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浩芳
金浩芳,是北京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德國馬普學會物理化學博士。1997年加入寶潔公司,現任寶潔大中華區“聯系+發展”部門經理。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曼?克里斯坦森在他的“創新者困境”理論中認為,越是成熟的大企業越容易被新進入市場的小企業“逼上絕路”,最終陷入困境。 問題的癥結在于,大企業的研發力量隨著自身的不斷壯大,不再像高速成長時期那樣與公司的發展相得益彰,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來。我在1997年加入寶潔,親身體驗其作為全球消費品領袖公司的規模與實力的同時,也注意到即使做到如此規模,公司在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內部大量的研發成果有待于轉化為上市產品,許多專利有待充分利用,研發潛力沒有充分發掘出來。此外,公司9000余人的研發團隊也很難滿足越來越求新求快的市場需求。再加上競爭對手虎視眈眈盯著的行業領袖地位,壓力不小。 事實上,這樣的創新瓶頸困擾了很多不同行業的企業,除了消費品領域,IT、制藥等行業同樣面臨著此類問題。研發是任何一個企業的核心,一旦出現天花板,可以直接影響整個企業的運營和發展。 解決的方法是跨越企業有形的圍墻,聯系外界更廣泛的創新、研發力量,“聯系一切可以聯系的力量”,實現開放式創新。 讓大象起舞的第一步就是為其穿上一雙合腳的舞鞋,很多踐行開發式創新的企業,都在內部設立了專門與外部聯系的部門或機構。它們類似一個“創新獵頭”團隊,在“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開放理念下,搜索并吸納那些能夠創造新消費的機會,通過內部協作與外部聯合實現價值最大化。這些新成立的部門在企業外部逐層與研究機構、客戶、供應商、個人合作,并同時在公司內部加強部門間的協作。最初階段,單靠幾個人在各地奔波或在剛剛盛行的網絡搜索中尋找蛛絲馬跡,在短時間內確實有所收獲,但真正盤活整盤棋的是在互聯網飛速發展中產生的各類專業網站。一些快消品公司以及制藥公司經常會從研發部門剝離出一些無法最終投產的配方,另外,在研制新產品的過程中有時也急需某個配方,但研發人員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兩種情況都能通過Yet2.com和Innocentive.com等在線專利交易網站得到解決,公司在這里通過出售配方獲得收益,也可以及時得到急需的配方,F在,諸如阿里巴巴等世界各地的電子商務平臺也開始受到各大公司的重視,后者可以在這些平臺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中小企業合作伙伴。目前,通過互聯網實現自身聯發的還有IT等其他行業。 這種部門既要搭建本部門與外界聯系的橋梁,還要在公司內部通過自身的工作影響并提升公司的創新效率。事實證明,這些部門的建立對大公司突破創新瓶頸功效顯著。寶潔內部的數字顯示,外界創新技術為公司帶來的新產品比例從1999年的10%升高至如今的50%以上。2004—2008年,公司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而這些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反而從3.1%降低到2.6%。 未來,為了讓外部資源在企業生產中占有更高的比例,很多企業正在從已有的網絡以及新的渠道,為企業創新開鑿新的通道。過去,企業舉辦各類大賽多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緣由,但實際上,在鼓勵、推進社會研發的同時也可以為企業創新創造機會。在這中間,除了原先純粹搞技術的研發人員得到了技術產業化的提升,企業也從中獲取了意想不到的外部收益。 親身經歷“聯系+發展”帶來的這種極具意義的改變,讓我不禁想挑戰克里斯坦森的那句話:過去,成功的概率總青睞那些新進入市場的公司,他們不斷把成熟企業“逼上絕路”,并最終成為占領市場的勝利者。而現在,這種成功正越來越傾向于那些尋求創造新增長機會的成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