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預期是否會自我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面在治理通貨膨脹上是否具備公信力,以及公眾如何評估未來通脹的程度及持續性
文/付勇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這是危機爆發以來政策層面上首次將防通脹與保增長、調結構相提并論。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前后,央行多位主要領導也在不同場合強調了管理通脹預期在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重要性。
總體來看,近期通貨膨脹的實質性壓力不大,但通脹預期有所抬頭,中長期物價形勢面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隨著通脹預期的加強,管理流動性的難度正在加大,未來物價上漲壓力可能會有所積聚。央行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當季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達到 66.7%,已連續三個季度上升,居民通脹預期持續加強。通脹預期升溫是與經濟復蘇相伴隨的正常現象,也與寬松的貨幣信貸環境不無關系。
在經濟復蘇根基尚不穩固的背景下,如何靈活運用各種政策手段,合理平衡繼續推動經濟增長和防止通脹抬頭的關系,已成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宏觀調控的重心。
首先,國內政策調整不能囿于其他主要經濟體政策的調整周期,我國的貨幣政策應更多從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出發,保持主動性和靈活性。各經濟體復蘇的進程參差不齊,客觀上要求在不同時間啟動退出或緊縮周期。相比包括中國在內的率先復蘇國家而言,美國政策的退出時點可能過晚。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挪威的央行已經掀起了一場小規模的加息潮,澳大利亞央行甚至已兩度加息,印度央行則提高了銀行準備金率,離啟動加息只有一步之遙,而印尼、韓國等新興經濟體加息的時間窗口預計即將開啟。
有些人認為中國不能先于美國緊縮,主要是擔心加息會吸引熱錢流入。但是,現階段熱錢進出中國是有一定成本的。熱錢流入中國最為看重的還不是利息收入,利差在資本流動動因中并不占據主導地位。并且,中國的退出政策還不需要從加息入手。就管理通脹預期來說,中國的政策調整更可能從數量型工具開始。
其次,貨幣政策可在保持基調不變的同時,不斷進行局部微調,在保增長和管理通脹預期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自貨幣政策8月份提出動態微調開始,宏觀調控已經不再是一邊倒地保增長了。日前,治理產能過剩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房貸政策有所收緊,現在又進一步明確了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的重要性。應該指出,這些調整實際上只是由寬松向中性的回歸,并且這個回歸是結構性的,在速度上是漸進緩慢的,在力度上是小步微弱的。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政策面的整體效應還是擴張性的,而不是收縮性的。這些調整有助于繼續鞏固經濟復蘇勢頭,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并防止通脹壓力上升。
再次,應當更多關注資產價格變動以及流動性在各部門的分布,阻斷通脹預期自我強化和自我實現的循環機制。如果通過分解構成物價指數的各個項目來研判未來的通貨膨脹趨向,通常會認為出現明顯通脹的可能性不大。的確,許多普通商品部門都擁有很大的生產供應能力,從而這些商品價格很難出現持續大幅上漲。但僅關注傳統的物價指數已無法適應現代經濟周期,金融市場和資產價格在通脹預期與流動性管理中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國內外的經濟周期顯示,即便在資產價格不斷膨脹、金融市場風險急劇放大的時期,一般消費物價指數也并不一定就伴隨有明顯上漲。
此外,應及時傳遞正確信息,引導公眾對通脹形勢形成合理判斷。通貨膨脹預期是否會自我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面在治理通貨膨脹上是否具備公信力,以及公眾如何評估未來通脹的程度及持續性。貨幣供應量在一段時期出現明顯增加,并不會立即誘發通貨膨脹,通過及時有效的措施,通貨膨脹的風險就能夠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