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未都
電影市場是塊肥肉,既賺錢又風光。過去讓人羨慕的好萊塢大片只要到中國來,個個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時間長了,中國觀眾特賊,嫌沒思想,不買賬了,大片也就不一定賺錢了。
于是國產片又開始悄悄吃香,各路英雄各顯神通,放下架子,往死了貼老百姓,生怕他們不去電影院。看著老百姓喜歡了,一部《瘋狂的石頭》讓觀眾樂翻了,制作方賺翻了,于是喜劇電影就成為近期電影主流。
一向老謀深算、不茍言笑的張藝謀竟然拍了一個《三槍拍案驚奇》,讓人詫異。報紙上說這電影是個放大了的小品,是趙家班搭的臺子,特好笑,能笑岔了氣,但笑完就完了,退不了票。
電影如果是商品,它是最獨特的商品,沒法試用,沒法退貨。其它商品均沒有這等高貴條件,不管多高端的商品都能包退包換,而電影不能。我有一回看電影只十分鐘就退場了,也沒好意思去退票;還有一次差半個小時散場時我進的場,依然被迫購了一張票。
從這點上說,電影是個極不平等的商品,不存在質量問題,好處是一家所得,壞處是同行大家分擔。比如喜劇電影,我估計頂多再紅一年,觀眾們就一定都惡心了。好吃不能多給,這是一條商業鐵律,請各位編導參考。
中國電影好不容易有點兒起色,中國觀眾好不容易有點兒興致,期望買賣雙方珍惜珍重,讓電影還是心目中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