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難產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 12:24  《浙商》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至今難以確定,體現的是各部門和地方政府之間的一場利益角逐。

  本刊駐京記者 胥曉鶯

  此前,業界傳出消息稱,《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下稱《決定》)最快8月份出臺,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空間海洋開發和地質勘探。

  這是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名單又一次大調整。

  而在6月1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公開界定了戰略產業,分別為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這一表述被外界稱為“新七”領域。

  再往前推,2009年9月,溫總理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座談會上初步確定了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的七大產業領域。從以上三種論述可以發現,只有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等三大產業的地位牢不可破。

  “張曉強的發言是定調,基本不會再變。其他版本沒有經過官員認證,都是大家傳來傳去,更多是希望加入自己的訴求。”8月初,參與了中心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多項專題調研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對《浙商》記者表示。王軍曾多次參與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

  然而,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副局長白津夫在接受《浙商》記者采訪時提醒,胡錦濤主席7月7日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的我國未來科技發展八大領域,是指導確定新興產業領域的核心:即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材料和先進制造、信息網絡、現代農業、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空間和海洋、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這次講話,提到了“新七”領域里沒有的現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空間海洋、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域之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一推再推

  和領域之爭一樣屢屢被推遲的是《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的出臺時間。此前媒體報道,文件起草組將在6月向國務院提交《決定》,9月完成《規劃》。隨后又傳7月《決定》已上報國務院。6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苗圩表示,《決定》將在兩個月內出臺,而《規劃》和若干專項規劃將在年底前出臺。

  《浙商》記者向參與規劃起草工作的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昌林詢問《決定》與《規劃》進展情況時得知,王昌林正和其他起草人員一起在香山“封閉討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說,一方面是國家不希望草率出臺,規劃要吸取各部門各地區意見,幾上幾下,還要分解到各產業各行業,還要探討產業布局、發展速度等策略問題,規劃制定是非常復雜的過程。王軍同時表示,一再推遲出臺《決定》的時間,是為了和正在制定的國家十二五規劃對接。

  標準之爭

  領域之爭原因眾多。新興戰略產業在國家戰略中承擔著多種使命,如成為未來經濟的增長點,成為依靠科技來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載體。新興產業具有前瞻性和風險性,舉全國之力發展的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是否能獲得相對優勢,考量起來確有難度。

  作為國家級的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2009年提過一項政策建議,當時提出了十大產業概念,包括現代農業、航空航天和海洋工業。

  “以農業來說,我個人認為它具備了列入的條件,特別是從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角度,三個調整里面包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降低工業比重,發展農業和服務業,而現在的七大領域則主要是工業。” 王軍說,“對于裝備制造業,它是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的依托、發動機,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汽車還是新能源、新材料,再新的產業也不可能脫離裝備制造,而我們雖然是世界工廠,制造業水平卻仍處低端。”

  但也有不同意見者,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志就表示,“裝備制造業很重要,是戰略產業,但它列入高新技術產業很多年了,算不上新興,而且它產業份額有限,很難成為支柱產業。”

  在選擇標準沒有被普遍認同的情況下,要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確是一個難題。而這背后,更是利益集團的一種博弈。

  多方博弈

  以創新為主要特點的新興戰略產業的推進,將會引發包括科技體制、教育體制、財稅體制等的一系列變革,毫無疑問會夾雜各種利益。安邦咨詢公司高級研究員賀軍稱,一個產業能列入規劃,就意味著國家未來要給予巨額投入,能獲得一系列的資源,以及政策支持。因此,各個產業、部門、地方,都會基于自己的利益來爭取列入。

  戰略性新興產業曾被喻為國家下一個“四萬億”。國家計劃到2015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我國GDP的比重達到8%,到2020年將升至15%,而目前這一比重不到2%。如此巨大的產業容量和投資規模,各方自然摩拳擦掌,爭相布局。

  地方政府則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地方新興產業規劃競賽。2009年12月,江西省出臺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確定了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光伏、風能核電、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等。隨后,遼寧、山東等地也相繼出臺了本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計劃,并大多提出了產值等總量目標。其中浙江已經確定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海洋工業、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新材料以及核電關聯等,而物聯網、生物以及新能源等三大產業更是重中之重。

  “調研期間傳聞的九大產業,多出民用航空和海洋工業,正是一些地方政府根據自己的發展優勢所做的宣傳和游說,但實際上發改委對產業標準早有明確的界定和判斷。”采訪中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一位參與全國調研的研究人員向《浙商》記者表示。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雖然與政策制定者的關系比較間接,但企業已越來越善于利用各種渠道表達自己的訴求。“例如國家近期剛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補貼,這些訴求都會在規劃中得到重視。”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志說。

  而一些協會組織也是參與其中的角力者。中國節能協會王毅工告訴《浙商》記者,國內做新能源汽車的一些企業正在建立一個汽車工業減排專業委員會,掛靠在節能協會成為其二級協會,試圖發出更多自己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角力中已經出現了一些異常。王軍在各地調研后寫成的《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注意五個方面的問題》的報告已呈交國家發改委。這一報告指出,各利益方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明了前,就已出現了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