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龍南鳳”,上海轎車是唯一可與紅旗比肩,長期支撐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
[小標題]崛起
1958年,一汽將東方紅牌轎車作為禮物送到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在此激勵下,上海汽車裝備廠集合敲工、精工和電工,敲敲打打出一輛汽車,命名為“鳳凰牌”。
至此,上海有了自己的汽車工業。1963年,“鳳凰汽車”正式更名為“上海牌”汽車,并逐步實現量產。
改革開放前,上海牌轎車僅限地縣級干部乘坐。到1979年共生產17000多輛,成為我國公務用車的主要車型。對于普通百姓而言,紅旗作為高級領導的座駕,顯得遙不可及,而“上海”牌卻以其規模化量產和平易的外觀,奔馳于中國大街小巷。
[小標題]榮耀
作為國產轎車之一,上海牌參與了新中國的盛事。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中國國賓車隊共派出120輛轎車,其中20輛紅旗,其余100輛全為上海牌轎車。
除了國家盛事,上海牌轎車還成為百姓喜事的首選。普通人結婚時如果能借到一輛上海牌轎車接送新娘,足以成為轟動整個街道的事情。即使后來桑塔納落地中國,上海牌仍是愛面子人的首選。外形樸素持重,色彩低調沉靜,上海牌轎車同時也是眾多司機和車迷念念不忘的經典之作。
[小標題]湮滅
與紅旗類似,上海牌轎車也迎來了停產命運。1983年,上海轎車廠開始和德國大眾汽車合資,各占50%股份。同年,上海桑塔納轎車下線,上海轎車的制造轉移至新廠。1991年,為集中生產桑塔納,上海牌轎車宣布停產,自此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停產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牌轎車質量和技術水準較低,同時也有來自德國合資方的壓力。最終成為中國汽車合資道路的奠基品。
從1958年至1991年,上海牌轎車共生產77054輛,幾乎支撐了整個國內的轎車需求。
另據悉,在即將到來的上海世博會上,上汽將推出一款新能源燃料電池轎車,并將之命名為“上海牌”。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