭論。劉志軍擔任鐵道部部長后,京滬高鐵也并沒有立即開工建設,而是先行建成了一些較短的線路,例如京津城際高速鐵路。積累高鐵的建設經驗后,才動工建設京滬高鐵,這個過程是正確的。
早期關于京滬高鐵的爭論分為“緩建派”和“急建派”,以及“輪軌派”和“磁懸浮派”。在京滬高鐵批準立項前,相關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最高運營速度應該設定為多少。
當時,多位業內的專家都認為,京滬高鐵的設計和運營時速定在300公里比較合適。董焰也認為,在800公里以內,高鐵客運相對于民航有優勢,超過800公里高鐵沒有競爭優勢。京滬高鐵試圖通過提速,與民航爭奪市場,并不科學。而且時速超過300公里,能源消耗會大幅度增加,時速250公里到300公里才是高速鐵路的經濟速度。但鐵道部堅持要將京滬高鐵的設計時速提高到350公里。
一位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介紹,在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可研報告中,關于京滬高鐵的速度被描述為:設計時速35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京滬高鐵的運營速度又有了進一步提高。
京滬高鐵由鐵三院和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共同設計,實際建設的京滬高鐵,計劃在路況較好、轉彎少的600多公里路程上,最高時速要跑380公里,剩下的700多公里,最高時速跑350公里。按照這種速度,京滬間直達只需4小時。
2010年12月3日,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間進行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由中國北車制造的“和諧號”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這條高鐵線路上跑出了486.1公里的時速。
而在前述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看來,這是奔著創造“世界之最”去的。
“提高設計及建設標準,大幅度增加了京滬高鐵的建設成本、機車制造成本,也增加了運營成本。”董焰稱。
鐵三院1996年4月提交的《京滬高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京滬高鐵的投資總額,按1994年的物價計算,預計為950.78億元。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概算被提高到了1200億元,然后到1600億元,到開建時,這個數字已調整為2209.4億元。董焰認為,2209.4億元并不完全代表京滬高鐵的成本,京滬高鐵中的部分投入,比如黃河大橋、濟南站等車站的建設投入,被列入了其他項目當中。
前述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預計,京滬高鐵實際投資超過概算總投資的可能性非常大。僅因為提高建設標準,至少會使京滬高鐵制造成本增加10%。以線下工程為例,建設標準提高,對高鐵軌道的精度也就越高,路基需要打得更深、更密,追求零沉降,相應的成本也會增加。
“由于提高建設標準,以及初期設計精度不夠,在實際建設中,需要對設計精度重新調整和對投資進行重新評估,這些原因導致中國高鐵實際建設過程中,投資超過概預算并不少見。”這位專家說。
在董焰看來,降速將使京滬高鐵可以選擇較低的票價,吸引更多客流,避免與民航展開惡性競爭。知情的鐵道部官員也透露,鐵道部也希望采取相對較低的票價,增加京滬高鐵的客流。
前述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則表示,京滬高鐵降速,還應該有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在中國高鐵的運營實踐中,他們研究發現,時速超過300公里,鐵路鋼軌的豎向位移會有較大增加,也就是振動加大,對高鐵的安全性及乘坐舒適性都會產生影響。
盈利之難
京滬高鐵曾經是業界期待的最有希望盈利的高鐵項目。
由于已經投入運營的京津、石太、鄭西等大量高鐵項目,盈利情況都低于預期,加上高標準建設加大了京滬高鐵的投資成本等因素,盡管京滬線客流量大,但不少業內人士對京滬高鐵未來的盈利能力,持有懷疑。
董焰介紹,他曾經對京滬高鐵的概算投資、運營成本及收入情況做過測算,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京滬高鐵的平均票價低于每公里0.5元,肯定會虧損;超過0.5元,則接近民航的票價,會導致客運量下降,盈利也非常困難。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1964年建成通車的東海道新干線,花了22年才還本付息,并開始盈利。由于大規模修建高鐵及盈利能力低于預期,給日本國有鐵路公司JNR帶來了巨額債務和赤字。雖然上世紀80年代,東海道新干線實現盈利,但JNR已經陷入財務困境。除接受了大量政府財政補貼外,JNR還多次提高鐵路運價,仍然無法實現財務狀況好轉。最后不得不在政府主導下,進行了民營化的重組。在政府出資剝離其債務之后,目前日本的新干線才實現了運營盈利。
對于京滬高鐵的盈利預期,京滬高鐵公司相當樂觀。京滬高鐵公司董事長蔡慶華曾對媒體表示,“根據原計算,京滬高鐵將用14年左右還本付息。如果考慮到今后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在老百姓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票價可能會有所提高,回收期會更短,效益會更好。”
對此預期,在鐵道部內部,也存在不同意見。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的一位專家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由于武廣高鐵全長超過1000公里,同時也是重要的鐵路干線通道,因此,京滬高鐵的未來運營情況,可以參照武廣高鐵做一些分析。
這位鐵道部人士介紹,武廣高鐵2009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2010年首年運營總收入超過50億元。
由于與銀行間簽訂的貸款合同有寬限期,武廣高鐵還未歸還本金,除了未來需考慮歸還的本金外,武廣高鐵的支出包括每年要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以及武廣高鐵實行委托運營(委托方為廣鐵集團和武漢鐵路局),需要每年支付給兩家鐵路局相應的委托運營費。如果再計提足夠的折舊費用,按照目前的運營狀況,武廣高鐵將無法按照可行性報告中期望的那樣,12年左右收回成本。
按照鐵道部的設想,高鐵建成后,將增加原有線路的貨運能力。到2012年,客運專線成網后,既有鐵路線的貨運能力將大幅度提升。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誠介紹,高鐵建成通車后,確實會對貨運產生積極影響。鐘誠說,原來受京滬線運輸能力的限制,很多貨運車輛需要湊齊50節車廂才發車。但他們的很多客戶都對貨物運輸都有時效性要求。京滬高鐵開通后,中鐵集裝箱計劃開出20到25節車廂的貨運列車,以滿足客戶對運輸時間的要求。但由于京滬高鐵通車后,原有的京滬線還要開行普通客運列車,具體能夠增加多少貨運能力還無法預測。
前述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介紹,相關的高鐵線路建成后,無疑將增加整體路網的貨運能力,這成為建設新鐵路線的理由,但并不能成為高鐵提高建設標準的理由。鐵道部此前在提高高鐵建設速度標準環節,沒有進行公開、透明的論證。高標準建設導致投資增加,也就增加了回收成本的難度。東方航空與中國國航占據著京滬間航空市場的主要份額。雖然外界認定,1200公里以上距離,高鐵相對于民航并無優勢,但京滬高鐵的開通還是讓這些民航企業頗為緊張。京滬高鐵宣布降速,則讓這些民航企業稍微松了一口氣。
中信證券交通運輸業分析師蘇寶亮介紹,根據他們原來的測算,京滬高鐵將分流京滬航線30%的旅客。雖然民航也存在空域不足、航班延誤等問題,但高鐵降速后,民航還是有較為明顯的時間優勢。估計降速后,京滬高鐵最多分流民航20%的旅客,而且以散客為主,對商務出行的旅客影響不大。
市場化前奏
在京滬高鐵開通同時,鐵道部對于鐵路發展及鐵路客運的服務思路,也在發生變化。
今年4月,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對外透露,確定以高速鐵路為主骨架的快速鐵路網按三個速度等級來建設:“四縱四橫”主通道的高速鐵路,按時速300公里建設;高速鐵路延伸線、連接線及城際鐵路按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建設;客貨并重的鐵路以及中西部大部分鐵路按時速200公里以下建設。盛光祖還表示,今年7月1日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時,鐵路系統將實施混合運行模式,合理安排不同等級、不同速度的客車開行方案。
具體將按照三種模式來安排:一是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上,同時開行時速300公里和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兩種動車組列車,提供兩種票價選擇;二是在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的線路上,同時開行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動車組列車和時速120公里至160公里的普通客車,執行兩種票價;三是在時速200公里及以下線路上,開行普通客車和貨物列車。
前述鐵道部客運專線專家組成員分析,這表明鐵路系統在高鐵建設方面,不再單純追求速度,而是更加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結合。同時也是面對社會輿情做出的一種選擇——為不同消費層次的旅客提供服務。
有鐵道部官員向記者證實,由于普通鐵路客運定價較低,普通客運列車只有上座率超過70%才能賺錢,高鐵票價相對較高,有利于增加收入。此前,關于鐵路運輸的想法是,高鐵通車之后,就盡量減少原有線路上的客運列車。比如武廣高鐵開通后,鐵道部停開了原來武廣線上的多對客車,以保證武廣高鐵有足夠的客流。在原有線路上,則大量增開貨車,以期實現鐵路收入的雙贏。
“但由于社會上對此做法的反對意見較多,鐵道部不得不做出調整,現在鐵道部的思路是要滿足普通百姓的出行需求。”該官員說。
2010年曾經有媒體報道,鐵道部有機會對上海鐵路局進行改制,將京滬高鐵資產注入其中上市。對此,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的一位專家表示,當時鐵道部是曾有這樣的考慮。這其中,京滬高鐵能否實現盈利是關鍵,如果京滬高鐵無法實現預期盈利,即便是試圖上市融資,資本市場也不會買賬。
據一位知情的鐵道部官員介紹,鐵路系統有3個上市平臺,分別為大秦鐵路、廣深鐵路、鐵龍物流。目前鐵路建設的融資更多依賴發行債券和向商業銀行貸款,鐵道部當然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鐵路企業上市,更多通過股權的方式進行融資。但目前鐵道部政企不分的格局,影響了更多企業上市。只有進一步推動鐵路體制的改革,才能夠推動鐵路融資體制改革。
前述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的專家認為,中國陸續投產的高鐵項目,假設不能夠按照預期實現盈利,未來只能通過國家公共財政注資的方式來解決其債務問題,這反將會推動鐵路系統進行市場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