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董事長 王傳福
5年前,是否發展電動汽車還是一個巨大的爭議,5年后的今天,這已經成為空前的共識。縱觀全球各大汽車廠商,每一家如今都有電動車計劃。
不管是從產業、能源,還是環境的角度,中國的電動汽車計劃都顯得更為緊迫。
從產業上講,中國是汽車工業的后發國家,依靠傳統技術,我們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取得先發優勢,但電動汽車產業不同,我們有明顯的產業優勢。
首先,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電動汽車對電池的熱穩定性要求特別高,普通電池在電動汽車碰撞后,很容易造成電池短路,短路會形成高溫,從而引發爆炸。而磷酸鐵鋰電池不僅在高溫下可以穩定,即使汽車碰撞造成短路,它也不會爆炸,只是有可能會冒煙。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成熟,已經讓電動汽車成為可能。
其次,中國的電池生產規模很大,大概有300個電池廠在生產各種類型的鋰離子電池。
最后,中國的鋰資源占全球總量的30%以上,即便是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中國仍然可以在鋰資源上自給自足。
更幸運的是,國家已經認識到世界汽車業的大趨勢和中國電動汽車業的大優勢,已經決定全力扶持這一產業。但僅有熱情和決心還不夠,政府和廠商還應坐到一起,打一打這個產業的小算盤。
目前整車成本過高是個大瓶頸。市面上一款F3DM要比普通的F3貴8萬元。我們可以算這樣一筆賬:F3DM行駛100公里需要消耗15千瓦時電,普通F3行駛100公里需要消耗7L油,以當前油價與電價計算,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公里比普通汽車可以節省33元,要省8萬元,需要行駛25萬公里。
問題是普通消費者不可能為25萬公里之前的8萬元買單,那需要超級的覺悟。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電動汽車注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面臨市場小,產量低,成本下降速度慢的死循環。
電動汽車產業要想率先跑起來,政府必須出手,完成打火、起步、提速等一系列工作。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