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經典國貨沉浮錄:凋零的記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 19:38  《商界》雜志

  它曾是風靡幾代中國人的“國服”,如今卻無限落寞地艱難生存著。當那些老梅花人或辛酸或悲憤地向記者講述那段四十年的梅花興衰史時,我們觸摸到的,是一種穿越在青春得志與晚景凄涼間的真正失落。

  ——梅花運動服失蹤之謎

  □    文·圖/本刊記者 樊 力

  2009年10月,天津南開區,南泥灣路。相比四周洗浴店、餃子館花花綠綠的店招,天津市針織運動衣廠(下簡稱梅花廠)經銷部的藍白色招牌,在陽光下更顯老舊。

  你或許很難想象,這排綿延數百米的臨街鋪面,全是由一家工廠的圍墻改建而成的。昔日的中國運動服裝開山鼻祖,如今卻淪落到依靠出租車間,以及想方設法改建門面來聊以度日。  

  在那間不到50平米的梅花經銷部,銷售區和廚房被一道塑料門簾簡單隔開。54歲的于三羊站在玻璃柜臺前,將為數不多的藍背心、運動服一一展開,再小心翼翼地掛上展示架。這樣的動作于三羊天天重復,雖然每月銷售額從未超過500塊,可他依舊干得一絲不茍。

  于三羊已經在梅花干了37年了。如今他的經銷部門前冷落,而互聯網上關于梅花的懷舊潮卻熱得離譜。北京、上海的潮流青年們將這種小時候穿過的運動衫追捧為新時尚,“潮人”們甚至穿著梅花不遠千里來天津“懷舊”,只不過,他們幾乎都要遭遇于三羊的“當頭一棒”——你們身上的“梅花”,是假的。

  原來,運動衣廠早在十年前,便已經停止生產梅花,轉而生產保暖內衣。即便是于三羊經銷部里賣的,也全都是當年的庫存。而那些微微泛黃的塑料包裝袋,竟然還是40年前的……

  青春得志而晚景凄涼,這一切實在是恍然如夢。

  試問天下 誰比梅花

  1972年秋天,電影《泥人張》里的男主角于三羊,面臨著人生的兩種選擇:一是繼續拍電影,爭取有朝一日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二是通過熟人的關系,進入當時火爆得不行的梅花廠搞銷售。

  于三羊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道路。即使多年后的今天,他和妻子每個月的收入加在一塊只有1000多元(廠里負責上養老保險,但于三羊還有三年才能辦理退休拿到退休工資),但當記者問及他是否后悔當初的選擇時,于三羊依舊不假思索地說不。

  老一輩梅花人懷揣著工人階級的自豪感,飽嘗計劃經濟的紅利,更重要的是,他們眼中的梅花并非一件簡單的服裝,而是中國精神的一種象征:許海峰穿著它領取中國人的第一塊奧運金牌;郎平穿著它叱咤排壇;甚至連朝鮮代表隊也穿著梅花出現在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

  置身這種巨大的光環,就好比就職于今天的蘋果、微軟,梅花人自然風光無限。   

  而于三羊所在的銷售科,更是全廠最令人眼紅的部門。當年,為了防止工人們相互串門,一車間的工作服是藍色的梅花,二車間是紅色的梅花,只有銷售科沒有限制,偌大的廠區任你游走。更重要的是,銷售科是個和外界打交道的部門,而當時的梅花根本不愁銷路,所謂的出差,也就是變相到外面玩玩。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后,梅花迎來企業史上最鼎盛的十年。職工達1500多人, 年產值保持在一個億左右,僅福利分房廠里就分了三次,全廠60%的工人都分到了房子!皢卧课挥谔旖蚴凶罘比A的地帶,周圍住的全是市里的大領導!

  與之同時,媒體天天有報道,福利月月發不停,工人們隔三差五地領回毛巾、肥皂等勞保用品,用不完就往家里捎。而當時的廠長孫永華,也因為工作出色被上級部門樹立為行業標兵,其個人檔案還被放進天津市博物館,以示表彰。

  在那個激情澎湃的年月,幾乎每個梅花人心中都有這樣的意識:梅花不單是天津的梅花,更是全國人民的梅花,只要中國人還要穿運動服,那么,“國家是不會讓它垮掉的!

  幾招臭棋 霜打梅花

  梅花儼然成了天津工業的一個符號,一面旗幟。然而但凡具備符號意義的國企,在那個時期往往會在上級部門的干預下,履行它的社會職能——兼并當地虧損企業?上н@種充滿包辦意味的“拉郎配”,幾乎都以悲劇告終。

  而梅花即將迎娶的新娘,是和它八竿子打不著的漁網廠。

  1984年,天津市紡織局領導找到孫永華,“梅花的日子過好了,總得幫幫后面的兄弟吧?”老廠長心里不悅,但最終仍得服從組織決定。于是除了每年幾百萬的現金“輸血”,很多梅花廠的業務骨干還被抽調到了漁網廠,為了表揚這群人的大局意識,梅花廠和漁網廠每年各發他們一份獎金。

  孫永華本人同樣身先士卒,他把辦公桌搬到了漁網廠,一屁股坐在了這個滿目瘡痍的“大窟窿”上。而孫離開后,另一位梅花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鉅澤走上了前臺。也恰是在李主政的七年里,梅花的江湖地位悄然變化,只不過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并非李個人能力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里,梅花在計劃經濟的護佑下一騎絕塵,國內能與之抗衡的只有同樣享受了這種護佑的上海三槍和青島藍天。然而,隨著耐克、阿迪分別于1982年和1997年搶灘中國,“上青天”一統天下的局面驟然作古。一個足以反映攻守雙方態勢演變的代表性事件,發生在1987年。

  1987年的廣州全運會,賽場周邊五花八門的廣告牌以及年輕模特身披的廣告綬帶,讓中國體育服裝產業第一次有了濃濃的市場味。梅花牌拿出100多萬元贊助全國所有運動隊的參賽服,即便當時的梅花如日中天,卻依舊吃力。而耐克不僅免費提供訓練服,還一擲千金贊助運動隊的訓練、生活費用。這種豪氣干云的贊助手段背后,耐克在中國影響力扶搖直上。

  梅花的對手不僅僅是耐克,一些本土民企也開始群體性發力,晉江軍團和廣東軍團破殼而出,為梅花的最終衰敗埋下伏筆。一個值得玩味的故事發生在1988年,剛剛從漢城奧運會上退役的李寧來到天津,提出讓梅花廠為李寧牌代工。只不過,要想一個高高在上的國企為民企貼牌,在當年無異于天方夜譚,李寧敗興而歸。

  然而三年后,事情卻有了驚人的續寫。

  梅花廠廠長李鉅澤突然辭職,而他辭職后的下一站,正是遠在廣東的李寧運動服裝公司總經理。至于李鉅澤為何突然出走,今天的梅花針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光螢(時任技術科長)回憶說,“當時廠里效益下滑,主管部門決定撤換李鉅澤,讓他改任黨委書記,于是李憤而出走!

  廠長出走,引起整個“梅花廠”的劇烈震蕩。而這種震蕩,不單是因為少了一個廠長,更多還是對自己“國企信仰”的沖擊。當時,全針織運動衣廠工資最高的是一位八級鉗工,省吃儉用多年終于成了全廠第一個“萬元戶”,這個紀錄在廠內外傳了好久。但“李寧從香港請的設計師,年薪起價便是十幾萬元。你說這不是一種諷刺嗎?”

  曙光初顯 再遭重擊

  李鉅澤的接任者王群勵,至今仍執掌著企業帥印。只是相比歷任梅花廠長,今年已58歲的他身上更突出的特質,應該是悲情。

  王群勵上任伊始,梅花在同跨國企業與新型民企的搏殺中,已明顯處于下風。無論是款式設計還是渠道建設,吃的都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老本。為了將企業從虧損邊緣拉回來,王群勵頂住各方壓力主持企業戰略轉型。

  1994年,其宣布暫停生產梅花運動服,轉而進軍在當時尚屬新生事物的保暖內衣。這種名為費米利的保暖內衣一年后受到了市場認同,一年兩季訂貨會生產量上去了,職工們的信心也恢復了。除此之外,梅花還準備與意大利人合作上馬一個服裝助劑項目,這種可以讓滌綸產生羊毛質感的助劑,同樣也被視為梅花打贏翻身仗的助推劑。

  然而恰恰就在王式改革最為關鍵的時刻,梅花再度風云突變。

  那是1996年的12月13日,即便事情已經過去13年,何光螢依舊對那天所發生的一切記憶猶新!吧衔10點左右,王總剛剛敲定派我去意大利學習半年,全力引進助劑技術。突然接到紡織局的電話,要求其召集全廠中干,下午有重要會議!

  下午兩點,紡織局一干領導來到梅花,會上突然宣布調離王群勵,梅花廠交由天津市東亞抵群毛紡廠托管。至于原因,只說是集團統一安排。這一招來得著實突然,連王群勵本人都未反應過來。只是短暫的驚訝、不解甚至憤怒之后,坐在一旁的何光螢還是迅速完成了對這一變故的分析和判斷:王群勵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的這種倔強性格顯然得罪了一些人。

  就這樣,梅花廠走進了被老梅花人稱之為外行領導內行的“托管時代”,也由此開啟了由盛轉衰的最大轉折。

  助劑項目緊急叫停,保暖內衣不溫不火,廠里開始減員增效,職工大批下崗。發工資的時間變得很不固定,再后來,每當有發工資的消息傳來,廠里都像過節一樣,大家奔走相告,心里卻分外酸楚!

  更讓一些老梅花人痛心的是,兩年時間,他們從德國、日本引進的設備被賣了三分之二!斑@些可是上世紀80年代初進口的設備,當年就花了1000多萬元,整個北方就只有梅花一家有!背酥,廠區北面三層樓將近上萬平方米的倉庫也基本被賣空了。“那時候發不出工資,工人開始鬧,東亞于是把梅花運動服拿到廠門口堆著賣,五塊錢一套。然后就用這個錢來發工資!

  1998年底,梅花已經奄奄一息。那些有門道的年輕人要么轉行,要么被南方的民企高薪挖去,剩下沒走的,多半是沖著國企的牌子想熬到退休了事。而東亞顯然也被這副爛攤子消磨得筋疲力盡,最終選擇了退出。

  這個時候,王勵群被紡織局調了回來。

  在歡迎老廠長回來的大會上,職工們使勁的鼓掌,仿佛要用掌聲將這兩年所受的憋屈一掃而光。然而此時的梅花廠已經基本癱瘓,庫存、資金和設備都沒有了,即便王勵群有三頭六臂,也終究難以力挽狂瀾?

  更何況,一個人一生能有多少豪情壯志?一個企業又能有多少卷土重來的戰機?梅花錯過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它衰敗了。

  十年艱難 回天無力

  2009年10月的一天,記者來到位于南泥灣路的梅花廠區,將近120畝的廠房依舊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模樣。車間里掛著一幅白底紅字的紙質標語,上面寫著“把握形勢,迎接市場挑戰”,木殼的空調掛機無聲地傾訴著過往的輝煌,而在車間外,一只小狗正在馬路上肆意游蕩。 

  120多畝的梅花廠此刻更像是一個袖珍的“工業園”,諸如“騰飛服裝公司”、“仕嘉服裝公司”等十多家不同名頭的小公司散落其間。這些公司有的從外貿公司接單做代工,有的則給天津的各大中小學校做校服。這些公司的掌門人,大都是原針織運動衣廠的員工。從2001年到今天,梅花廠以承包車間和出租廠房的方式艱難生存著。

  何光螢告訴記者,如果當初不將車間承包出去,廠里很有可能支撐不到今天。當初面對這么一大廠要張嘴吃飯的職工,王群勵首先要做的是維持穩定,如何讓職工們利用廠里的資源找到市場干上活,是他最關心的事。

  而在眾多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梅花紡織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何光螢和李夢強,找來五六十名老職工在廠里的某個車間成立了梅花公司,這也是唯一被運動衣廠授權使用梅花品牌的公司。只是近十年來,梅花公司再沒有機會使用“梅花”商標,它依靠給日本、意大利的服裝公司做貼牌維持生存,2008年其銷售收入為800萬元。

  然而,梅花公司未使用的商標,卻正被深圳等地的服裝企業悄然使用著。近年來互聯網上涌起的國貨懷舊潮,讓梅花運動服重新在年輕人中走俏,他們視穿梅花為一種時尚并不留余力地宣揚這個老品牌的質量是如何之好。

  只是年輕人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今天能買到的梅花早已不再是當年的梅花。

  對于那些侵權使用梅花商標的企業,何光螢曾醞釀過一次打假,但被于三羊和李夢強攔住了。“第一是沒錢,出去打假打官司至少得花十幾萬吧,再說人家仿冒你梅花至少還能讓消費者想起這個品牌,從這角度上我們還得感謝人家!”

  這真是一朵帶刺的梅花。對于那些將一生都奉獻給運動衣廠的老職工來說,他們此刻痛心的不單是收入,更多還有內心深處對于這個品牌的感情。那是一種穿越在青春得志與晚景凄涼間的真正失落。

  現在,58歲的王勵群每天都會來廠里看上一圈。而在王勵群每天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座高高聳立的煙囪,上面掛著大大的梅花商標!斑@是當年天津最高的建筑,梅花商標是用霓虹燈做的,晚上人們一出火車站朝著這個煙囪的方向,就能找到梅花廠了。”

  可嘆的是,近五年來這個霓虹燈再也沒有亮過,而煙囪也早已不再是天津的最高建筑了。

  就在記者即將離開梅花的時候,于三羊從他的玻璃柜臺里取出一件梅花運動衫,“這是這個款式的最后一件庫存了,再也沒有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