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洗衣粉已經被人們近乎遺忘,這個日用品國寶的的命途多舛在中國品牌史上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小標題]緣起
熊貓洗衣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北京成立糠醛化學廠(后并入北京日化二廠)。在建廠之初,由于全國肥皂普遍供不應足,實行憑證限量供應。
1962年9月,北京市計劃經濟委員會籌建年產5000噸合成洗滌劑的化工廠,這一重大任務的承擔者正是糠醛廠。
三年后,北京第一座合成洗滌劑廠順利竣工,熊貓洗衣粉由此誕生。
[小標題]輝煌
熊貓洗衣粉以北京為中心,大力拓展北方市場,一度在業內贏得“北有熊貓,南有白貓”的贊譽。在1990年代,物美價廉的熊貓洗衣粉年產量已高達6萬噸,憑借著近10%的市場占有率,一直穩居全國洗衣粉三甲之列。
然而,在當時的合資潮流中,不甘寂寞的熊貓與美國寶潔(P&G)牽手,在1994年合資成立了北京熊貓寶潔洗滌用品有限公司。
據雙方約定,北京日化二廠以品牌、廠房參股35%,寶潔以65%的股份控股合資公司,并支付1.4億元作為品牌使用費買斷“熊貓”品牌50年使用權。
此時的熊貓,還來不及憧憬,就被現實狠狠的玩弄了一回。
[小標題]掙扎
當寶潔公司把熊貓洗衣粉收購到手后,并沒有作為合資公司的賺錢工具,而是開始了游離與分化熊貓品牌權力的過程,從而為自身旗下的洗衣粉品牌擴張鋪平道路。
寶潔的手法很簡單,就是把熊貓洗衣粉的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之上提高50%,卻并未對原產品做出任何改進。結果熊貓洗衣粉在經歷6年的艱難歷程以后,銷售量迅速下降。到2000年,熊貓洗衣粉年產量只剩下4000噸。
熊貓的品牌權力被大量地奪走。北京日化二廠常務副廠長趙平曾公開報怨:“作為控股方的寶潔公司,進入中國后一直著眼于高檔洗衣粉市場,力推旗下的高檔洗衣粉品牌汰漬和碧浪,而以物美價廉見長的熊貓產銷量則逐年遞減。”
被榨干的熊貓對于寶潔已經毫無利用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寶潔向中方提出中止合資,熊貓又回到闊別6年的北化二廠。但熊貓已喪失了市場競爭能力。熊貓洗衣粉,這個當年響當當的名字,如今淡出人們的視線。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