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瑋
關鍵詞:新財富;Pre-IPO投資;投資;創業板
超過40家PE投資了23家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按股票發行價計算,其總投資額已增值6.24倍。不過,這些投資大都屬于Pre-IPO型投資。對于不同的投資時間,市場給出了不同的回報:2008年后投資的PE,收益都在5倍以內;超過10倍收益的投資,進入時間都在2007年或之前,1999年進入的北京科技風投,持股則已增值28倍。
創業板開鑼,首批28家企業掛牌,不僅為我們探尋各路PE對相關企業的投資故事帶來了便利,也打消了人們對于創業板會成為“小小板”的疑慮,同時,如何突出上市企業的成長性、創新性,引導PE關注早期創新型企業,仍令人關注。
超過40家PE投資
23家上市公司
從公開資料看,28家企業中,PE參與投資的有23家,占82%,只有華測檢測、硅寶科技、西安寶德、華星創業、華誼傳媒沒有PE涉足;參與投資的機構超過40家,可見PE對創業企業的滲透力度之大。
在23家PE投資的企業中,只有兩家獲得外資基金的投資,包括樂普醫療獲得華平旗下Brook的投資、中元華電獲得中比基金的投資,其他企業都由內資PE投資,并且有3家企業獲得其保薦券商旗下PE的投資,分別為神州泰岳(金石投資)、銀江股份(海通開元)以及機器人(金石投資)。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這些PE的注冊地一般都位于投資企業的所在地,顯示PE與被投資企業在地理分布上高度相關。不過,從28家企業的地域分布看,則呈相對分散的特征,無論長三角、珠三角,還是東北、西北和西南,各區都有,與習慣看法差異最大的僅是北京的異軍突起和深圳、上海的相對平淡,說明圍繞創業板,各地都有相對優勢的企業作為儲備,PE挖掘好項目的區域也要更加廣闊。
從成立時間看,28家企業中最晚成立的是在2004年,其中2000年前成立的有13家,2000-2004年成立的15家,因此,各家企業的實際運營年限都超過5年。與此相對照,PE的投資時間集中在2007年以后。如果以2005年以前、2005-2008年、2009年三個時間段來劃分,23家PE投資企業中只有1家的投資在1999年,19家企業的投資出現在2005-2008年,7家企業的投資在2009年,即投資不到1年企業就實現上市,可見PE對企業的投資高峰期從2007年開始(表1)。
從備受關注的投資收益看,PE對23家企業的總投資額為7.37億元,按股票發行價格計算,這些投資目前市值為53.35億元,增值45.98億元、6.24倍。其中,投資收益金額最大的是華平創投旗下Brook對樂普醫療的投資(2006年底和2007年初兩次投資),其原始投資額為1.74億元,目前持股7300萬股,市值21.1億元,增值19.4億元、11倍;增值倍數最高的是北京科技風投對北陸藥業的投資,其原始投資為705萬元(已扣除轉讓部分),目前持股1151萬股,市值超過2億元,增值28倍。從投資時間與投資收益的關系上看,投資時間在2008年以后的PE收益都在5倍以內,超過10倍收益的投資,進入時間都在2007年或之前(圖1)。
從投資價格看,投資當年的市盈率一般為6-10倍,以7倍左右為最多,最高的是探路者,投資當年的市盈率達到18倍。但由于28家企業最近3年都顯示出高成長態勢,因此,第二年對應的投資市盈率一般都會大幅下降。
23家企業中,北陸藥業、紅日藥業、機器人、安科生物由于計劃2000年登陸創業板,因此在2000年前已完成股改。其中,北京科技風投對北陸藥業的投資始于1999年,如今終有所得;而2000年投資紅日藥業的機構則在其后退出,沒能堅持到企業上市。除這4家企業外,有12家企業在PE投資后一年內進行股改,其中7家在PE投資后立即股改,另有7家在股改后再引入PE,可見PE對23家企業的投資幾乎都是Pre-IPO型投資(表2)。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PE關注的兩個問題在此次創業板推出中并沒有得到明確解決。對于有限合伙企業可否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的問題,網宿科技給出的答案是不能,其兩家有限合伙股東在公司上發審會前都轉讓了所持股權,但中元華電的股東中比基金、樂普醫療的股東Brook兩家非法人制投資機構卻沒有受到影響,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中外資投資機構的不平等待遇。不過,由于證監會10月13日發布了修改《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有限合伙投資機構的開戶問題已不是障礙。
另一個問題涉及到國有股向社保基金劃轉。投資特銳德的嶗山科技風投、投資萊美藥業的重慶科技風投、投資北陸藥業的北京科技風投、投資銀江股份的浙江科技風投都因此受到了影響,需要向社保基金劃轉股份,但其他一些企業的國有性質股東卻沒有受到影響,只是由中介機構認定股東不存在劃轉情況,導致如何界定IPO時的國有股劃轉政策仍不明確。
創業板定位仍待清晰
作為創業板上市的第一批企業,28家公司發行中的高市盈率、高市凈率、超高募集金額的“三高”現象也引起諸多爭議。28家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6倍,最高的甚至超過80倍。對于這種高市盈率發行,既可以理解為市場化發行的結果,也可以看作市場對創業板企業的成長性寄予了更多的期待,過多指責意義不大,相比之下,創業板企業的超募集現象及創業板的定位更值得關注。
由于創業板在盈利指標上規定了比中小板低的標準,很多專家以前都擔心低門檻會讓創業板成為依附于中小板的“小小板”,但從首批28家掛牌企業的面相看,這一擔心顯然多余。28家企業的平均利潤為2006年1440萬元、2007年3238萬元、2008年4476萬元,2009年上半年已有2870萬元。2008年,28家企業中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只有3家,2000-3000萬元的有7家,其他18家都高于3000萬元,其中最高的樂普醫療有20137萬元,最低的寶德股份也達到1554萬元,無一例外遠高于創業板的指標要求,并符合中小板上市標準。如此看來,創業板成為“小小板”的憂慮沒有成為現實,卻有成為另一個中小板的可能。
有著良好的業績規模,又有創業板假定中的高成長性標簽,28家企業超額融資也就理所當然。28家企業擬定融資額70.7億元,實際融資額154.7億元,超額84億元,超出1.18倍;平均每家企業擬定融資額2.5億元,實際融資平均5.5億元,超出3億元。從PE對企業投資的角度看,關注資金用途、給予適合的資金支持非常關鍵。資金少了,制約企業發展,而資金多了,對企業也不是好事。從過去的經驗看,企業獲得超額資金的后果往往是費用增加,尤其是管理費用會大幅上升,其在經營中會更趨追求收入和利潤,忽視現金流,而這些最終會影響到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因此,保持適度的資金壓力,嚴格控制資金用途,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進行多輪融資,是PE投資時關注的一個方面。未來,28家企業超額募集資金的用途將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外,從28家企業的行業分布看,多集中于高端制造、醫療健康和IT行業,其中不乏許多新商業模式的企業,比如連鎖服務型企業有4家,新型服務業有佳豪,影視制作企業更是第一次出現,可以說,創業板的行業和模式更加廣泛,打開了人們的想象空間。不過,其中基于傳統制造的企業還是占了一半,所謂“兩高六新”的特點似乎還體現得不夠。同時,這批企業的高成長更多建立在過去的財務指標上,重點體現了企業過去的成長性,從上市前3年的毛利率、凈利率看,28家企業平均都呈上升趨勢,但成長勢頭有所減弱,反映絕大部分公司已處于成長后期或成熟期。如果為了控制創業板風險,以事實上的高財務標準替代創業板上市的低門檻,以過去的確定性替代對未來成長性的判斷,創業板與中小板之間將高度雷同,缺乏梯度上的差異,由此不僅會造成不同板塊之間的套利,也會限制兩大板塊未來的發展空間。而PE們也將延續以前的做法,繼續Pre-IPO型的逐利投資。
創業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一個環節,承上啟下。與中小板看重“既往業績+資產規模+未來成長”不同,創業板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未來成長”為核心,其意義在于引導企業創新,引導社會資金關注創新。只有導向更加明確,創業板才會真正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關鍵環節,發揮更大的作用,PE們才會更加關注早期的創新型企業,更大地發揮自身的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創業板仍有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