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劉光鼎院士講述二次創業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16:36  中國科技財富

  文/本刊記者 王文娟

  已近十月,北京的天,漸涼了。

  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個角落,一位兩鬢花白的老者剛剛收斂起推打的太極,繼而步履矯健地邁向自己的工作室,這時候是早上七點半。

  而他就是我們此訪的主人公——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光鼎。

  陸相生油,還是海相生油?

  “那是一個屬于海相生油盛行的時代。所謂海相就是地層是在海里面沉積下來的地層。所謂陸相就是海水退出了陸地,剩下了河流、湖泊、沼澤,這個時候再沉積下來的地層叫做陸相。”

  1942年,中國地質學家潘鍾祥的發表了一篇陸相生油的文章,文章觀點認為在陸相的地層同樣也有油氣。聲音發出后,沒有支持,潘鍾祥的理論被擱置。

  全世界搞地質的學者都信賴海相生油理論,所有的油氣勘探也是在這套理論指導下進行的,這時候潘鍾祥搬出一套陸相生油的理論,就像是解放初期馬寅初提出計劃生育一樣被排斥。

  解放后,海相生油理論逐漸虛弱,運用這套理論來指導的油氣勘探工作成績頗微。這時,李四光、黃汲清這些地質界的老前輩針對中國的具體情況,運用了潘鍾祥陸相生油的理論來找石油。

  1959年,大慶油田誕生,潘鍾祥的陸相生油理論被證實。在這套理論的指導下在斷層復雜化的斷塊地區山東東營發現了勝利油田,在遼河地區找到了遼河油田。大慶油田年產5000萬噸,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勝利油田最高產油也達到3300萬噸,遼河油田年產2000萬噸,這樣加起來,中國東部就有每年1億噸的原油產量。

  回憶嘎然而止,沉浸在昔日中國油氣輝煌歷史中的劉光鼎院士神采漸然淡定,他總結說:“從50年代初期到上個世紀末,我們都是在陸相生油理論指導之下找到了油氣,支持了經濟建設,這是我國油氣的第一次創業,其成績是卓越的。陸相生油理論為中國油氣資源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奠定了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基礎,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次創業。但這一理論也造成了中國油氣勘探上的思想禁錮和認識誤區,半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陸相地層里找油,甚至還把陸相找油的方法和思路應用于海相地層勘探,這顯然與實際的地質狀況不相適應。”

  隨著經濟建設的推進,油氣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石油開始自給不足。

  劉光鼎院士邊寫著數據邊說:“1993年我國就開始進口了3000萬噸原油;1997年進口已達到7000萬噸,到2001左右,國家每年至少要花250億美元用于進口石油,而且這個發展趨勢一直在增長。當時朱镕基總理就認為,這種發展趨勢是國家不堪負擔的一個重擔。”

  之后他語速加重,“石油是戰略物資,從工業一直到軍事都需要,一旦在國際上有個風吹草動,這就是一個瓶頸,就要被卡脖子的。第一次創業是我們以陸相理論為指導,找到了油田,滿足了我們經濟建設的需要。在現在社會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進展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原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油氣需要二次創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陸相生油,需要有尋找油氣的新領域。”

  二次創業,新的征程

  “我國中晚元古代和古生代海相碳酸鹽巖有廣泛分布,其中有機質生烴條件比湖泊、河流、沼澤等陸相沉積優越。古生代海相地層遭受中生代多期造山運動的擠壓改造,破壞了部分油氣藏,但肯定會有殘留盆地或未受破壞部分,仍存有大量油氣資源。”劉光鼎院士把這樣的地區命名為“海相殘留盆地”。劉光鼎院士用5年時間,摸清了中國大陸“三橫、兩豎、兩個三角”的大地構造的格架。他認為,中國油氣行業第一次創業集中工作的地方是在“三橫、兩豎、兩個三角”的中間,是新生代陸相沉積盆地。而第二次創業,就要在這些新生代沉積盆地的下面來找,而前新生代海相殘留盆地,是今后找油的方向。

  “中國的油氣好比是四層樓,最底下是早古生代的,依次是晚古生代的,中生代的(我稱之為前新生代殘留盆地),隨后才是新生代陸相碎屑巖沉積盆地,中國50年的油氣勘探只停留在淺層,還有三層沒有挖掘和開發,應該到古代的海相地層里去找油氣。” 這是油氣資源二次創業的理論基礎。

  對于中國油氣資源第二次創業的理論依據。劉光鼎院士1990年已經就此作過報告,但那時國油還不是特別緊張,陸相生油依舊被追捧。劉光鼎院士和潘鍾祥當年一樣的前衛,一樣沒有支持,盡管一位是“入海”,一位是“上岸”。

  2001年8月17日,國油局勢嚴重。劉光鼎上書國務院,提出了“關于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建議,呼吁石油天然氣的第二次創業應從突破前新生代海相碳酸鹽巖地層開始。10天之后,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作出批示:“要重視油氣資源戰略勘查工作,爭取在前新生代海相碳酸鹽巖地層中有新的突破。”中國油氣勘探從此開始了 “二次創業”。

  劉光鼎院士說:“中國石油化工公司當時非常支持總理的意見,根據我提出的理論來部署南方海相碳酸鹽巖的勘探工作,崇山峻嶺覆蓋下,埋深超過5000米的海相碳酸鹽巖地層,還有油氣勘探的潛力嗎?怎樣尋找蘊藏其中的油氣資源?中國石化的地質工作者們完成了重大科研課題——‘海相深層碳酸鹽巖天然氣成藏機理、勘探技術與普光氣田的發現’,并通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勘探實踐,破解了中國海相油氣勘探這一世界級難題,在我國川東北地區發現的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這是中國海相勘探理論和實踐的重大突破,極大地擴展了我國油氣的勘探領域。” 普光氣田的發現,體現了地質工作者們勇于開拓和創新的精神,也印證了油氣資源“二次創業”理論的正確性 。

  “普田”的成功是有前奏的:1996年,勝利油田勝海古二井在2900米白云巖風化殼中,鉆遇工業油流,獲得日產原油1059噸的喜人成果;大港油田在千米橋地區鉆遇古潛山,獲日產千噸井;在塔里木盆地找到儲量達10億噸以上的塔河油氣田,也是在古生代地層的重大發現。大慶以東的徐家圍子在侏羅紀火山巖里發現了天然氣,初步估計其儲量為1000億立方米。這些成果都是在海相沉積生油理論指導下取得的,印證了海相殘留盆地成油氣藏理論的成立,同時也證實了中國海相殘留盆地有豐富的油氣藏。

  劉光鼎院士說:“這些大氣田的發現,加上此前已經發現的一系列的海相大氣田,已經充分說明,中國海相勘探理論和實踐已經獲得了重大突破,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海相大油氣田發現的高峰期。

  對于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的推動,劉光鼎院士強調,“要在進一步加強基礎性研究工作,加強復合型技術開發應用等工作的同時,從上至下的科研工作要面向國家的需求,面向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我們主要是做基礎研究的,我們的基礎研究可分成兩部分,一種叫做基礎研究,一種叫做應用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面對世界前沿問題的,而應用基礎研究就是來面對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重大需求的。我的體會是,對從事應用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來講,光自己干還不行,一定要和產業部門的一線人員在一起聯合干,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果;要不然,光我們自己的人在那兒做,不和產業部門結合,恐怕又是無的放矢了。”

  “當陸相油氣開發的顛峰期過去后,我國的油氣接替二次創業的主戰場必將轉向海相地區。因此,石油工作者必須跳出慣有思維,打破各種框框束縛,積極轉變思路,加大海相油氣勘探、研發力度,用更先進的地球物理方法,自力更生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海相油氣理論,并逐步形成相應的技術系列,才能適應中國海相的勘探開發需要。只有理論和技術雙方面都有突破,才會有大的發現。經過持久不斷的努力,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一定會取得更加巨大的成績,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關乎回憶的膠片

  時光太瘦,照片泛黃,記憶的膠片倒回在年少時的青春勃發。1948年,劉光鼎院士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并于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親身經歷了新中國的誕生。

  “一個國家要發展,就要全方位的強大。要國富民強,不能沒有石油,石油是國家經濟的血脈,沒有石油就等于貧血。”劉光鼎院士永遠銘記1951年的那個晚上,在陜北實習的他,正是被我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陳賁的這番話震撼了,這是他從事石油勘探的一個源點。然而這個源點所帶來的爆發力是劉光鼎院士沒想到的:“野外地震勘探異常艱苦,腳陷黃土,面打風沙,還要扛著沉重的炸藥,拉著胳膊般粗細的電纜,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傍晚從野外回來,已經筋疲力盡,鞋沒脫,被沒蓋,啃著饅頭,歪在床上就睡著了;沒翻身,沒動彈,甚至連夢都沒力氣做,天就發白了;一咕嚕跳下床,揉揉眼睛,臉沒洗,蓬亂著頭發,滾滾黃塵中,瑟瑟寒風里,又向著新的勘探地點出發了。”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歲月。1952年,劉光鼎院士大學畢業后來到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系任教,開始了自己為師生涯。七年后,劉光鼎院士被選派到前蘇聯考察海洋物探,經過一年學習回國后,他在北京地質學院成立了第一個海洋物探教研室,同年奉命組建地質部第五物探大隊。劉光鼎院士說:“當時美國等國家對我國實行禁運,所需的儀器設備無法進口。海洋作業非同陸地,沒有儀器寸步難行。怎么辦?只有自己動手。” 劉光鼎院士先是組織4個人,用3年時間實驗出了海底重力儀。爾后,通過轉口貿易進口了一臺航空磁力儀。但海上條件與空中不大一樣,大量噪聲干擾必須想辦法克服。在3、4個人加入了改裝航空磁力儀的研究后,終于突破噪了聲關,精度達到2納特,接近了當時的國際水平。海洋物探最重要的儀器是地震儀,可當時劉光鼎他們只有用于陸地上的地震儀,在海洋環境中無法使用。于是劉光鼎院士又帶領大家自己動手改裝陸地地震儀,研制地震組合檢波器與接收電纜;1964年,劉光鼎率領北京地質學院海洋物探研究室全體教師去南京地質研究所組建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室,又進一步應用鋯鈦酸鉛陶瓷(PZT-5)試制水下壓電檢波器,沒有經驗,也無從借鑒,完全靠自己摸索著干。接收電纜開始就是用電話線將檢波器綁在一起,有3000米長,上面吊有浮標。但碰到一個問題,當放炮時,繩子一拉檢波器就漂起成水平方向,無法測得數據。于是大家又研究出一種收放系統, 放炮時,先用繩把檢潑器收起,放完炮后再迅速把他放回水里,這里時間一定要控制好,10秒鐘內必須放回到預定地點。后來大家不停地琢磨,又研制出一種漂浮檢波器,不用電話線了,而是放在塑料管中,能收到更多的數據。1965年渤海海底構造和油田的發現,就是靠這些劉光鼎院士他們自己研制的重力儀和地震儀器。

  戴著“鐐銬”前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平靜被打破,劉光鼎院士成了反動學術權威。站在批斗臺上,有一種痛叫無法言說,然而對科研的欲望也愈加狂熱,他惦念他的那些研究,那些依然靜靜的躺在他書桌上的資料。朱夏院士的出現似乎更像黑暗中的一根蠟燭,給劉光鼎院士的不僅是光亮還有溫暖。作為同是牛棚里的“住戶”,朱夏院士常常會偷偷的塞給劉光鼎院士一些海洋地質方面的書籍,在那個有點“動作”就給你“掛條”的年代,朱夏院士的行為是有風險存在的。懷著一份感激,劉光鼎院士如饑似渴地反復閱讀,并結合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寫出了諸如《海洋底的探測技術》、《大洋洋脊》、《海底橫向大斷裂》、《島弧與海溝》、《環太平洋地震帶》、《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這些出自牛棚的著作已成為當今中國海洋地質領域珍貴的教材。

  定格陽光普照下的碩果,似乎能嗅到芬芳的氣息。70年代,劉光鼎院士灑汗于中國東海石油的勘探上,以一顆父親的心一步步的來養育著東海的成長,包含著滿懷的愛也函帶著恨鐵不成鋼。 1982年,對劉光鼎院士來說,那是一個自己的孩子“出息”的日子——龍井二井“出油了”!劉光鼎院士激動難抑,興填《賀新郎》一首: 驚濤狂浪處。暴風雨,一臺聳立紅旗漫舞。東去大江淘沙泥,揚子黃河傾注,西湖海底盡沃土。花港玉泉占風流,長垣青峰花碧樹。鑿龍井,運神斧,疏星淡月伴盛暑。 滄波中,翹首遠望,鵲橋待渡。萬里風訊警聲頻,此豈是長門路?叩藍關,悲歌暗吐。忽聞胡笳破晴空,八尺焰火映瓊宇。浮大白,唱金縷。(注:根據朱夏院士的建議,東海陸架盆地中所探油氣井均以中國人所喜聞樂見的西湖著名景點的名稱命名,如花港、龍井等。)

  1989年6月,劉光鼎院士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他用改革、開放精神,使科研人員安居樂業,振興地球物理所。1992年,劉光鼎院士領頭編制的系列海圖在第29屆世界地質大會上展出后,引起國際地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這套圖已經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重大科研項目作為基礎資料廣泛引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太平洋大西洋編圖委員會”將系列圖中的8幅原封不動地收入《世界海洋圖集》。

  2009年,先生身體依舊康健,筆墨依舊揮舞,詩詞依舊豪邁,每天早晨依舊打著太極進行晨練。

  當很多人剛睜開睡眼,他早已邁著矯健的步子徑直地走向研究室。

  也許你已習慣駕車馳騁于城市鄉間,乘機穿梭在萬里高空;也許化纖衣料、合成皮鞋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必須,又也許璀璨四射的演唱會下,你只有拼命的搖動塑制的熒光棒才能表達對偶像的崇拜;再或許私底下你可能盡情搖晃轉椅才能表達你的舒適。

  然而,你也許從沒想過沒有石油我們的世界會怎樣?你可能從不知道有一位叫劉光鼎的老人為這一切的存在奉獻了多少,更不了解他身后“二次創業”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和每個已享受和正享受著現代文明的人息息相關。

  個人簡介:劉光鼎院士,山東蓬萊人。195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學家。長期領導中國沿海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工作, 完成 “中國海地質構造及含油氣性研究”,主編《中國海地質地球物理系列圖》(1:200萬)及專著《中國海地質地球物理特征》,運用巖石圈板塊大地構造理論,分析中國海地球物理場、地質構造及其演化歷史,指導油氣勘探。作為中國第一個講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學者,積極倡導綜合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推動油儲地球物理與淺層地球物理工程,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近年來,在總結中國大地構造宏觀格架的基礎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殘留盆地,為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國大地構造格架

  海相油氣的研究 推動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

  地學部的部分院士們于2006年院士大會合影

  1988年4月劉光鼎院士與朱夏院士合影

  20世紀50年代,蘇聯專家來中國指導工作,從事地震勘探的老師們向蘇聯教授學習地震勘探

  1998年,大洋鉆探美國客人來訪

  劉光鼎在海洋探測船上

  1956年劉光鼎在克拉瑪依油田

  1992年,劉光鼎老師在接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聘書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