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博弈的道和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 13:16  《商務周刊》雜志

  □文 董志強(華南師范大學經管學院教授)

  ◆書名:《妙趣橫生博弈論》

  ◆著者:(美)阿維納什 K. 迪克西特、巴里 J. 奈爾伯夫

  ◆譯者:董志強、王爾山、李文霞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8月

  ◆定價:48.00元

  我曾經寫過兩本博弈論的通俗讀本,讀者還算喜歡,所以常收到一些來信,很多人問及這樣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幫助我們做出成功的決策?

  回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深深知道,成功的博弈需要經驗。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論述過知識與成功的關系:人類的知識可分為經驗、技術和智慧,但個人的成功必須依賴經驗;有經驗的人可以比有技術而無經驗的人更成功;不過,有經驗之人只知事物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有技術之人則兼知其所以然,所以有技術的人更聰明。

  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技術”,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理論”。掌握理論者確實更聰明,但他們不如有經驗者更容易成功。譬如一個從不練球的物理學家,他比一個乒乓球選手更聰明,更懂得擊球的力學原理,但他肯定打不過訓練有素的乒乓球選手。理論的功用在于,通曉力學原理的乒乓球選手可能更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更快地提煉經驗并創造性地悟出新的打法,形成新的有效經驗。

  所以,成功以及成功的博弈,需要經驗支撐。然而經驗卻需要在人生漫長旅途中逐漸積累。年長者比年少者在處理競爭與合作問題時往往更游刃有余,倒不在于他們掌握了更多的博弈理論,而在于他們有著更豐富的經驗,更加深刻地領會策略的藝術。

  好在已經有兩位優秀的博弈論學者為我們分享他們在其漫長的人生中所領悟的博弈的藝術。年齡的增長讓人思想更趨成熟,也可以讓人更加明白人生成功的藝術。當著名的《策略思維》一書出版時,奈爾伯夫與現在的我同齡,他的老師迪克西特剛剛47歲;我們看到的是一本有些鋒芒畢露的強調人際競爭的更關注于博弈理論的通俗著作。光陰荏苒,當他們再度聯手完成這本《妙趣橫生博弈論》時,迪克西特已經六十有四,奈爾伯夫也五十出頭,我們明顯感受到這本新書更加韜光養晦,充滿了寬容、溫情以及對他人的關心和理解,更多地強調了人際合作(雖然也有競爭),在關注博弈理論的同時更多地關注了博弈的藝術。

  是的,博弈論本來就是科學的理論和行為的藝術。它不應該只是乏味公式,而應該擁有豐富的情感;它不應該只局限于競爭,更應著眼于通過競爭展開合作。博弈論不應該被理解為陰謀詭計、小聰明或厚黑學。如果只想著把博弈論用于人際斗爭,那只是博弈之術;只有理性地融入社會,才是博弈之道。“術”的博弈只是嵌入在“道”的博弈中的一個小博弈,見“術”而忘“道”,無異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正如兩位作者在書中屢屢提到:人生中總是存在更大的博弈,個人的決策不應該只著眼于一個小博弈的勝負。

  我讀這本書,總是心有戚戚焉。兩位作者寫道:“在本性上,人們都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策略的藝術要求去理解他人的立場、觀念以及看重什么,并運用這種理解來指導行動。”以更理性的方式融入到一個互動的社會之中,而不是試圖單方面地把個人意志強加或凌駕于社會之上,我想這也許就是博弈論能夠告訴我們的最為重要的思想。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