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國際板無論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是對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也具有極為現實的意義
■ 蔣健蓉 于旭輝
2009年4月29日,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要適時啟動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隨后,上海市政府在對外發布的《貫徹國務院關于推進“兩個中心”建設實施意見》中表示,積極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板建設,適時啟動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在上證所上市,推進紅籌企業在上海證券市場發行A股。可以說,國際板建設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國際板的內涵和相對獨立性的特征
國際板是指境外公司股票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并以本幣計價交易形成的市場板塊。從各國證券交易所吸引境外企業上市的做法來看,通常在上市規則中設立專門的章節或者制定單獨的規則,這些規則體系在保持與本土公司上市要求基本一致的同時,也體現對境外企業的特殊性要求。由此,這些境外上市公司就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板塊,通稱“國標板”。
國際板的獨立性是相對于A股與B股市場上市的中國(內地)上市公司而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并以人民幣計價交易,這些公司包括主要資產、業務和人員均在境內的紅籌股公司和外國上市公司。
要設立國際板,就是要吸引優秀的外國企業到我國境內市場發行股票并上市掛牌交易,推進國際化資本市場的建設。一個成功的國際板市場應該是一個能夠匯聚大批世界一流企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藍籌股票的交易市場,并將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板對我國經濟發展
有積極推動作用
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
目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體現為金融的競爭。中國擁有與美國、英國一樣的金融主導力,必須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擁有自己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世界各國的經驗和教訓表明,要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僅僅依靠建設一個封閉的本土股票市場,必須本著開放與國際化的思路,吸引優秀的境外企業到境內上市。建設一個與中國經濟實力、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化證券市場,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改善我國投資結構
過高的儲蓄率、較低的民間投資率是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連創新高,中國儲蓄率長期保持高位,已成為一個流動性過剩的資本大國。推出國際板將為中國資本提供新的投資渠道,開辟新的投資空間,是將國內過剩流動性轉變為對世界一流企業的股權投資,將經濟增長中積累的龐大財富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特別是礦產資源、技術、品牌,以及世界級企業的股權,推動中國由生產大國、儲蓄大國轉變為投資大國,實現中國的真正崛起。
有利于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本次經濟危機讓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面臨大幅縮水的壓力,讓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意識到了國際貨幣儲備體系的弊端,也堅定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上海啟動,邁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
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資本輸出,讓人民幣走出國門。國際板的設立,可以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地位,通過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運轉可以帶動本國貨幣的國際交易和國際結算,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此外,從境內募集到的人民幣若要投資境外業務,則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這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巨額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確保國際收支整體的平衡,實現國民經濟穩定運行和持續增長。
有利于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在全球金融一體化日益深入的情況下,封閉的金融市場要么低效率運行,要么極度脆弱。金融封閉換來的安全,是犧牲經濟發展、金融繁榮的低層次安全。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無論是市場結構、投資者行為,還是估值模式,與國際市場都存在很大差異。長遠來看,這一差異孕育著巨大的金融風險。通過建設國際板市場,引入國際標準,中國資本市場將逐步、主動、可控、有序地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否則,最終的接軌很可能只能通過外部沖擊和危機動蕩的方式來被動實現。
有利于加大外資來華投資力度
改革開放以來,外商投資在我國經濟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但隨著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以及一些國家吸引外資能力的提升,中國吸引外資面臨壓力;同時,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吸引外商投資量明顯減少,外商投資的減少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設立國際板,允許境外企業在境內上市,一方面可以為外商企業提供規模擴張所需的資金,降低外匯匯兌風險,吸引外資流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不斷流入的外商投資造成的國際收支壓力。同時,國際板在吸引境外優質企業上市的同時,還將吸引全球主要的金融機構云集上海證券市場,通過進一步擴大QFII規模和投資范圍,推動國際投資人直接或間接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設立國際板是推進我國
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必然步驟
有利于加快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
創立國際板市場,將我國的證券市場同國際市場聯系起來,在市場運作機制、市場監管方式、市場服務體系等各個方面向國際標準靠攏乃至看齊,以國際一流的標準和最佳做法來示范、影響A股市場,使得我國監管部門、證券公司、中介機構、公司股東等逐漸熟悉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國際慣例等,以此來促進境內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因此,國際板建設有利于A股市場從新興加轉軌市場向成熟市場邁進,有助于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增強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輻射力和競爭力。
有利于完善我國證券市場功能
首先,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初見成效,一級市場定價機制更加市場化,估值也更加合理。通過國際板引進大型境外企業在境內上市交易,能夠有效擴大藍籌市場規模,降低市盈率高估的風險。其次,在國際板引入境內市場稀缺的股票類型,將有利于完善境內A股市場行業結構,為各類投資者提供更為多樣化的選擇,使得二級市場估值更加合理,從而進一步改善市場定價效率,提升市場深度,抑制境內外企業以高市盈率“圈錢”的行為。最后,通過對國際規范以及先進投資理念的引進,境內投資者投資理念將得以優化,最終強化證券市場自身的融資及資源配置功能,證券市場的發展將更加規范化。
有利于提升境內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境外優秀企業在境內上市交易,將為境內企業提供強烈的示范效應,為境內企業提供一個很好的近距離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的機會。首先,外資企業上市前,可能涉及并購重組等,會有部分境內企業參與進來,從而可以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學習外資企業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其次,外資企業上市后,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依法披露公司信息,將為境內企業提供學習機會。這將最終促進境內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最后,外資企業在境內上市,將和境內企業一起追逐資本、優質資源等,給境內企業帶來壓力,使競爭激烈化。這將促使境內企業更加致力于提升自身競爭力。
有利于增加投資品種
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連創新高,儲蓄率長期保持高位,居民的投資理財需求迅速增長。但受制于外匯管制,我國本土投資者難以在全球范圍內分散資產。引入國際板將為本土投資者提供全新的投資品種。國際板將通過對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質量和盈利能力提出較高的標準,引入一流藍籌股公司,讓境內投資者參與分享世界級大公司增長的機會。建設國際板可以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成本更低、風險更易控制的國際投資工具,為基金提供更多產品標的,便于基金推出新的產品。
國際板對上海國際
金融中心建設意義重大
有利于交易所的國際化
國際金融中心需要一個國際化的交易場所。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業已成為我國的主板核心,但離國際化的交易所還有一定的差距。綜觀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國際化對于其交易所乃至整個金融中心的發展至關重要。倫敦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之所以執全球證券市場之牛耳,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發達的國際公司股票市場。反觀日本,盡管依托本土經濟發展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股票市場,但國際化發展缺失,在很長時期內嚴重制約了日本股票市場的發展。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統計,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證券交易所中,只有上海與孟買證券交易所沒有境外上市公司。上交所要躋身世界一流交易所的行列,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力量,必須建設自己的國際板市場。
有利于加快金融集聚
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成為一項國家戰略。在已經成為境內金融中心的情況下,未來上海必須加快國際化步伐,推動各種國際金融資源在上海的集聚。從國際經驗來看,沒有國際化的資本市場,根本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建設國際板的過程中,通過引入一批具備全球影響的境外企業到上交所上市,必將吸引國際資金、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信息服務以及其他中介機構向上海集聚,也必將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各個環節向國際標準靠攏,從而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向前跨出一大步。
有利于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化
隨著中國經濟以及內地龐大市場的發展,境外公司對于在境內上市有著強烈需求。大多數世界級企業在產品、技術、人力等各方面都已很深入地卷入中國市場,進一步產生了在中國上市的需求。這些為我國的證券公司以及金融市場中的中介拓展業務帶了巨大的機遇。
此外,通過與境外優秀企業建立業務關系,境內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將逐漸積累豐富的國際資本市場經驗,向國際同行看齊;同時,隨著國際板的建設,大量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同行將集聚上海,同境內企業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將進一步刺激境內金融服務業加快國際化步伐。因此,國際板的建設將有利于提高境內證券公司的業務水平、規范化運作,進而提升自身競爭力,對發展我國的金融服務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
設立國際板的條件
我國已經具備了推出國際板的宏觀經濟和市場基礎
改革開放三十年多來,我國經濟長期平穩高速地增長,為世界所矚目,2009年中國經濟實力已經超過德國,位列世界第三位,2010年有望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雄厚的經濟實力,使得中國證券市場具備了推出國際板的宏觀經濟基礎。從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規模看,也已取得了長足進步。就成交金額而言,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已超過東京證交所,使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最大股票市場。因此,無論從市值還是交易量來看,上海證券交易所均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前茅,業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交易市場之一。在制度建設方面,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消除了阻礙市場發展的制度性障礙,使得中國證券市場具備了推出國際板的市場基礎。
境外公司對國際板上市有巨大的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外國公司對在我國境內交易所上市有著強烈需求,這為我國設立國際板打下堅實的市場基礎。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經濟全方位融入了全球市場,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極,對境外企業的吸引力與日俱增。大多數世界級企業在產品、技術、人力等各方面都已深入中國市場,這進一步產生了在中國上市的需求。一般而言,企業跨境上市的動機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擴大客戶群體,增強在目標市場的知名度。中國設立國際板的一個其他很多國家無法模擬的優勢就是有著龐大的境內市場。二是滿足融資需求。隨著在華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一些國際企業通過在華上市融資支持本地的生產經營會更加便利。
我國有巨大的投資需求
近年來,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連創新高,中國儲蓄率長期保持高位,居民儲蓄額龐大,居民的投資理財需求和提高財產性收入的需求迅速增長。目前居民金融資產的主要形式是銀行儲蓄,對股票等其他金融資產有很大需求,而由于外匯管制,目前股票資產主要以境內股票為主,難以在全球范圍內分散資產。因此,境外藍籌股公司實現在境內的上市,必定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國際板的推出存在堅實的投資者基礎。
中介機構已經初步具備了從事國際業務的經驗
隨著金融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基礎性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證券市場產品將更加豐富,這將進一步支撐本土證券公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承銷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全面發展,促進綜合經營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隨著本土證券市場承接力的不斷增強,本土證券公司參與承銷了一批大型公司在境內和香港兩地上市,以及大型H 股公司回歸A股市場,并已有不少證券公司在香港等地設立境外分支機構。在此過程中,境內證券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資本市場經驗,正在向國際同行看齊。因此,從中介機構來看,近年來的市場快速發展壯大了本土證券公司的實力,完全有能力為境外企業提供投行服務。
我國證券市場的基礎設施條件優越
從基礎設施來看,境內擁有先進的交易、登記結算、信息等技術系統,可以滿足國際板發展的需要。長期以來,在積極借鑒發達證券市場發展經驗的同時,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上海證券交易所形成了一套功能齊全、技術先進、效率較高的市場運作系統。從清算系統來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也建立了安全、高效、規范、統一的證券登記結算體系,清算交易系統達到國際一流標準。
我國證券市場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目前,我國證券監管體系與機構設置較為完善,監管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并且通過對同時在上海交易所以及香港交易所、紐約交易所、倫敦交易所等地上市公司的監管實踐,國際監管合作和跨境監管工作初見成效,司法機關對證券違法行為的司法遏制效果也初步顯現。
因此,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和市場基礎、市場需求、投資者規模、中介機構發展水平、市場基礎設施還是監管能力來看,中國資本市場都已經具備了建設國際板市場的條件。而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和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具體體現,設立國際板無論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是對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也具有極為現實的意義。■
作者單位: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責任編輯 劉 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