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樸華
一個是名盛一時的好公司,一位是家喻戶曉的好管家,但兩者結合卻是糟糕到家的結局。
2009年7月29日,時代華納披露一則消息:公司決定斥資2.83億美元回購谷歌所持的AOL(美國在線)5%股份。
注意,這條新聞的原意是谷歌賠了,因為2005年它買來這5%的股份時,代價為10億美元。
但事實上,谷歌只是一個映襯,真正的賠家是AOL,通過這樁交易,人們才赫然發現,一度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在線,如今的估值僅剩50多億美元,不到10年,縮水了200倍。
是誰造成的這一切?很多人,但迪克?帕森斯(Dick Parsons)肯定是最容易受到指責的一位,因為他從2001年5月到2008年1月,一直是AOL的管家。
接任帕森斯的杰夫?比克斯(Jeff Bewkes)說:“我們相信,對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而言,分離是最好的出路!
如果當年帕森斯對美國在線還有幾分不舍的話,如今的杰夫?比克斯恐怕一點也不會舍不得,一刻也不想再讓美國在線拖時代華納的后腿。
[小標題]好人壞事
帕森斯曾是紐約州三屆州政府的首席法律助理顧問。1975年,福特總統執政,他擔任過聯邦政府國內事務委員會副總監。1977年,加入Dime Bancorp公司,Dime公司是一家資產超過200億美元的商業銀行,1988年他升任公司總裁兼首席運行官,1990年任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成就輝煌,受到眾多明星公司的追捧,花旗集團民煙草巨頭Philip Morris都爭相聘請他兼任公司總監,Tri-Star影業公司、美國電視通訊公司也邀請他加入董事會。
1994年10月1日,時代華納遞來橄欖枝,帕森斯僅參與一年管理就表現不俗。
1995年,他開始擔任時代華納集團總裁,掌管集團最主要的業務——華納兄弟公司,New Line影業公司、華納音樂和時代華納印刷服務,全面負責公司的法律和人事。因卓有成效而被稱為競爭對手的“溫柔殺手”。
1999年,他一手推動了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的世紀并購案,贏得了巨大聲譽,與列文同時擔任聯合CEO,并于2001年5月,被任命為新公司的聯合CEO和聯合COO。
此后7年多時間,他一直擔任聯合公司的CEO,但從他接手那一天起,AOL就進入了衰退的軌道。
他2001年5月接手,剛好趕上互聯網泡沫破裂,因為巨大的市值落差,旗下時代華納與AOL漸漸產生間隙,對并購的懷疑愈演愈烈,收入、市值與影響力不斷下降的AOL很快從并購主導者變成了誤導者。
2003年,帕森斯想到了一招,即表面剝離AOL,將公司股票代碼從“AOL”改回“TWX”,但無濟于事,時代華納的業務有所起色,但AOL作為門戶網站的風光依舊日漸暗淡,面對雅虎、微軟,尤其是谷歌的沖擊,顯得老態龍鐘。
2007年,AOL總部遷往紐約,而不是時代華納總部,與此同時,業務仍在衰落,不得已,帕森斯將其劃分成獨立的三部分:廣告、社交網絡和內容,甚至一度考慮將其徹底分拆出售。
[小標題二]誰之罪
是帕森斯毀了AOL,還是AOL連累的帕森斯,這一直存在爭論。
帕森斯作為傳統娛樂公司的總裁,顯然不太適應網絡的創新速度,他穩健的作風可能有助于維持時代華納的原有業務,但面對互聯網,他缺乏創新,不習慣新的競爭準則。
更失敗的是,互聯網本身的眾多創新是由AOL萌芽,但這家太大的公司并沒有意識到其價值。當前走紅的Twitter源自其AIM用戶狀態信息,FACEBOOK的“社交網絡”源自早期的AIM“好友列表”,甚至谷歌,也可說是優化的AOL“關鍵字”服務。
帕森斯原來想把時代華納的內容優勢對接到AOL平臺上,但遲遲沒有動作,反而兩家的文化與管理整合就問題百出。
帕森斯對時代華納、AOL聯合公司的掌控在2008年畫上句號。
繼任者比克斯甫一接任,即遭遇下馬威。時代華納2008財年總虧損達到134億美元,而其2007年仍有43.9億美元的凈利潤,這反而讓人覺得帕森斯留下的是一片狼藉。
比克斯顯然再也不想讓AOL耽誤時代華納了。
2009年2月,曾經投資AOL的谷歌敦促時代華納盡快對AOL去留作出決策。比克斯迅速做出反應,在3月份一口氣趕走了AOL CEO蘭迪?法爾科(Randy Falco)和COO羅恩?格蘭特(Ron Grant)。
比克斯此舉也許能解決帕森斯任內留下的后遺癥,但他此舉是對是錯,還要看他領導的時代華納會有什么表現,更關鍵的是,AOL一旦離開時代華納,進入雅虎和谷歌,會不會瞬間起死回生。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