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重金堆品牌,只領風騷三四年。這至今仍是一個傳奇,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小標題]傳奇
秦池酒廠原是山東臨朐縣一家小酒廠,1990年才正式領到工商執照,狀況落魄。但僅6年之后便一擲3億,加冕央視廣告標王,震動全國。
秦池成長策略在1993年即現端倪,以全部家底為賭注,廣告鋪天蓋地,其對廣告營銷深信不疑。
秦池異軍突起,正是趁魯酒走向輝煌的大勢。魯酒本無歷史名品,只能發力于濃香型低度白酒。孔府家借央視廣告在1994年大獲成功,孔府宴在1995年亦步亦趨。秦池在1995年11月接過風頭,以6666萬元奪得央視標王,廣告語“綠色的秦池,永久的秦池”。中標后一個月,便簽下4億元銷售合同,當年銷售翻5倍,達9.8億元。
“每天開進央視一輛桑塔納,開出一輛豪華奧迪”,秦池初嘗甜頭,開始不顧一切,于1996年11月衛冕央視標王,代價3.2億元,相當于當年利潤的6.4倍,驚天動地。
[小標題]草莽
光環加身,陰影一同降臨,秦池的急速增長,在1997年引來質疑。北京《經濟參考報》關于“秦池酒為川酒勾兌”系列報道引發信任危機,輿論急轉直下。
秦池購入川酒勾兌,這是事實,且是行業慣例。只要原酒質量過關,品酒師足夠專業,勾兌能提高成酒品質。但面對質疑,秦池卻沉默相對,事態迅速惡化,質疑迅速升級。
秦池是廣告高手,但危機公關相當低能。
對當時的消費者而言,非原釀即是劣酒,秦池成了無品質的“廣告酒”。秦池銷售1997年未達15億元目標,下滑至6.5億元,現金流產生困難,巨額廣告費無從交納。
情況在1998年繼續惡化,秦池銷售下滑至3億元,欠稅經營。新華社在1998年6月報道,秦池生產、經營陷入困境,虧損已成定局。
[小標題三]生路
秦池毀于一旦。浮華過后只剩一片狼藉。因湊不出400萬元還債,秦池在1999年被其一家包裝材料供應商告上法庭,曾價值上億的秦池品牌,一度被拿去拍賣抵債。
秦池最后一次引起全國關注,是在2004年。其在當年的“魯浙民企、國企合作發展洽談會”掛牌,選擇資產整體出售。因乏人問津,無果而終。
秦池大起大落,終歸平靜。背過10年的惡名,至2008年,其銷售收入再次破億,還清了幾千萬元遺留債務。秦池酒悄然銷往多省份。
央視標王的身份,秦池至今引以為傲,這是國內白酒業回歸品質前的最后一次放縱。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