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走出去”早已經脫離了商品出口的初級階段,從海外上市到海外建廠及海外收購,從資本輸出到戰略布局,多層級全方位地推進。在“走出去”的浪潮中,富人們打造跨國公司的夢想一步步落到實處。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中國企業與資本紛紛“走出去”,除了作為主力的國有企業與主權基金,民企富人也逐步匯入“走出去”的大潮,在收購資產的選擇上也比國企寬泛得多。
民企紛紛海外找礦
2009年被稱為“中國海外并購元年”,普華永道報告顯示,當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并購交易額創歷史記錄,達300-350億美元,比2008年高出3倍多,預計2010年還將上漲40%。從并購領域看,礦業、能源成為熱土。2009年全球礦業和金屬業共完成交易額600億美元,其中,中國占全球礦業交易總額的27%。
在這一收購海外礦產和能源資產的浪潮中,除了國企積極出手,民企富人的熱情同樣強烈。左宗申的宗申產業集團不僅在越南設立了發動機制造公司,還宣布在該國義安省投資8億元,建生鐵冶煉廠。東莞太子酒店的梁耀輝通過旗下中源石油國際集團在哈薩克斯坦開發石油。胡成中的德力西集團2007年投資1億元設立鑫德國際礦業集團,準備投資海外礦業。其他未上榜的富人群體投資更為廣泛,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智利到蒙古等國,無遠勿屆。
金融危機更刺激中國企業抄底海外礦業,安永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最近10年的海外礦業并購規模超過500億美元,其中的400億美元在2008、2009年創造。2010年4月,由何殿洲持股50%的河南信陽鋼鐵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方式以1.46億元收購澳大利亞煤炭公司北方能源(AU.NEC)12.7%股權,并獲一個董事會席位。
陳發樹參股的紫金礦業2010年4月收購加拿大大陸礦業(ICI)股權,更刷新了中國民企海外收購的方式。據紫金礦業公告,工銀瑞信以QDII身份,以1.16加元/股,認購大陸礦業1600萬股,總對價1.27億元,紫金礦業為此次認購股份的實際持有人。這是首個國內上市公司借道QDII專戶實施海外收購的案例。加上通過全資子公司金島資源(BVI)有限公司直接購買的ICI股權,紫金礦業共持有ICI的17.24%股權。ICI主要在中國從事黃金勘探。此外,紫金礦業還在謀求5年內以10億美元投資菲律賓的金礦和銅礦項目,并與菲政府簽訂了諒解備忘錄。
中國經濟長期以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快速發展,使得對資源的巨大需求,成為民企收購海外資源性資產的初衷。同時,相比國企,民企投資的方式阻力更小,容易獲得各方力量的認可,未來這一趨勢仍會持續。不過,由于對資源宗主國的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缺乏了解,血本無歸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如何使投資的熱情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值得富人們研究。
跨國擴張蔚為風潮
除了資源性資產,富人們的股權收購亦廣泛分布于汽車、零售、消費品等領域。如李書福的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2009年,張近東的蘇寧電器以8億日元(約5770萬元)收購日本第四大家電連鎖企業 LAOX的27.36%股權,成其第一大股東;馮東明旗下的美克股份以894萬美元收購處于產業鏈上游的美國設計公司Schnadig;馬化騰的騰訊不僅積極競購即時通訊服務商ICQ,今年4月更以3億美元換回ICQ競爭對手俄羅斯數字天空技術公司(DST)的10%股權;王傳福的比亞迪今年收購日本模具巨頭荻原公司旗下館林工廠。
股權投資之外,另一種民企跨國擴張的模式,是在海外建廠。其動機一般有兩種,一是出口中的貿易配額、關稅等限制,加上金融危機后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制造業企業赴海外建廠,可以規避出口壁壘;二是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的大幅上升,制造企業向營商成本更低的東南亞或非洲轉移。無論哪一種動機,都在汽車、摩托車行業表現得尤其明顯。早在2004年9月,中國4大車企—魏建軍的長城汽車、謝啟祥的廣州華南摩托、東風、奇瑞—共同在非洲加納與當地企業Sneda汽車合建生產基地,以CKD形式進行生產;2005年,奇瑞、吉利在烏克蘭和馬來西亞建廠;2006年,尹明善的力帆在越南、埃及建廠,長城在俄羅斯建廠;眼下,比亞迪則正計劃在美國洛杉磯建立一家汽車裝配工廠,并成立北美分公司總部。
對于這些富人而言,無論海外收購還是海外建廠,都是其獲取核心技術、完善自身產業鏈、實施跨國擴張戰略的一部分。他們的戰略也獲得了海外金融資本的認可,2008年底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入股比亞迪、2009年高盛以2.5港元/股入股吉利汽車都是例證。伴隨他們的產業擴張,中國企業中誕生真正的跨國巨頭或并不遙遠。
海外資本市場成四大行業主要融資平臺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另一種表現,是奔赴海外上市,利用海外資本快速發展壯大。因應不同資本市場的估值傾向,不同行業的富人也有不同的選擇。一般而言,房地產和消費品行業的富人多選擇登陸香港市場,互聯網和新能源行業的富人則主要以美國為首選上市地。
在房地產業排名前14位的富人中,有12位旗下主要資產在海外上市,其中,除鐘聲堅的仁恒置地在新加坡上市外,其余均在港上市(表1)。這些地產富人的財富位置都在總排名50名以內。日用和耐用消費品行業的富人同樣有此偏好,行內排名前14名的富人有10位選擇將旗下資產在港上市(表2)。
這與香港的經濟特征密切相關。香港在經歷1950-1980年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后,1980-1984年開始向金融、地產和服務業艱難轉型。1984年開始,全球低廉資金涌入香港,當地金融業迅速崛起,至2009年7月30日,港交所(00388.HK)的市值為197億美元,一度超越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交易所。金融、房地產和消費作為香港股市市值最大的幾個板塊,相關上市公司也較易獲得當地投資者認可,從而獲得高估值,如碧桂園IPO市盈率達21.5倍、融資148.49億港元,百麗國際IPO市盈率達31倍、融資額99.55億港元。
地產富人紛紛選擇赴港上市,也不乏政策原因。2007年10月,中國證監會暫停房地產A股IPO申請及審批,內地資本市場大門對開發商基本關閉,2007年僅有廣宇發展和榮盛發展獲得IPO,2008年僅有合肥城建和濱江集團上市,因此,赴港上市成為不二選擇。2007年以來登陸港交所的就有SOHO中國、人和商業、龍湖地產、華南城、佳兆業、花樣年、禹洲地產等地產商,廣東地產五虎將富力、合生創展、雅居樂、碧桂園、恒大也先后在港交所亮相。
與此類似,囿于國內原有上市門檻較高,互聯網、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公司難以登陸國內主板市場,境外市場也成為它們的融資主戰場。能源與環保行業的前6名富人中,除了姚俊良家族控制的美錦能源外,無一例外是海外上市。除朱共山的保利協鑫能源,光伏類上市公司幾乎清一色地選擇美國為上市地(表3)。互聯網行業,除了孟慶南家族的武漢凡谷和王文京的用友軟件,前十大富人也清一色地選擇在港或赴美上市。
利用海外融資平臺,這些企業近年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典型如馬化騰的騰訊控股,上市以來獲得迅猛發展,目前以近3000億港元成為市值最大的中資互聯網公司。而隨著中小板、創業板的推出,新模式企業在國內上市融資的渠道也逐步打通。即將推出的國際板,更將原有的企業出境融資態勢反轉為吸引海外公司來華上市,使國內資金可望分享海外企業增長的機遇。這上市資源一出一進的轉換間,正凸顯了中國從產品輸出到企業輸出、資本輸出的層次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