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的“綠金”公司之一,全球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加大關注為GE搭建起走出困境的橋梁
□實習記者 和陽
9個月之前,GE中國總裁兼CEO羅邦民曾經表示:“中國對于今年8%的GDP增長預測以及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對于中國經濟和GE在中國的長期增長都非常樂觀。”被鼓舞的人的確有理由樂觀。2009年12月13日,GE中國宣布,當年前三季度GE在中國的綠色創想收入已達6.5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近50%的增長。令GE尤感安心的是,其綠色產品及解決方案獲得客戶不斷擴大的采購意向。 作為最早涉足“綠金”的公司之一,GE在2005年發布的“綠色創想”計劃,讓這家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公司迅速獲得了巨大財務回報。但由于經濟危機影響,2009年第三季度,GE全球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跌51%。其四大支柱業務中的金融、醫療保健以及媒體業務均未走出衰退,只有能源基建業務還在保持增長。削減金融服務公司的規模并出售媒體子公司NBC環球的多數股權后,GE董事長兼CEO杰夫•伊梅爾特承認,公司工業部門的前景“將表現持平”。與此同時,2008年綠色創想在全球的收入達到了170億美元。GE已將2010年綠色產品收入目標從原來的200億美元提升至250億美元。對于將綠色創想作為可持續發展兩大核心戰略之一的GE而言,全球加大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關注為其搭建起走出困境的橋梁。 2006年5月29日,GE在華啟動綠色創想計劃。在GE綠色創想中國區總經理謝崇偉看來,綠色創想目前在中國的發展速度,與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密不可分。“特別是中國政府剛剛宣布在2020年單位GDP減少碳排放40%—45%的目標,為節能環保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他說。 當然,環保市場保持增長只是綠色創想收入增長的前提之一。與GE業務橫跨多重領域一致,目前進入中國的21個綠色創想產品涵蓋了能源、水處理、航空、鐵路運輸、消費與工業產品以及醫療等廣泛內容。“目前中國客戶面臨兩個最重要的挑戰,即環境保護的挑戰和能源有效使用及能源使用成本方面的挑戰。”GE中國對《商務周刊》表示,“綠色創想致力于幫助客戶在減少環境足跡和節約運營成本兩方面找到平衡。” 但要把一些已經在全球開展的技術成功移植到中國市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本土化是GE“綠色創想”在中國的優先策略之一。作為GE全球四大研發中心之一,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GE中國研發中心(CTC)的一些研究項目已實現應用推廣,2008年和2009年,GE還分別從CEO特別資金中專門拿出1500萬和3000萬美元用于“立足中國,服務中國”項目,即主要為中國客戶研發更清潔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在2006年與發改委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框架下,GE2009年又陸續與中國政府和企業簽訂了多個合作協議。尤其是11月17日,GE能源集團與神華集團的合作取得重要突破,雙方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進一步提高氣化和整體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商業運用的經濟性與性能表現,合作擴大煤氣化技術在中國工業領域的應用,并共同推動和促進帶有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的IGCC商業應用項目。此前,阻礙GE“清潔煤”技術在中國落地的最大困難,正是由于其在工程實施、政府配套政策、經濟規模等方面均無法和政府達成一致。與神華的合資意味著GE在華多場攻堅戰中的一場終以勝利落幕。 財報顯示,在嚴重的全球性衰退中,GE今年在中國的市場業務增長了25%。接下來,深化與中國政府和企業的伙伴關系,進一步發揮本地化優勢,或許會成為“Green is green”轉變為財務現實的最動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