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學良
導語:中國公司要想在海外有一個好的發展的話,勞工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很少在除了資源領域以外的其他領域進行嘗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跟國企本身在國內經營長期養成的高級管理層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方式密切相關。說句難聽的話,他們作為公司的DNA已經變成他們遺傳的一部分了。國內的中型企業有幾十萬家,如果其中有百分之五可以到國外進行操作和運營,就能夠給中國在海外的經貿方面帶來一種很蓬勃的局面。至今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中國大型企業或壟斷型企業在海外找資源,當然這個事情還是要繼續做下去,而且要按照新的條件或新的國際慣例去做,但是不能因為做的是資源類的事情而忽視了其他產業領域。
我注意到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不久前中了標,在波蘭建高速公路。這個中標的初期投資是100億美元。當然,對于建高速公路,中國的公司有很多經驗。現在,歐洲人擔心的是,要建造像波蘭所需要的那種等級以及長度的公路且時間就那么多的話,這100億美元顯然是不夠的。中國公司投標的價格只是指導價格的60%,那么剩下的40%該怎樣彌補呢?業內人士分析,可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勞工方面降低成本,這也是最有可能降低成本的一個方面。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降低成本的問題就來了。不像在亞洲或拉丁美洲等地,歐盟對雇傭勞工的待遇、安全、管理等方面是非常嚴格的,甚至比美國都嚴格得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公司在這件事上做得怎樣將對以后的海外經營產生出正面的或負面的示范作用——如果你做的是公共工程的建設,那么首先就要考慮給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也就是說,在當地找員工是法律要求的第一選擇,而且在歐盟這些國家,如果在此事上只是做做樣子或者想走走過場是不行的,因為媒體和法律界特別是勞工的權益組織、NGO非常發達,而且比較有經驗,政府也是管不住他們的。這跟非常貧困的非洲國家的情況不同。
如果這一關不能過的話,那就沒有第二個選擇了。就是把各種條件開出來以后,當地員工招不到或者人家根本就不肯來做,然后才可以從中國國內找勞工。但是,不管從中國找多少勞工過去,都會造成中國勞工和當地勞工之間的利益沖突。也許在一開始做了很多防范的措施,但還有很多事的發生是遠遠超出防范措施的。甚至,一旦到了歐盟成員國家,不但不能對當地勞工權益有違法管理或使用,即使是對從中國帶去的勞工的管理或使用,也不能不顧這些國家相關法律和勞工權益的條例適用。
有三個方面可能容易發生糾紛:一是勞工時間,到了歐盟國家,如果要持續干10小時以上的時間,萬一被當地媒體等透露出去,那就會引起嚴重的法律上的沖突或糾紛;二是不能把帶去的勞工天天關起來,在歐盟國家如果還就此照辦的話,被當地的人權組織發現則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三是示范效應,這個示范效應曾在羅馬尼亞發生過,那個地方的中國工人去了以后不是在給中國的公司干活。這些人在國內什么條件都可以承受的,但他們到了歐洲以后,對于其他方面的條件和保障、福利等狀況受了人家的示范效應,在對比之后看出了自己和人家之間的差距,然后知道了可以通過成立工會去進行談判,甚至導致了罷工事件的發生。
到海外去經營,中國公司最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請相對獨立的研究人員提供真實和客觀的消息,千萬不能以在國內取得的成功就認為到海外去也可以成功。即便是有些國家人均收入不如中國,即便國力比中國差很多很多,但在其他方面不要以為跟中國一樣或是不如中國,這是非常基本的又是非常復雜的一件事情。中國公司要想在海外有一個好的發展的話,勞工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丁學良
作者為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