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業因欠稅問題而未被批準上市
■ 文 / 陳珠明
隨著10月15日第三批創業板公司開始集中申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經有28家公司實施IPO。但是過高的發行市盈率下,投機風潮蠢蠢欲動,剛剛起步的創業板存在著不少隱憂。
投機風潮暗涌
對創業板的熱捧,創造了經濟危機之下,中國資本市場獨有的“超募”現象(融資額超過募集計劃)。究其原因,一方面說明經過充分的篩選,考驗,確實有投資價值很高的公司,另一方面則因為概念的炒作,很多人懷著投機的心理參與。
但對于成長性的判斷,遠遠不是“二高五新”幾句話。香港創業板上市規則中花費大量篇幅解析成長性,但國內則更多是券商的大肆鼓吹。如前幾年爆炒的“新能源”,現在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已經屬于政策的調整范圍。而所謂的“行業龍頭”,僅僅在某個行業細分的一個小領域中規模靠前,市場有限。而真正的行業龍頭,只會選擇主板。
高市盈率套牢中小投資者
除了高募集資金之外,更令人擔心的問題是過高的發行市盈率—創業板新股的市盈率普遍高達50~60倍,創業板不僅容易陷入被操縱的風險,而且將助長市場的投機風潮。當天買當天賣,已經成為現在市場上新股投資者的主流觀點。
對于市場操縱者來說,這種行為即是“非法收入合法化”。在以往新股發行審批制下,需要非法操縱二級市場,才能提高股價提高市盈率。但是現在機構以市場化定價之名,在新股上市之時即給予高市盈率。以往需要操縱市場才能得到的利潤,現在通過合法途徑即可提前兌現。
券商直投試點后,既可直接投資待上市公司,又可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保薦機構,拉高發行市盈率,意欲高位離場的動機更加明顯。以首批10家創業板公司為例,有13家以戰略或財務投資者進入的機構,平均投資年限僅15個月。如任其發展,創業板將演變成財富從中小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轉移的機制。
小企業亦有上市風險
創業板上市的財富效應更加明顯。中小企業面對創業板躍躍欲試。但是,登陸創業板的風險仍不可小覷。如果企業經營良好、現金充裕,應該在公司經營管理規范之后,再考慮上市。
所謂只可共苦,不能同甘。中小企業普遍歷史較短,公司治理結構并不健全,當上市募集到一大筆資金以后,股東之間往往出現分歧,并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管理經營。餐飲企業真功夫的兄弟反目,就屬此類風險。
其次,因上市補繳稅款將嚴重消耗企業的流動資金。筆者已經遇到多個企業,因為欠稅問題而沒有被批準上市。有些企業多年累計的欠稅額高達幾千萬,將這么多現金抽走補稅,企業將因流動資金枯竭而無法維持經營。
不少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帶,上市公司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對某些中小企業,規范化亦可視為一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