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不諱
淪為“搭頭”的營銷
以前在房地產行業媒體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同行的抱怨:“現在樓市形勢太過火爆了,開發商都不愿搭理我們了,廣告、傳播活動一概不做,任務完不成,日子不好過啊!”這時候,就有人分析說:“以前是我們把人家捧過了頭,現在人家日子太好過了,用不著我們了,這等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發出同樣感慨的還有一些房地產營銷策劃人士:當樓市大蕭條的時候,開發商閉門謝客,沒心情聽你講什么產品定位、品牌建設之類的故事—反正賣不動,說得再動聽也沒用。而當樓市蒸蒸日上的時候,開發商考慮的是卻是如何捂盤,如何等待房價漲到高位再快速出貨,依然根本用不著你策劃如何把房子賣出去。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對于開發商而言,一個項目能否賺錢,能賺多少錢,最重要的因素是對市場大勢的判斷能力,以及很大程度上,是“賭”一把的勇氣和對時間與時機的把握。至于策劃人能發揮什么作用,開發商們可能壓根就沒有認真在意過。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利潤最可觀的房地產行業,所謂“營銷策劃”公司多如牛毛,概念鼓吹能力極為新穎多樣,但這些公司干的其實都是銷售代理的活。而營銷策劃活動也是有的,但大都是作為銷售代理業務的一個“搭頭”。換而言之就是,如果有開發商將樓盤交給這些公司銷售,那么,所謂“營銷策劃”,其實就是這類公司贈送給開發商的一個副產品,一個看似完美的“銷售方案”。而這樣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于是乎,營銷策劃行當的地位開始顯得非常尷尬:看似干的是“腦力活”,其實掙的卻是“苦力錢”,而且一不小心,還要淪落為“搭頭”:一個很顯然的事實是,在開發商掙得盆滿缽滿的房地產行業,居然沒有營銷只有銷售。甚至很多時候,廣告費用在開發商的預算中也被省略:樓市火爆的時候,開發商在報紙上登幾次常規的廣告興趣似乎都不大,行業媒體與策劃公司,經營慘淡,處境艱難。
市場失靈與營銷失效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原因在于,很多營銷人士忽視了一個基本的前提是,要想在一個行業有存在的價值,這個行業的市場必須是既不能太火爆(純粹的賣方市場),也不能太蕭條(純粹的買方市場,或者無市場),還不能存在某一方太過強勢(各種形式的壟斷)。同樣以房地產行業為例,由于土地的壟斷供應以及政府部門的高度管制,這個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通常只有50%,加上由于宏觀調控政策的不確定性,房地產市場就難免出現忽冷忽熱、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市場研究的結論與經驗似乎統統失靈,于是,即使是最專業的營銷策劃機構,也只能“望洋興嘆”。
再以傳統家電行業為例,這也是在中國經濟體中發育最充分、成熟最早的一個行業,國人廣為熟知的本土品牌,很大一部分就都集中在這個領域。在這個行業,產品質量比較成熟,市場供應也很充分,價格還不貴,就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要來說,企業家們已經做得夠好了!即使你把全球最強、國內最好的營銷專家請來,他們也很難再“錦上添花”。所以,精明的營銷人早早地撤離了這個領域。
而另外一些行業,比如教育、醫療、金融、新聞出版、石化、水電、交通、航空、通信等,一直以來卻是營銷人的“禁區”。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些行業,要么是國家壟斷經營,要么是高度政府管制,通行的并非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游戲規則,營銷的作為,也就微乎其微了。當然,在這些行業如今也有悄然改變的跡象,比如國家電網公司可以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全球合作伙伴,他們每一處營業網點和每一張發票單上,都自豪地印著這兩個活動的微標。一個獨家經營、銷售民用必需品的企業,參與這種昂貴的營銷活動用意何在:促進銷售?還是提升市場份額?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很難找尋。
另外也有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似乎也屬于廣告大戶,比如銀行,全年廣告投放的額度也非常巨大。但它們是真正做營銷,還是另有所圖?很難定論,但客觀地說,可能有營銷的成分,畢竟它們不是獨家壟斷。更重要的原因,它們還需要從消費者口袋中掏出額外的錢,來做“增值”活動。當然,對營銷人士而言,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前提是你需要熟悉這個行業的“潛”規則,而營銷的實際作用可能并不那么明顯。
何處是營銷人的天堂
看來,凡是與管制、壟斷、國有相關聯的領域,營銷人的活動空間似乎就非常有限,營銷人不能指望在那里得到真正的尊重。那么,營銷人應該到哪里去?在哪里才能找到應有的尊嚴?理想的地點是,市場競爭充分,且需求空間還在不斷擴展,在這樣的行業,只要你認真做,市場份額、消費者認同度會不斷提高,這樣的行業與市場,就是營銷人施展拳腳的天堂。
這樣的行業果真存在嗎?沒錯!比如日化、食品飲料、服裝等快消品行業、數碼產品、家居建材以及汽車行業。能在這些行業闖蕩出來,做出一兩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或案例的營銷人,才是貨真價實的營銷專家。
可惜的是,這幾個行業的市場總額,在中國人的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甚至有不斷被擠壓而下降的趨勢(汽車業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以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年的一份調查為依據,根據筆者的粗略統計,除去占34%份額的食品(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米面、蔬果等非工業化產品)外,服飾、家電、家具以及日用品等競爭性領域的消費品支出,加起來不會超過20%。
這就是中國營銷人的用武之地!
而不巧的是,中國聰明人是如此之多,這些聰明人又恰好缺少財富資源與尋租能力,只好一窩蜂地擠在狹小的營銷領域,試圖靠著“無本萬利”的智慧來為自己搏出一點兒名堂。這就必然形成一種局面:大量的魚匯集在一個不大的魚塘,你沖我撞,你爭我奪。其結果不造成“過度競爭”和“惡性競爭”才怪!這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什么在中國的市場上,這些行業的競爭是如此激烈,卻依然產生不了消費者真正信賴的品牌。
或許有的營銷人會說,有沒有品牌與我何干?我關心的只是個人收入。而真實的情況是,如果你不關注大環境的影響,你的收入又能有多少呢?營銷的池塘就這么大,不管你有多大能耐,不然怎么折騰,你能翻滾的空間就這么點兒。當然,如果能守住目前的這個池塘,也至少還有一口水喝。最怕的是,這個水塘的面積不斷縮小,水量越來越少,最后所有的—營銷人—就只有干渴至死的份兒。
這種擔心并非無中生有。從2008年年底以來,在各個盈利前景看好的領域,似乎出現了一股“國進民退”的趨勢:國有企業挾資本、政策之優勢,大肆收購、兼并優質的民營企業,或者擠占原先民企騰挪的空間。有的地方甚至是政府直接插手,強行“拉郎配”。制造所謂“大企業”、“巨無霸”,熱衷于所謂“做大做強”。壟斷、大公司化以及政府強化管制,似乎是民營企業未來需要面對的一種可能—如果真是這樣,那么營銷人的前景就更加令人堪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