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輪漲跌之中,幾乎暴露出了中國的鋼材市場應該關注的所有命題,大漲大跌非理性行情,鋼廠的霸道和經銷商投機、混亂與分散,產能過剩下的供求不平衡……
文|本刊記者 宋清華
繼國內鋼價風向標寶鋼之后,中國幾大鋼鐵集團武鋼、鞍鋼和河北鋼鐵紛紛下調了10月份的鋼材出廠價。
不管降幅多大,不管現在的鋼材出廠價和市場價還有多大程度的倒掛,至少他們正視了市場行情。
這輪鋼鐵市場下跌行情始于8月初,不到三周就跌去了1000元以上。但對于
9月的鋼材出廠價,鋼鐵大佬似乎想用“集體無視”來挽回鋼材市場的跌勢,9月逆市提高出廠價。
中國鋼材市場在近半年的攀升中,以螺紋鋼為例,每噸漲了將近2000元。期間早就有專家提醒這輪漲勢已經過猛,但不管是鋼廠還是經銷商都在這場瘋漲盛宴中樂昏了頭,或者擴張產能、提高出廠價,或者囤貨惜售。隨之而來的跌勢令經銷商措手不及,鋼廠甚至不愿正視。
在幾大鋼廠確定了9月的出廠價以后,鋼材市場沒有按照鋼鐵大佬的意愿回暖,繼續下跌,至今仍在震蕩下行。
在這輪漲跌之中,幾乎暴露出了中國的鋼材市場應該關注的所有命題,大漲大跌非理性行情,鋼廠的霸道和經銷商投機、混亂與分散,產能過剩下的供求不平衡……
上演瘋狂行情
瘋狂是不可持續的,但瘋狂的上漲趨勢經歷了16周。接下來的下跌一樣瘋狂,僅僅三周就跌去近千元,到9月底跌幅已達26%。
去年的漲跌已經釋放了鋼材市場“折騰”的力量。金融危機讓鋼材價格跌去近半,這種下跌幅度是自1992年國家放開鋼材價格以來從未有過的。
全球在一片恐慌中,對于鋼鐵行業,很多人擔憂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IMF等機構預測整個2009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全球范圍內的鋼材市場都將在漫長的等待中度過。
中國也不例外。直到確認4萬億投資之后,行業人士才給出了中國鋼鐵行業會在平穩中度過2009年的判斷。
按此預測,2009年的鋼材市場沒有折騰的任何理由。然而,即使9月后面的情況暫不預測,就說近半年的瘋狂漲勢,已經讓此前的預言者大跌眼鏡。經歷了2008年底到2009年3月的攀升與震蕩,從4月觸底反彈開始,中國鋼鐵業步入了幾乎可以和危機前的2008年上半年一樣的上升通道。
時間回到2009年7月初,這時候鋼材價格已經連漲9周,一周之內鋼材現貨平均每噸漲200元。這個時候諸多業內人士已經做出鋼價回調的判斷。因為鋼材受氣候的影響比較大,每年的7月都是鋼材銷售的傳統淡季。
但是2009年的7月是個不傳統的7月,在這個月內沒有一點淡季的跡象,根據鋼鐵咨詢機構MY STEEL的統計,7月綜合鋼價指數上漲11.9%,長材指數漲13.4%,板材指數漲9.5%。
這已經讓人看不懂了,但更厲害的還在后面。8月3日,杭州、上海25mm螺紋鋼單日上漲350元/噸。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師馬力當時稱這一現象為“瘋狂”。
瘋狂是不可持續的,但瘋狂的上漲趨勢經歷了16周。接下來的下跌一樣瘋狂,僅僅三周就跌去了近千元,到9月底跌幅已達26%。
下跌誰之過
批發商不是依靠銷售賺錢,他是靠從銀行貸款出來之后投機賺錢。
鋼鐵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的支柱地位不僅體現在對國家GDP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上承煤炭、鐵礦石等重要原材料行業,下啟房地產、重工制造、基礎建設等行業。這樣一個居于國家經濟命脈地位的行業,一年有這樣的波動,對整個國家經濟運行的影響難以估量。
為此國家也在積極的推進鋼鐵行業的整合,以圖解決這個行業的混亂局面。但是事實令人失望。
在連續的跌勢中,幾大鋼鐵集團逆市調高出廠價,可幾大鋼廠聯手逆市而動卻并不能改變原有的趨勢,反而造成市場嚴重的價格倒掛。
在此局勢下,即使有沙鋼等公司不同程度的降低出廠價,但是對于整個行業影響甚微,這樣的結果是很多經銷商虧損、破產。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銷商對于行情的影響具有中國特色。據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介紹,一般情況下鋼材經銷商是有規模的。中國不是這樣,中國有成千上萬的大小經銷商,只要和銀行有關系、能貸款就可以做。
他甚至認為,上半年的信貸投放為經銷商的投機提供了機會,也正是他們的投機炒高了8月以前的鋼材市場。
在銷售方面從投機的角度講,“鋼廠直銷根本就斗不過批發商,批發商的價格都會比鋼廠低”,謝國忠認為中國很多批發商和華爾街炒大宗商品的交易員一樣,銀行為他們提供了交易的杠桿,批發商不是依靠銷售賺錢,他是靠從銀行貸款出來之后投機賺錢。
產能生死劫
在延續到8月的這輪漲勢中,中國鋼鐵的過剩產能再次釋放,粗鋼日均產量也屢創新高。
在螺紋鋼市場價格達到5000元/噸高位的時候是否有泡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魏杰不太同意這種說法。但他不否定,如此高的價格根本沒有相應的需求支持,如此大量的生產根本沒有相應的需求消化。
在鋼廠和經銷商的恩怨之外,中國的鋼材市場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產能過剩。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09年第一次行業信息發布會,中鋼協副會長羅冰生公布,2008年煉鋼產能達6.6億噸,過剩1.6億噸左右。
剔除經銷商投機的因素,中國鋼材行業已經經歷了多次的復蘇——產能釋放——供大于求——下跌的循環。
伴隨著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反彈,1月、2月粗鋼日均產量分別高達132萬噸、142萬噸,2月的數據折合成年產量將高達5.2億噸。
可想而知,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反轉。實際上,這次反轉一直持續到4月。
而在延續到8月的這輪漲勢中,中國鋼鐵的過剩產能再次釋放,粗鋼日均產量也屢創新高。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統計,6月日均粗鋼產量165萬噸,8月為166.6萬噸。
魏杰認為這個問題解決比較麻煩,“他的門檻不太高,你也不能不讓人家生產,可能未來的淘汰還就是靠價格。”
政府已經等不及通過價格的淘汰,在3月出臺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他就鮮明提出要嚴格控制產能,推進鋼企重組并購。
分析人士認為,政府大力主導鋼鐵行業重組,其中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業界也有很多人給出了預期:隨著鋼鐵行業的重組完成,“產能過剩”這一頑疾將逐漸被根除。
重組與整合帶來的問題或許也不小,但是隨著河北鋼鐵集團在9月16日宣布拆除4座300立方米高爐的行動,讓大家看到了重組解決產能過剩進程的第一步。
似乎只有解決產能問題,中國鋼鐵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