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收入一直是一個不能不說,又很難說得清楚的話題。
之所以不能不說,是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醫生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由此導致的職業道德缺失對社會的影響,畢竟,從不生病的人是沒有的。
為什么又難以說清呢?其實,和很多行業一樣,中國的行業薪金問題很難去看一個平均數就得出結論,這其中高低差距太明顯,苦樂不均才是常態,“膽子”大的,“能力”強的,自然拿得高一些。特別是那些從公立醫院走出來的,急于掙錢的醫生,如果敢于將職業道德拋于腦后,進入私人醫院之后,便以收錢為主要目的了,無病當有病,小病當大病,出現重大的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也就成了家常便飯。而那些老老實實從事醫療和教學工作,在傳統體制內行事的醫生,無論醫德和水平多高,收入都不可能和這種醫生相比。
事實上,醫生的工作專業難度高、風險大、加班時間長,這是大家都承認的,但他們能夠得到的合法報酬偏低,與他們付出的勞動極不匹配,卻不一定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同。這恐怕就是體制扭曲下人們的心態問題。究其原因,秋風先生的文章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考線索。
放眼看看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醫生拿高收入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加拿大,一位家庭醫生一年的凈收入平均在14萬美元,毛收入為21.7萬美元。與美國相同,專家級醫生的收入要高,2006-2007年,醫學專家的毛收入為26.2萬美元,外科專家的收入則達到36.3萬美元。
美國醫生收入水平之高舉世聞名。據報道,2007年全美最高薪酬與最低薪酬職業排行榜中,醫生類職業繼續高居榜首。麻醉師和外科醫生分列排行榜第一、二位,而接下來的七個位置,依然被治療人類疾病的各類專業醫生牢牢占據。同時,發展中國家醫生移民西方國家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現象。在不久的將來,許多發達國家出現的醫療人員短缺現象,必定會增加對這種移民趨勢的誘惑。
中國該怎么辦呢?正如北京協和醫院尹佳醫生期望的那樣,增加醫生收入,杜絕醫生為拿藥品回扣而開進口藥大處方,是中國醫療改革花小錢省大錢的唯一道路。只有讓中國醫生在醫療改革中受益,而不是繼續犧牲、繼續無償奉獻,中國的醫療改革才有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