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燒過金融業本身之后,很快向實業蔓延。在危機之前已經茍延殘喘的汽車業率先不堪一擊,轟然倒塌。
2009年4月30日,底特律三巨頭之一的克萊斯勒正式申請實行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汽車業歷史上的又一樁標志性事件。
根基不穩
在此之前,克萊斯勒已有過兩次瀕臨破產的經歷。
一次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克萊斯勒公司的業務開始走下坡路,直到60年代中期,公司經過改組才穩住陣腳。
另一次是在1978年,公司出現嚴重虧損,1980年瀕臨破產。最后,換上傳奇CEO李·艾柯卡(Lee·Iacocca),他一番運作之后,幫助公司成功獲得聯邦政府的15億美元貸款保證,才使克萊斯勒走出危機。
李·艾柯卡不僅為克萊斯勒帶來15億美元,還帶來兩大改變。
第一是突出主業。克萊斯勒加強了研發技術,從此為外人所稱道,憑借車型創新,尤其是MPV、“捷龍系列”,克萊斯勒成為美國汽車業的新寵。
第二是延長副業。克萊斯勒超越了汽車本身,在汽車零部件、汽車進口、汽車工程技術服務等領域都有所涉及。尤其是跟通用汽車學習的汽車金融,做得有板有眼。
經歷過兩次重生,克萊斯勒不僅很快成為與通用、福特“三分天下”的美國汽車業三大公司之一,其所設計的車型也成為美國情調的杰出代表。
行駛在破產之路
然而也正是濃厚的美國情調最后害了克萊斯勒,不斷上漲的油價早已讓美國人無力享受克萊斯勒帶來的情調。當來自日本和歐洲的小排量小尺寸車型不斷沖擊美國市場的時候,當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把燃油經濟性視為購車的重要決策條件時,克萊斯勒還在堅持做大排量大尺寸的汽車。
克萊斯勒直到破產之前,仍熱心于設計新款道奇、jeep,殊不知金融危機早已讓美國人改變了審美情趣。根據美國最新一期《消費者報告》雜志的調查,今年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所有車型評分中,日本車的得分幾乎都在平均分以上,而通用、克萊斯勒等傳統美國車的得分很低,再次印證了大趨勢:不要最大,只要省油。
此次聯手菲亞特,克萊斯勒說了句明白話:借菲亞特放大抓小。
除了固執的大車戰略,克萊斯勒的問題還出在高工資、高福利。克萊斯勒車廠工人的年薪高達15.1720萬美元,而豐田、本田和日產工人的年薪均為9.6萬美元,但降不下來(?是少了句子不)。
在(此前并無出現,是否應該說明是什么談判)談判過程中,克萊斯勒打出了悲情牌:如若不減薪,則公司可能會破產;而汽車業工會打出的是正義牌:工會員工有權利享受這一切待遇,因為從法律上說,這完全合理有效。
在頑固的全美汽車業工會面前,克萊斯勒破產不過是魚死網破的無奈選擇,而這也許正中汽車工會的下懷。破產重組之后,全美汽車業工會獲得了克萊斯勒65%的股權,當家作主。原來的克萊斯勒CEO羅伯特·納德利(Robert·L·Nardelli)離職。
工人成了主人,但克萊斯勒的問題并沒有根本性改變:是繼續堅持高薪,坐吃山空,還是自己給自己主動降薪,以度過危機。
菲亞特與工會的聯手,不知道能否根治克萊斯勒的兩大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