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50年里,大慶一直是這個國家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標桿。中國加入WTO后,這種光環在逐漸褪去,大慶人必須思考怎樣在一個全球競爭的背景下做一個現代化的企業,讓昨日的輝煌重現。
這幾年,大慶油田正從一個單一的資源企業變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公司 ,從一個封閉的老國企變成一個開放的新國企。大慶人給這個新中國的“長子”找到了繼續為這個國家的工業現代化出力的理由,也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合理性
□ 記者 吳麗
20多人站在松遼平原的黑土地上,沉默著,等待著。男人們頭上戴著厚厚的軍綠色“火車頭”棉帽,帽沿放下來長及脖頸。他們中還有老人和小孩,最小的小女孩還被抱在母親懷里。
突然,人群爆發出歡呼聲,“出油啦!出油啦!”
這是一位老大慶石油工人記憶里的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井噴出油流。
老人叫于成龍,在小西屯生活了一輩子,也已經在松基三井守護了50年。
松基三井全稱為松遼盆地第三號基準探井,是大慶油田最早的出油井。為紀念在國慶十周年前夕松基三井首次出油,油田內的肇州大同鎮被改為大慶鎮,油田正式定名為大慶油田。
50年后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盡管石油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但每天開車上下班的公司白領已經很難想象當年貧油給這個強敵環繞的國家帶來的危機感。希特勒時代的德國,全國消費的能源中90%依賴煤,只有5%是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德之戰,60萬輛坦克燃油耗盡,讓攻入前蘇聯腹地的德軍一敗涂地,最終全軍覆沒。石油,淹沒了一個戰爭狂人稱霸世界的夢想。也讓各國領袖明白了一個政治真理——貧油就要挨打。對新中國來說,松基三井噴流而出的,不僅是黝黑的油流,更是這個年輕國家自強的希望。
松基三井井址位于現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小西屯的屯東頭。如今這里已經被定為第五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于成龍有很多機會可以進城,但他沒有走。他要守護著這座精神的豐碑,為大慶人守望著這個情感的原點。
打松基三井時,于成龍剛上小學,屯里老人說,這井能通著住在地下的那層人,你不撒謊,不尿炕,夜晚星星出來了,趴在井邊就能聽到地底下的小雞叫。于成龍去聽了,他聽到的是會戰的鑼鼓聲和吶喊聲。
今天的大慶最特別的一景,就是隨處可見采油機伸著“脖子”不停地升降起伏。正是這些磕頭機的不舍晝夜,50年來大慶累計產油20億噸,上繳利稅1.7萬億元。
20億噸原油,占全國總產油量的25%,意味著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都源于此。這個數字還相當于28個十三陵水庫的蓄水量,用60噸的油罐車裝滿可以繞赤道10圈。
不過,大慶油田并不能在這一喜悅里沉浸太久。
大慶油田在2002年年產量實現5000萬噸穩產27年以后,便將原油年產量調減到5000萬噸以下,并每年都進行一定幅度的下調,這一度引起外界對油田后續發展的擔憂。按照大慶油田的“十一五”規劃,原油產量平均每年的遞減幅度將在170萬噸左右,到2010年是3800萬噸,2020年則為3100萬噸。
2007年年底,大慶油田已探明儲量60.95億噸,動用51.33億噸,未動用的9億多噸儲量均分布在外圍油田,滲透率低、產能低、豐度低。形象地說,好吃的都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開發成本高、風險大。
作為一個資源性企業,經過長期的高速開發,儲量逐漸減少的尷尬現實讓大慶人陷入了深思。更重要的是,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石油供給安全更是“瓶頸”中的“瓶頸”。
2004年年初,大慶油田提出“持續有效發展,創建百年油田”的發展戰略。百年油田——這是一個世界石油史上無人敢提的概念。一面是原油產量下降、開發難度增大,一面是后備資源嚴重不足,重重考驗下,大慶油田拿什么來創建“百年油田”?50年前,大慶人打通了這瓶頸。50年后,命運再次卡住了喉嚨。
高科技新會戰
2008年春天,時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玉普到北京出席全國“兩會”,在會議的間歇被媒體圍住。
“大慶真的沒有油了么?”“大慶原油產量還能穩得住嗎?”
“請轉告大家,大慶油田垮不了。”王玉普堅定地說。
“兩會”結束后的5月的一個深夜,大慶油田的“大腦中樞”和“智囊中心”勘探開發研究院的會議室里燈火通明,針對提高油田采收率細節實施方案的技術會議已經持續了一整天,除了勘探、開發等方面的專家,大慶油田的高層也一直在場。
2008年7月16日,大慶油田宣布要在年4000萬噸原油產量的基礎上,實現“硬穩定”10年。
“大慶油田正承擔著與48年前同等重要的歷史使命。”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王永春向《商務周刊》表示,每年原油穩產4000萬噸的目標,是大慶油田再鑄輝煌的新起點。
“在創建百年油田的道路上,4000萬噸穩產是一塊試金石,這也是繼原油5000萬噸持續穩產27年之后大慶要攀的另一座山峰,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高度,一個世界級的開采難題。”他說。
外界是半信半疑的。有人為大慶油田算了一筆賬:目前整個油田剩余的可采儲量就4.4億噸,一年4000萬噸,十年就把大慶油田的原油采沒了,又從何談百年油田?更關鍵的是大慶油田的采油含水率已高達90%以上,就像一個人經過了少年、青年、壯年之后,生命的衰老將不可避免。
“可以說,大慶油田現在進入了一個不同以往的困難期,4000萬噸的穩產并不比當年的5000萬噸容易。”大慶油田黨委副書記王昆說。與50年前開始的那場大會戰相同的是,這也是在能源安全制約經濟發展的關口,大慶油田挺身而出的一場艱苦大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
不同的是,這是在已經連續27年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的臺階上再創奇跡的新會戰,這也是一個主力油層采收率已經達到50%以上,勘探開發面臨諸多世界級難題的情況下,再把油田開發向更精、更細、更科學的層面上推進的新會戰。
“要打好新時期的新會戰,科技是關鍵。”大慶油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馮志強告訴記者,大慶確定了以高科技為支撐的整體穩產戰略。未來十年,大慶將加大精細勘探、外圍甩開勘探、綜合資源勘探等系列科技攻關力度,十年內提交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億—12億噸,增加探明可采儲量1.5億—1.8億噸。
與此同時,大慶油田所隸屬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將大慶油田持續穩產視為中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戰略重點,為此做出了一系列決策,包括確定在大慶設立老油田二次開發技術中心,設計4000萬噸穩產重大科技專項資金和節能減排專項基金,加大外圍難采儲量動用的體制機制支持,成立大三江盆地風險勘探項目組等。
占大慶油田產油量1/4的采油一廠,目前已按新的穩產規劃調整生產任務,確定今后10年每年原油穩產1000萬噸的目標。在后勤服務部門,“一切為了穩產、一切服從穩產”的標語也是隨處可見。記者在松基三井碑石的紋理中看到,“科學”二字也“刻”得特別顯眼。
不論是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還是更長遠的百年油田的建設,都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是資源基礎,就是必須得有油氣資源待勘探、待開發,另一個條件就是不斷提高采收率的技術進步。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只能越采越少,大慶的資源潛力到底在哪里?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周永炳認為,松遼盆地的主戰場仍然大有可為。
從橫向上看,在松遼盆地12萬平方公里范圍內,已經探明60億噸儲量的99.8%集中在近2萬平方公里范圍內,其余10萬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勘探程度還很低。到2060年,松遼盆地北部可以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多億噸。
從縱向上看,還有一系列新層系具備很大的勘探空間。目前,松遼盆地勘探層系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含油組合,探明儲量占99.4%。大慶油田地層厚度達5000米,其中,扶-楊油層之下到3000米深層之間以及深層4000米以下都還有空白帶,存在很大的勘探空白領域。此外,還有8種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前景看好,很有可能燃起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的新希望。
以海拉爾為代表的外圍盆地已經展現出17.5億噸的儲量規模,成為大慶油田的重要戰略接替區。據測算,2011—2060年,在外圍盆地還可以提交探明儲量6億噸,加上海拉爾盆地的8億—10億噸,外圍17.5億噸的總資源量有望成為探明儲量;“十一五”末,外圍產量將實現持續攀升,達到每年800萬噸。
“開發技術的突破,也會使更多的地質儲量轉化為可采儲量。”周永炳說。近年來,大慶油田應用聚合物驅油技術、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等三次采油技術,使采收率一次又一次攀升,已經累計多產油1億多噸。目前,超前研制的泡沫復合驅油技術已站在世界驅油技術的最前沿,在美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獲得發明專利。另外,以微生物采油技術為代表的四次采油技術已開始超前研發,這項技術一旦全面工業應用,可使一大批“死井”復活,再次延長油田開采壽命5—10年,大慶主力油田采收率有望突破60%。
“大慶油田生產的自主性不大,產量要按照中石油集團的計劃來確定,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抓住產業機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石油系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開發技術世界領先的大慶,只有通過擴大發展空間,才能打贏這場新會戰。
中國如果想要保證能源的安全供應,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應體系,尋找和發展多元化的石油供應市場,并把觸角延伸到海外的油氣田上,參與分成或共同開發。王玉普也對《商務周刊》表示:“大慶不僅要向大地要石油,更重要的是向市場要空間。”
2005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收購了英國SOCO國際股份公司在蒙古塔木察格盆地19、21及22區塊94.443%的股份,勘探開發出來的油氣資源將按比例分成。大慶油田在蒙古市場已經開展了鉆井、錄井、測井、試油、壓裂、油田綜合開發方案設計、地面工程設計與建設及產品銷售等一體化服務,實現了大慶油田資源的有效接替。
“這是大慶油田海外勘探開發業務邁出的關鍵一步。” 王永春說。
他認為,創建百年油田,是一個以本土開發為基礎,以海外業務為補充,以優勢技術、一流人才、先進文化為支撐,具有強勁競爭力、成長力、生命力的百年企業。其目的就是以百年油田的輝煌打造一個更具持久發展能力的百年企業,努力實現由資源型企業向綜合型公司的跨越。
從“百年油田”概念的提出,到各個階段發展目標的逐步清晰,油田員工越來越清楚地了解到,不只是說到了2060年——油田開發到100年的時候,大慶還有油就是“百年油田”了。
破釜沉舟邁向新國企
從百年油田到百年企業,這是大慶成為一家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成立伊始,大慶形成的是一種企業與政府合二為一的體制,這種政企不分對大慶油田集中力量開發建設,曾經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油田生產的發展和一批化工企業的興建,一個大型礦區城市初具規模,企業對市政建設、社會福利、人民生活等方面已無力包攬。
1983年9月,大慶油田啟動政企分開的改革,1984年1月1日,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管理局、中共大慶市委員會和中共大慶石油管理局委員會正式分設機構。市政府負責市政工作,屬黑龍江省政府領導;石油管理局負責石油生產建設,屬石油工業部領導,石油化工總廠在1983年9月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
但這只是一種半割離狀態。改革方案中確定,企業還要兼顧發揮某些市政建設的作用,市委、市政府也要發揮對石油和石油化工企業的領導、幫助、服務、協調的作用。
1999年的11月1日,為達到海外上市、做好主業的目的,按照中石油的整體部署,大慶油田再次分離分立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和大慶石油管理局兩家公司,前者被注入中石油股份公司赴海外上市,而工程技術和施工作業以及文教衛生、多種經營、物業、離退休職工管理等一切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全部留在了作為存續企業的大慶石油管理局。重組后的大慶石油管理局,從此踏上了面向市場、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這場脫胎換骨式的改革,來勢猛、力度大、要求急,對大慶油田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這里面既有認識、觀念和情感上的問題,又有一些實際困難和現實問題。企業社會負擔沉重、經濟結構不合理、缺乏市場競爭能力等諸多困難驟然凸顯出來。
“當年分離分立、重組改制后,管理局的職工達18.3萬人,除有償解除勞動合同的有6.3萬人外,還有5萬離退休職工、5萬家屬、2萬待業子女,加起來有30多萬人。”大慶石油管理局的員工告訴記者,主營業務沒了,而要吃飯的人卻增加了,許多企業辦社會的職能還要往里搭錢。這種變革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迷茫和波動更為劇烈。
但幾乎讓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年時間,大慶石油管理局就從困境的灘涂中掙脫了出來。2000年實現利潤6090萬元。從此,這艘巨輪便開始駛入市場經濟的海洋。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從事地球物理勘探、鉆井、測井、油田地面工程、大型化工裝置、路橋工程、大口徑管道建設、發供電、供排水以及精細化工、機械制造等業務的服務性公司。
改革并沒有停止下來。隨著新時代國際和國內能源格局的變化,國內石油系統的全面改革拉開了序幕。作為中石油系統內部的兩大主力公司,“兩個大慶”的再次重組,成為中石油發揮整體優勢,提升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整體協調發展,鞏固改革發展的堅實基礎,增強企業整體經濟實力的重要支點——就像大慶在50年前撬動了中國石油的工業化時代一樣。
而且,大慶油田本身也有重組整合的主觀能動性。盡管大慶油田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但在油田管理體制上還存在突出問題:一是存續企業業務分散,競爭力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二是業務各自分開管理,不利于資源的統籌利用,也不利于發揮對外協調的整體合力;三是從中國石油整體層面講,同一地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高水平井隊不足、隊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較為突出,不利于形成對油氣業務發展的有效支撐,也不利于鉆井技術進步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四是大慶品牌分裂,不能對內對外形成統一的企業形象,弱化了企業的品牌效應。為有效推進“兩個大慶”的快速發展和終極合一,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利益最大化,2008年2月28日,醞釀半年之久的大慶油田重組整合的話題終于塵埃落定。
這次改革,一是重組油田上市與未上市業務,按照“一個領導班子、一套機關機構、一體化管理、分開核算、兩本賬運行”的原則,對大慶油田上市與未上市企業進行重組整合,未上市企業整體委托中石油集團股份公司授權大慶油田有限公司對其業務、資產、人員實行全面管理,從而實現油田上市與未上市業務的統一規范和一體化管理。重組后,保留“大慶石油管理局”企業名稱。重組初期,未上市企業所屬單位管理可暫維持不變,待運行一段時間后,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進行調整,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二是整合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慶油田公司、吉林油田公司的鉆探力量,組建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其行政上由大慶油田公司全面管理,業務上服從工程技術服務板塊的統一管理。
這次大慶油田的整合和專業化重組,是中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關鍵性部署。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區別于單一的石油公司模式,既突出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儲運、銷售等核心業務,又有強大的工程技術服務、裝備制造、物資供應、內外貿易、礦區服務做支撐,還有實力雄厚的科研能力做保障,增強專業競爭能力,發揮整體優勢,實現整體協調發展。
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集團2008年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后一段時期,中石油將建設以油氣業務為核心,擁有合理的相關業務結構和較為完善的業務鏈,上下游一體化運作,國內外業務統籌協調,油氣公司與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等整體協作,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經營企業。大慶石油管理局和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從一到二,再從二到一,是中石油邁向未來的重要一步。
縱向一體化:從“資源型企業”到綜合性公司
中石油的戰略調整,也意味著完成了機制變革的大慶油田必須完成一個業務變革:從“資源型企業”到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綜合性公司。
“新的業務區域已經在大慶油田得到拓展。”王昆對《商務周刊》說,大慶油田正逐漸擺脫人們印象中的“只是一個大油氣田”的簡單形象,除了將繼續肩負國家的重任以外,也將更加注重經濟規律,活的更像一個企業。
早前大慶油田制定了自己的“三步走”發展構想:2005—2010年,大慶油田還是主要依托資源開發“固本強基”;2011—2020年,大慶油田將進行戰略調整,“構建起以油氣開發為龍頭,本土、海外多元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2021年以后,大慶油田將“主要依靠公司的技術、管理、人才和文化優勢,實現由資源型企業向具有強勁競爭力、成長力、生命力的綜合性公司的根本性跨越”。
2008年進行企業重組之后,大慶已在制訂更為詳細的企業發展規劃。王昆介紹說,大慶油田現階段的重點是推進“五大基地”建設——打造能源生產建設基地,打造工程技術服務基地,打造裝備制造基地,打造石油大連基地,打造科技創新基地。
在國內市場開發上,大慶油田已進入長慶、勝利、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等20多個油氣田,提供鉆井、壓裂、修井、測試、采油工藝、三次采油、地面工程勘探與設計、儲油罐機械清洗等技術服務,先后與國內10多個油田簽訂了技術合作框架協議,技術服務市場范圍越來越大,實現由陸上向海洋、由分散發展的粗放式經營向優勢整合的集約化經營的跨越;油田基建系統則先后承攬和參與了國家西氣東輸工程、滬寧高速工程、大連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等20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形成了“大慶鉆探”、“大慶建設”等工程技術品牌;石油裝備制造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形成了以抽油機、潛油電泵、螺桿泵、射孔彈為主的20個系列150種產品,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尼等10多個國家。
大慶油田的化工生產能力也有了進一步提高,擁有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20萬噸/年醋酸裝置、國內最大的20萬噸/年輕分餾裝置及亞洲最大的5萬噸/年戊烷精細分離裝置,重煥基苯磺酸鹽生產成為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化工產品銷售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及韓國和日本等海外市場。
不過,這些成就離勝利依然任重道遠。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020.0123萬噸,全年上繳利稅達1765.5億元,這甚至超過了國內經濟發達城市上海2006年的地方財政收入,是大慶油田歷史上總體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年。但受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大慶油田今年1—2月份利稅同比減少17億元。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及儲量的開采限度,令大慶油田切實看到了“靠油田吃飯”的風險。
要完成這場縱向一體化的過程,大慶必須尋找更廣闊的平臺。
鐵人王進喜有兩個心愿,一個是拿下大油田,另一個是把井打到國外去。從1993年中國石油工業開始國際化戰略摸索,到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發起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斥資185億美元競購美國同業公司優尼科,中國石油工業海外出擊愈挫愈勇。與其他中國企業靠支票本“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不同,大慶油田走的是一條與當年跨國汽車巨頭進軍中國市場很類似的“以技術換資源”的新路。
大慶油田闖蕩國際石油市場的“敲門磚”,是鉆井、維修等工程技術服務。位于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是大慶油田最早開發的海外市場。自1999年第一支物探隊伍進入委內瑞拉市場以來,滲入的專業領域和市場份額逐年擴大,主要服務領域包括鉆井和物探,成為委內瑞拉知名的地球物理承包商。截止到2008年底,共簽訂合同額4.3億美元,實現收入4.3億元,其中2008年實現收入4412萬美元。
非洲的蘇丹是大慶油田“跟進開發”力度最大的海外市場。主要從事鉆井、固井、錄井、油田綜合開發調整方案設計、電站商業保運、潛油電泵及螺桿泵銷售等項目。截止到2008年底,累計簽訂合同額6.35億美元,實現收入4.69億美元,其中2008年實現收入8338.76萬美元。
中亞腹地的哈薩克斯坦則可以看作大慶當前最具潛力的海外市場,服務領域主要有鉆井、固井、錄井、測井、試井、復合射孔、注水方案設計、聚驅提高采收率、地面工程設計與建設及潛油電泵和螺桿泵銷售等。截止到2008年底,累計簽訂合同額1.68億美元,實現收入1.55億美元,其中2008年實現收入4636.6萬美元。
良好的信譽和世界領先的技術為大慶油田贏得了越來越廣闊的市場空間。今天,大慶油田先進的工程技術不僅進入委內瑞拉、蘇丹、哈薩克斯坦、印尼、阿聯酋、阿曼、蒙古等28個國家,其中更包括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先后在委內瑞拉、蘇丹、印尼、阿聯酋、蒙古設立了獨資公司或合資公司。2009年上半年,大慶油田外部市場開發簽約額109億元,完成全年指標的61.7%,同比增長21.3%。6月30日,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BP)聯合中標伊拉克東南部魯邁拉油田的作業權,其作業任務將主要由大慶油田擔負。7月份開始,大慶油田勘探開發隊伍陸續開赴魯邁拉油田。
2005年6月,首車4200噸俄羅斯原油的成功運抵大慶,標志著大慶油田實現了由生產型企業向生產貿易型企業的轉變。盡管這些俄羅斯原油和整個中國石油進口的大“盤子”相比還很微小,但是,利用大慶油田現有儲運設施,擴大進口俄羅斯原油,這對中國石油供應市場實現多元化卻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抉擇。
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不久前在大慶油田召開的工作會議上表示,中石油要實現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愿景目標,戰略是三個詞:資源、市場、國際化,他強調:“在走出去的戰略上,大慶還要加快步伐,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
重拾大慶精神
無論是依靠科技開打石油新會戰,還是一個資源性企業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轉變,最終的決定因素是企業文化和人。
大慶曾經有奪目的企業文化,即整個中國學習過的“大慶精神”,其基本內涵被概括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鐵人精神”則是大慶精神的具體化、人格化。
產生于計劃經濟時期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50年后的今天,還有沒有生存乃至發揚光大的土壤?這是所有國人提到大慶都會問的一道題。
這道題,由一個大慶之外的人做出了回答。2008年11月1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林左鳴給公司副總譚瑞松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雖然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了,重提“三老四嚴”似乎很過時,但恰恰在這個方面,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動機行業始終沒有做到位,發動機要想有出頭之日,就必須學習大慶精神中的“三老四嚴”。
當年12月9日,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組織23家成員單位的黨政一把手、主管質量的領導和駐廠所軍代表齊聚大慶,召開“三老四嚴”管理運動動員大會,倡議學習繼承以“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為核心內容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希望為新生的中國大飛機提供“心臟”的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注入優秀的企業文化基因。
從大慶英雄譜上可以看到:自1960年代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五面紅旗”,到1970年代以“鋼鐵鉆工”吳全清為代表的21名模范標兵,到1980年代以申冠為代表的十大典型,到1990年代以馬軍為代表的“十佳百優”職工,到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六大標兵”,再到今天的“新時期五大標兵”,大慶精神一直在大慶延續著。“學鐵人,解市場經濟難題”成為今天大慶的口號。過去,大慶人只知埋頭苦干,對產量以外的事情不太關心,而現在隨著市場壓力層層傳遞給職工,“降本增效從我做起”的意識正在深入人心。以往,大慶人以中國最大企業自居,對服務質量和效果不聞不問,而今用戶中心觀念逐步樹立起來。
大慶油田把集體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接受教育,作為企業黨政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作為機關干部政治學習的必修課,作為職工入廠、干部職工入黨教育的第一課。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油田歷史陳列館、鐵人第一口井等4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向社會開放,年接待量已超過100萬人次,成為大慶人過黨日、團日,舉行成人儀式的重要場所。
“正是借助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大慶才渡過了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最困難時期。”王永春說。按照大慶油田的闡述,站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也增添了新內涵。把“愛國”情懷體現到胸懷全局、為國分憂,努力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上;把“創業”激情體現到解放思想、奮發有為,一心一意推進油田整體協調發展上;把“求實”態度體現到嚴細認真、精益求精,在各項具體工作中爭創一流業績上;把“奉獻”精神體現到時刻以國家和企業利益為重,自覺維護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上。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二公司1205鉆井隊是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1205隊形成了新時期鐵人隊“崗位報國、矢志一流、自我超越、求實創新、和諧奉獻”五種精神,始終保持“爭一流、上水平、講實效、攀高峰”的進取斗志,創造了鉆井總進尺在全國率先突破200萬米、在大慶油田第一口長水平段339米取心收獲率99.1%的全國紀錄等。2006年2月,1205鉆井隊項目部挺進蘇丹,實現了王進喜生前“把井打到國外去”夙愿。截止2008年12月,1205鉆井隊累計完成鉆井口數1833口,鉆井進尺229萬米,相當于鉆透了258座珠穆朗瑪峰。
1205隊每當新人入隊,都要接受傳統教育第一課;歷屆支部新班子上任,都要舉行誓師會,鞭策大家用行動續寫隊史。1205現任隊長胡志強坦言,有大慶精神的支撐,有老隊長做榜樣,就不怕前進道路上的任何困難。
“新時期鐵人”王啟民,針對油田高產穩產的世界級難題潛心研究,和其他科研人員一道,解決了油田分層開采接替穩產和低滲透層接替穩產配套方法等一系列高科技難題,為油田高產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時期,我們不再需要體力上的‘跳泥漿池’,我們要靠科技,靠腦力,應該跳的是‘高科技泥漿’。”王啟民笑著對《商務周刊》說,“老鐵人是艱苦創業,我們科技工作者是要艱苦創新。”
“天然氣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專訪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王永春
□記者 吳麗
《商務周刊》:大慶油田去年提出的“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目標,就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實現起來困難重重。大慶油田將如何面對?
王永春:我們在去年制定這一計劃的時候,就對穩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進行了剖析。目前我們主要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資源接替的挑戰。剩余資源主要分布在復雜和隱蔽的油氣層中,整體上豐度低、產能低、優選難度大。喇薩杏主力油田已經進入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的“雙特高”開采階段,外圍未動用儲量品位進一步變差。二是技術瓶頸的挑戰。長垣二次開發與三次采油、海-塔盆地增儲上產和大慶外圍油田有效開發的技術難度都非常大,聚合驅后提高采收率主導技術還不確定,復合驅技術全面推廣尚需加快攻關。三是投資回報的挑戰。由于老油田含水上升和“三低”油藏產能低,百萬噸產能打井數量顯著增加,造成產能實際投資與上級下達的投資計劃相差較大。
針對這“三大”挑戰,我們在調整完善穩產規劃的同時,研究制定了“三個突出”的工作部署:一是突出資源接替這一主要矛盾,加快油氣勘探、老區挖潛和外圍增儲上產,進一步增加可采儲量,努力實現儲采基本平衡;二是突出科技創新的主導作用,加快26項重大科研攻關和22項重點現場試驗,破解勘探開發的瓶頸技術難題,不斷提高資源探明率、儲量動用率和油田采收率;三是突出長垣水驅的主體地位,以水驅采收率達到60%為目標,精細長垣水驅二次開發,增加低成本產量比重,以應對低油價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持續穩產的總體經濟效益。
《商務周刊》: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大慶油田將會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
王永春:國家能源形勢對石油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慶油田在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中,承擔著義不容辭的重大使命。再過50年,大慶還將是一個大油田,還將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大慶油田至今累計已經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為63.6億噸,已經采出20多億噸。盡管后期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但總體看剩余儲量仍然相當可觀。除了“大本營”松遼盆地之外,大慶油田的勘探領域逐步向外圍延伸。自2002年在海拉爾盆地發現了200米厚的油層以來,大慶油田在這里累計已探明石油儲量2億噸,成為重要的資源接替區。到2060年之前,我們的原油勘探目標是每年新提交探明儲量8000萬噸至1億噸。這是創建“百年油田”、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基礎。
我們要建設一個資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分階段持續穩產,在國家能源布局中始終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我們的規劃是,大慶油田到2020年油氣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油田經營總收入達3000億元以上,海外市場收入達到非油業務50%以上,讓大慶油田走向世界。總體目標是到2060年大慶油田開發100周年的時候,自產油氣當量仍然保持在每年2000萬—2500萬噸,大體相當于當前產量的一半。同時,依靠國際貿易和合作開發,每年補充油氣當量1500萬—2000萬噸,成為海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領域具有強勁競爭力的能源企業。
在大慶油田規劃的遠景中,天然氣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02年以來,大慶油田利用“火山巖儲層預測技術”,在地下找到了超過1萬億立方米的深層天然氣儲量,到目前累計探明2400億立方米。
在大慶油田及外圍地區,勘探者們還找到了豐富的頁巖油、油砂礦、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5年之后大慶的頁巖油年產量達到30萬噸規模。
《商務周刊》:大慶油田目前基本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落實創建百年油田這一任務而展開的,這中間將有哪些新的側重點?
王永春:從長遠來看,大慶油田的百年油田,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戰略思想,我想關鍵是提出了一個奮斗的目標,引領大家往百年油田的目標上努力、使勁。我們百年油田絕對不是一個空口號,它是有內容的。
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我們打造百年油田的同時,要打造綠色油田。我們發展到今天,環境付出的代價很大,所以從這個角度認真地來考慮,一定要打造綠色油田。就是我們在開發地下資源的同時,要把地面的生態維護好。我們在開發地下資源時,對生態環境你說一點破壞都沒有,這也不現實,所以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重點就是要打造一個與生態資源和諧的示范礦區,這個我們必須得落實。構建和諧礦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更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要有標準、有規劃,圍繞環境生態化、設施配套化、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制定具體的建設標準和實施計劃。還要有硬件和軟件,硬件就是基礎設施的配套,軟件是人文環境的培養。
同時,對油田主要產能建設區域,繼續推進點、線、面“三結合”的集中治理,因地制宜、平整地貌,連湖蓄水,促進地面植被的恢復與生長;針對油田礦區比較分散的實際,有規劃、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義務植樹,進一步擴大綠化面積;堅持用大慶精神造福大慶人,充分調劑和利用現有資源,發動各單位自己動手搞會戰,促進油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大慶油田的“長壽秘方”
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生長,不僅靠著敢于跳入油田的王進喜們,更有敢于跳入“高科技泥漿”的伍曉林們
□記者 吳麗
45年,500倍。1963年至今,大慶油田的原油年產量由400萬噸增加到了20億噸。
這些數字對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伍曉林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過去的15年,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在實驗室,研發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術。
伍曉林為自己這種看上去單調的生活感到驕傲。“大慶油田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的采收率,就相當于中國多了一個玉門油田,增加5%,就相當于一個克拉瑪依。”他對《商務周刊》說。
大慶油田開發之初基本都是自噴井,業內稱為一次采油,采收率在10%—15%之間。后來采用注水的方法進行開采,即水驅采油,屬于二次采油,目前國內外二次采油的采收率一般在30%—35%,大慶油田通過細分開發油層將采收率進一步提高到了45%—50%。
然而,1980年代后的大慶油田開始進入高含水期,原油含水量達90%,這意味著開采出的一桶油只有十分之一是原油,開采難度不斷加大。從技術上講,這個時候只有采用注入聚合物的方法來提高采收率,即“三次采油”,像用洗衣粉清除衣物污垢一樣把巖石上的頑固石油“洗”下來。當時外界推算,大慶油田要實現“三次采油”起碼得在2010年,畢竟這種技術更迭需要很長的研發周期。
但大慶人讓業界吃了一驚。1996年,聚合物驅油工業化生產就在大慶薩爾圖油田實現。事實上,大慶油田早已經準備了。伍曉林介紹到,早在1960年代,大慶油田還處在自噴開采和注水開采的輝煌時期,就開始著手研究向地下注入化學聚合物進行“三采”的技術。“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這是大慶油田堅持的科技綱領。”在他看來,正是這一原則成就了今天大慶油田的高科技。
聚合物驅油提高了采收率10個百分點,但是伍曉林和他的同事們并不甘心。于是又有了“三元復合驅”。所謂“三元復合驅”,就是在聚合物驅油中再加上堿和表面活性劑,“讓衣服洗的更干凈”。“三元復合驅”比“聚合物驅”能再提高10%的采收率。
伍曉林是“三元復合驅”中最關鍵“一元”表面活性劑的發明者。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的誕生被稱作21世紀大慶油田新的“長壽秘方”,但在研發初期,該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表面活性劑只能從美國進口。伍曉林清楚地記得,1984年他在齊齊哈爾輕工學院就讀時,從美國進口1噸驅油用表面活性劑需要2萬多元,還要簽保密協議。
1994年,剛剛進入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伍曉林,就立志破解驅油表面活性劑國產化的難題,打破三元復合驅油工業化推廣的瓶頸。到2001年5月,經過4000多次實驗和2100多次修改,伍曉林終于破解了“密碼”,創立了強堿表面活性劑工業化生產合成路線,其產品的總體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
伍曉林沒有沾沾自喜,他又開始思考另一道難題。“雖然表面活性劑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應用到油田的三元復合驅油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可其強堿性對采油設備和油層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這個難題不解決,他始終覺得是塊心病。而要解決它,就必須實現表面活性劑的弱堿化。
伍曉林的這一想法多少有些異想天開。業內人士都認為,堿性越強驅油效果才越好,弱堿化表活劑研究在國際科技界一直是“禁區”,因為研發難度巨大,耗資更甚。然而,伍曉林和攻關組再一次創造了奇跡。由于積累了強堿表面活性劑研制的經驗,2003年到2004年一年時間里,他們就做出了弱堿化表面活性劑的小試產品、中試產品,2004年底,又在小井距南井組礦場試驗中取得了驅油效率比水驅明顯提高的重大突破。2006年底,試驗現場再傳喜訊,試驗區降水、增油效果顯著,中心井比水驅提高采收率達到了24.66%,且腐蝕性降低。2007年初,適合強堿和弱堿的烷基苯磺酸鹽類表面活性劑在國內首次實現工業化生產。
新型弱堿化表活劑產品的誕生,比二次采油技術提高采收率24%,大慶油田的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站在了世界同類技術的巔峰。2007年12月,大慶油田在人民大會堂領取了我國工業領域的綜合性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
記者了解到,大慶油田利用水驅方式開采原油,成本在每桶8美元左右,采用聚合物驅油方式的開采成本約為每桶15美元左右,使用三元復合驅油技術開采原油,成本上升到每桶25—30美元,但仍低于目前的國際油價。更重要的是,“三次采油技術”的應用,使大慶油田主力區塊的綜合采收率達到50%以上,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15個百分點。“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多采原油4000萬—5000萬噸,相等于我們大慶油田高產穩產一年。”伍曉林說。
過去幾年里,大慶油田應用自主研發的“三次采油技術”獲得了超過1億噸的新增產量。在一些開發較早的礦區,這項新技術讓許多停產的油井“煥發了青春”。現在的大慶油田,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采”基地,聚合物驅油連續7年年產超過1000萬噸,占油田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隨著“三元復合驅”工業應用面的不斷擴大,“三采”產量還將進一步擴大。
伍曉林表示,盡管大慶油田的可采儲量在減少,但是可采儲量是個變動的數字,隨著對地下認識程度的深入、開發技術的創新應用、開發手段的不斷豐富,大慶油田的采收率還會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面對全球石油資源緊張局面,大慶油田的先進技術也開始“走出去”。2005年,大慶油田技術隊伍開赴哈薩克斯坦肯基亞克巖上油田,應用“三次采油技術”,使這個幾乎被廢棄的油田迅速恢復了高產。
2009年6月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英國BP石油公司聯合中標伊拉克魯邁拉油田的作業權。魯邁拉油田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這也是伊拉克政府自2003年以來首次大型能源項目招標中唯一招標成功的油田。承擔中石油在伊作業的,就是來自大慶油田的技術隊伍。正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不久前在大慶所說的,大慶油田的勘探開發配套技術,不僅是油田新時期持續穩產的重要支撐,也已成為中國石油發展國際合作的一張“王牌”。
目前伍曉林正全力投入一項計劃在10年或者更長時間之后投入應用的石油開采技術研究。這項擬通過向地下巖層注入微生物以增強油藏活性的技術,被伍曉林團隊稱作“四次采油技術”,目標是將油田的采收率再提高10%。
微生物驅油技術尚處在研發階段,效果還不盡理想,但伍曉林信心滿滿地表示,“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攻關,它將有望成為油田開發后期的主要接替技術”。
伍曉林告訴記者,對于未來,他有個大膽的設想,即用生物工程將地底下剩余30%的原油以天然氣的形式開采出來。這聽上去有些天方夜譚,但對于大慶的科技人員來說,他們始終相信這樣的價值觀——資源有限,科技無限。
一群老人,一場會戰,一個時代
□ 記者 吳麗
公共墓地
在大慶市解放村的一個高崗上,分布著一片墳頭,很多墳前沒有墓碑。
這是當年大慶油田大會戰中犧牲者的安身之地。
“老隊長站在井架上環顧四周,看到了這片高崗,老隊長說,這里風水好,就這里了。”許萬明向《商務周刊》回憶說。
70歲的許萬明是甘肅武威人,1958年加入玉門油田貝烏5隊,1960年3月25日隨鐵人王進喜一起從玉門來大慶參加石油會戰,因在會戰中的英勇表現,被稱為“小老虎”。1998年退休后,一直居住在王進喜的“第二故鄉”——八百坰。他也一直稱呼王進喜為老隊長。
在王進喜的帶領下,大家用土在這片崗子上圍了一個大圓圈,里面就成了那些在會戰中犧牲同志的公共墓地。
許萬明所知道的4個犧牲者當中,有兩個是自己的好朋友,一個叫張啟剛,一個叫明鳳賢,不過更多的人都沒有留下名字。
許萬明老人手掌上有一道明顯的傷疤,是在大會戰時候留下的。1960年3月的一天,氣溫是零下40多攝氏度,許萬明爬上鉆井臺,由于鞋子沾上了泥漿,不僅打滑而且很快被凍結,無法行走的許萬明只能用雙手拔起雙腳。早已裸露出手指的手套已凝固成一個硬殼,無法用力,許萬明猛地一掙,手撞到了鉆桿,皮肉迸裂。“冷氣像鹽一樣把撕開的傷口絞得疼極了。” 他至今還記得這種疼痛的感覺。
在講起這道疤痕時許萬明的眼中蓄著淚水。他沒有用近在咫尺的紙巾擦去涕淚,而用雙手在臉上粗粗地搓了一把。
大慶石油大會戰就始于那一年。1959年的時候,王進喜進京參加勞模“群英會”,獲知松遼盆地發現了大油田,回到玉門后主動請纓,要求參加松遼石油大會戰。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到了最嚴重的時期,王進喜和許萬明的老家甘肅是重災區,但為了國家早日丟掉“貧油國”的帽子,從西北到東北,王進喜帶著許萬明等人出發了。
崢嶸歲月
這支隊伍叫1205鉆井隊,王進喜是隊長,全隊包括兩名炊事員在內共37人。1960年3月,許萬明和第一批32人從玉門坐火車先到蘭州,再到北京,最后抵達黑龍江省安達縣,也就是現在的大慶。
“當時下了火車,就兩條公路,啥也沒有。”許萬明還清晰地記得50年前“一窮二白”的場景。
來大慶前,許萬明不知道這里的情況,只知道發現了石油,全國石油戰線的精兵強將都來了。分配給1205隊的是“薩55井”,這口井就是大慶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
剛來的時候,鉆井設備和行李還在路上,無法開工。許萬明和戰友們沒有住處,就住在馬棚里。3月份的大慶很冷,他們晚上睡覺鋪的蓋的都是牲口草。干等著也不是辦法,他們問清井位在哪,就幾個人連走帶問地去找了,3個多小時才找到插著一面小紅旗的井位。
當時,由于會戰隊伍上得猛,大慶境內50多公里的鐵路線上,每個站臺都下人、卸貨,鐵道兩邊堆滿了各種鉆機、設備、器材、行李,由于缺少吊車和運輸設備,物資無法疏散。王進喜帶著有鉆機設備的隊伍趕到大慶時,鉆井心切的他帶領隊友用了三天三夜,硬是人拉肩扛,卸下60多噸的鉆機,又搬運到井場并安裝就位。而在玉門,這部鉆機搬家時,用了吊車、拖拉機各4部和10輛大型載重汽車。
井架豎起來了,沒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又帶領隊員拿臉盆端,楞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端來了開鉆必備的55噸水。鐵人帶領隊員打下的第一口井——“薩55井”,后來成為整個大慶油田歷時最長的一口自噴井。
因為一開始對大慶的地質條件不熟悉,作為隊長的王進喜打井時不敢離開,隨時觀察進度,為以后鉆井積累經驗。他晚上睡值班房,白天困了就在鉆井旁打個盹,5天5夜沒有回住處。
第一口井打完,“鐵人”的稱號也就傳開了。而王進喜日后最為人稱道的事跡,則在其“奮不顧身壓井噴”的故事。鉆井隊打第二口井時,鉆至700米淺氣層,突然發生井噴,氣水流裹著泥漿沖天而起,如果不及時制止,就可能井毀人亡。壓井需要重晶石粉,可當時井上沒有,王進喜當機立斷,決定加水泥來提高泥漿比重,水泥加進去就沉了底,不能有效與泥漿融合,王進喜縱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隊里還有7人也跟著跳進泥漿池,其中就有許萬明。
許萬明回憶說,浸過水泥泥漿的身體像被燒了一樣疼,“我們年輕一些的好一點,隊長當時左腿剛剛被砸傷,上來后傷口血肉模糊,身上、臉上、手上也被泥漿中的化學藥劑燒出了血泡”。
“我還欠隊長30元錢”
在許萬明看來,王進喜什么都要比別人更“濃烈”——脾氣更急、性子更直、更樂觀、更豪爽、更堅韌
“隊長腦子活,適合當領導,但他也脾氣火暴,急性子,凡事總要爭個第一。”許萬明說。
當了大隊長以后的王進喜,管事多,交往面大,開會下井隊了解情況得記筆記,有些字不會寫,王進喜就拜機關干部為師,邊學認字、邊學知識、邊學毛澤東著作。
王進喜也喜歡和自己一樣不要命的人。1960年11月,王進喜帶領工人在解放村附近打井,開鉆得需要水,許萬明一看水池子里結了一層冰,情急之下就踏上冰面,用腳把冰踹碎。王進喜看到后表揚說:“你真是個小老虎。”
王進喜還是個“發明家”,他有很多打破陳規的“原創”。比如看到每次鉆井搬家都要把井架放倒、設備肢解,運到地方再重新組裝,他便不乏天真地幻想:“如果有直升機把井架井臺連鍋端,放到新的井位上多帶勁。”周圍人一笑而過,鐵人卻和技術人員開始了反復論證,最終他利用12臺拖拉機的牽引力實現了井架的“整體搬家”,這種方式到現在還在沿用。
除了工作以外,王進喜有個愛好就是聽秦腔。許萬明至今記得當時有一臺留聲機,是王進喜的寶貝,也是1205隊唯一的娛樂工具。利用吃飯短暫的閑暇,王進喜會叫上大伙一起欣賞地道的秦腔。后來王進喜把留聲機送給了許萬明。
“這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它裝滿了我和老隊長的珍貴回憶,承載了我和老隊長的深情厚誼。”許萬明說。留聲機陪伴了許萬明幾十年。2002年,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征集鐵人生前文物,許萬明想到了留聲機,雖有萬般不舍,但他仍然捐獻了出來,“只愿隊長在安詳寧謐的天堂,能有動聽的秦腔伴隨”。
許萬明老人心里一直有個遺憾,他始終沒忘自己還欠隊長30元錢。提起這件事,許萬明異常激動,他努力地控制著自己的情緒:“這不是多少錢的事,而是我欠了隊長一輩子的情。”
1960年6月的一天上午,許萬明接到電報:父親去世速歸。王進喜知道后立刻借給許萬明30元,讓許把父親的后事辦得圓滿點。
許萬明一直惦記著早點把錢還給隊長,他月月省吃儉用,一分一毛的攢,到年底,終于攢夠了30元錢。他找到隊長還錢,但隊長說什么也不要。
“幾十年過去了,回想起與隊長在一起工作、生活的那些年,老隊長給了我們許多教誨、幫助,隊長當年的音容笑貌、工作場面,就像過電影一樣。”許萬明說。
從帳篷到樓房
許萬明親眼目睹了大慶50年的巨變,其中最讓他感慨的,是這片曾經遍地葦塘、人跡罕至的荒原如今已是高樓林立。當年來大慶參加石油會戰時,一頂帳篷里要住幾十個人,牛棚、馬廄是辦公室,夏季時晴天又悶又熱,雨天又濕又潮,冬天冷得沒有辦法,他們就在地下挖坑,上面橫些木頭,再鋪上草,培上土,這就叫地窨子。30多人住在沒有窗戶的地窨子里,空氣混濁,這地窨子他們一住就是6年。
許萬明剛結婚那會兒,住的也是大帳篷。十幾家住在一頂帳篷里,擋上一個簾就是一家。“那時條件雖然十分艱苦,但大家一心想拿下大油田,也就不覺得苦了。”許萬明說。
后來總算有了泥坯房住,但冬天零下40多度,只能在房中生個土爐子,再接上一根10多米長的輸油管導熱取暖,工友們晚上就睡在管子旁邊。由于沒有足夠的柴火,只能燒原油。“早上起來,所有人的臉都被熏黑了,就看見兩只眼睛咕嚕咕嚕在動。”許萬明大聲地笑了出來,他很樂意被老百姓稱為“油鬼子”。
許萬明對1985年入冬時節的記憶尤其清晰。那一年他們一家住進了新建的家屬樓。
許萬明結婚后在大慶安家,前后共搬了6次家。最后一次搬家是1989年的冬天,從解放村的平房搬到八百坰6區的新樓,住房面積60多平方米。小區里配套設施齊全,有休閑廣場,寬敞明亮的道路。許萬明很滿足,“這么好的條件,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從帳篷、干打壘、土坯房到現在的樓房,許萬明都用相機一一記錄下來。每當老人翻看老照片時總會提醒兒女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工作。如今,許萬明的4個兒女早已成家立業,都在油田工作。
新鐵人王啟民
采訪約在下午2點,記者提前就來到王啟民的辦公室,沒想到他更早就到了。
在講他的故事時,王啟民總是習慣性的找到用過的打印紙,在背面勾勒大慶油田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史。他說:“我的故事就是油。”用他妻子的話說,“他姓油,是個油癡”。
“只要有油,我姓啥都行。”王啟民笑著對《商務周刊》說。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出油的那天,是王啟民22歲的生日。10年之后,在人民大會堂,毛澤東握著鐵人王進喜的手說:“你身體結實,真像個鐵人!”又過了28年,也就是1997年,還是在人民大會堂,江澤民握著王啟民的手說:“大慶有了第二代鐵人,就是你,你是科技戰線的鐵人,是新時期的鐵人!”
1961年,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的王啟民懷著一腔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熱血,來到“荒原一片篝火紅”的大慶會戰工地,開始了一輩子的攀登。
那時的大慶正處于極端艱難的創業時期。外國專家斷言,像大慶含蠟這么高的油田,中國人根本沒能力開發。剛剛分到油田地質指揮所的王啟民很不服氣,在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鋼鐵誓言的激勵下,他和所里幾個同事寫下了一副氣勢豪邁的對聯:“莫看毛頭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橫批為“闖將在此”。他們還特意將“闖”字中的“馬”字寫得大大的,突破了門框。
回想起當年的少年大志,王啟民依舊激情滿懷:“我們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中國自己的油田開發之路。”
王啟民在中國石油界是一位備受推崇的人物。大慶油田連續27年高產穩產5000萬噸,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功不可沒。在大慶油田的48年里,王啟民先后主持了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和組織了4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九五’中國十大科技獎”、“國家科技成果特等獎”等19項獎勵。這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是驚人的。僅“表外儲層”開發研究成果,就相當于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按2億噸的可采儲量計算,價值達2000多億元。
“王啟民代表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在王啟民看來,王啟民這個名字很多時候其實是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的縮影,自己“只是工作時間長點兒,參與項目多點兒,名字就熟了點兒,沾光了”。
作為一位73歲的老人,已經退休的王啟民仍擔任大慶油田副總地質師的職務。按說他指導一下把把關就可以了,可是王啟民做不到,科研搞了一輩子,也嚴謹了一輩子。“只要油田還有需要我的工作,我就一如既往。”王啟民說。
在王啟民看來,大慶油田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不斷的創新,每一個階段都要有突破。“這個階段在開發的過程中,就要認識下一個階段的矛盾,階段之間要銜接好。”王啟民說。
王進喜奮不顧身跳入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漿的故事,是人們關于“鐵人”最深刻的印象。而作為新時期的鐵人,王啟民對鐵人精神的理解則也在與時俱進。“老鐵人是艱苦創業,我們科技工作者是要艱苦創新。”他說,“新時期我們不再需要體力上的‘跳泥漿池’,我們要靠科技、靠智慧,應該跳的是‘高科技泥漿’。”王啟民用略帶浙江湖州的家鄉口音笑著說,“現在誰還跳泥漿池,誰就是狗熊!”
對于大慶油田提出的百年油田戰略,外界存在各種質疑。但73歲的王啟民雄心勃勃:“大慶的資源是有限的,但科技進步的力量是無限的,以我們目前的技術和資源儲備,百年大慶絕不是夢想。”
不褪色的紅旗
□記者 吳麗
在廣闊的松遼平原上,活躍著這樣一支石油鉆井隊伍。他們建隊56年,累計向國家交井1848口,總進尺228萬米,相當于鉆透了257座珠穆朗瑪峰。
他們永遠站在中國石油鉆井行業的前列——1960年代年鉆井進尺破10萬米,超過美國和俄羅斯的王牌鉆井隊,1980年代成為全國第一個鉆井總進尺突破百萬米、交井上千口的井隊,2006年打出了第一口水平段取芯井,取芯長度336米,創中國油田歷史新紀錄;
他們提倡“綠色鉆井”,每到一處打井,都要鋪上防滲布,建上排污池,有效保護地表,改變了“打完一口井,三年不長草”的“老慣例”;
他們打出的油井,連續42年保持了無不合格紀錄,安全工作實現“零事故、零損失、零傷亡”;
他們就是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鐵人王進喜生前帶過的隊伍,被譽為“鋼鐵鉆井隊”,中國工業一面不倒的旗幟。
記者來到1205隊鉆井現場,遠遠就看到一座巨大的井架,橫梁上懸掛的鮮紅旗幟映襯在藍天下顯得格外醒目——鋼鐵1205隊。
在鉆井隊的駐地中央,立有一塊不銹鋼宣傳牌,10個紅色大字在陽光下耀眼奪目:“熔入一塊鐵,鍛出特種鋼。”
時間流淌了56年,打井設備已經從“手動擋”變成了“自動擋”,不過不管如何變化,“鐵人”從沒有離開過這支隊伍。
像“鐵人”一樣戰斗
1205隊的隊長已經傳了19任,黨支部書記傳了28任。現任隊長是胡志強,和他搭班子的書記是王志發,他臥室的墻上掛著“鐵人”王進喜的照片。
“皮膚黝黑,滿臉憨厚”,這是胡志強給大多數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胡志強習慣把“鐵人”老隊長的拼搏和奮斗總結為第一次創業,而把現在1205隊的工作看作是二次創業。
“第一次創業,‘鐵人’是向自然挑戰;第二次創業,沒有先進的技術,沒有良好的素質,就無法在鉆井競爭中迎接挑戰。”胡志強對《商務周刊》說。
在1205隊駐地的宣傳欄里,有一張人們熟知的照片,王進喜穿著棉襖、帶著腿傷奮勇跳入泥漿池,下方寫著兩行大字:“用鐵人的思想建隊,用鐵人的品德鑄魂”。
47年后的2007年8月,1205鉆井隊重現了當年的那個場景。在采油五廠一口井的施工中,由于含砂量過大,泥漿罐沉砂1米多深,黏稠的石粉和細砂混合在一起,一旦在罐口處凝固,極易造成井塌、井漏、卡鉆等嚴重事故。這個時候,隊員明建軍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泥漿罐中。在他的帶動下,僅用3個小時就完成了清理任務。
“鐵人”的節約精神,也依然在今天的1205隊很好的繼承著。“丁小摳”,是1205隊丁輝的綽號。作為1205隊成本節余小組組長,他負責物資管理,隊上誰想領個工具、螺絲,都得先經過他。丁輝發工具有個特點,就是論個發。井上一般用36個螺絲,他就給井上發36個,多一個都不給。平時沒事的時候,丁輝愛在井場上轉悠,看到廢舊的螺絲、螺栓和棕繩,他就撿回來修好了留著再用。
“四變四不變”,是1205鉆井隊給自己立下的規矩:形勢任務變了,“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政治責任感不變;技術裝備變了,“人拉肩扛”的艱苦創業本色不變;管理模式變了,“服從命令、步調一致”的軍事化作風不變;生產環境變了,克服困難的勁頭不變。
“在我們1205隊每一任扛旗人的心里,都有兩把責任的尺子,一把叫‘本色’,量一量優良傳統丟沒丟;一把叫‘成長’,量一量為隊旗增添了多少光彩。”胡志強說。
目前1205鉆井隊70名職工的平均年齡29歲,他們大都有大專以上文憑,還有20人有本科學歷。這些80后的大學生能踏踏實實做鉆井工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29歲的趙明濤,是2003年大學畢業后來到1205隊的。進隊時是三伏天,穿一身工裝,不干活都是一身汗,他長了滿身的痱子,奇癢無比,好容易睡著,還要半夜爬起來上零點的班。趙明濤內心有些動搖。不過兩件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一次井臺大拆搬,正趕上下大雨,在泥濘的井場上,隊友們拖著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重的繩套,冒著大雨爬上爬下掛拖車,吊設備。
趙明濤向《商務周刊》回憶當時的震撼:“1205隊個個都是鐵錚錚的漢子,能在這樣的團隊,再苦再累也值得!”
沒過幾天,趙明濤生病了,隊長、書記都過來照顧他。正是這種家的氛圍讓趙明濤留了下來。艱苦的鉆井生涯讓許多年輕人和趙明濤一樣,煉成了剛毅的性格。
讓“鐵人”走得更遠
讓1205隊走出去,這不僅是“鐵人”等老一代石油人的期望,也是現代大慶人的愿望。
1205鉆井隊的裝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2000年以來,1205鉆井隊實現了從ZJ15到ZJ30DB鉆機的四次轉型,首創ZJ15/900DB鉆機打出井底水平位移532米的叢式定向井新紀錄。
2006年8月,1205鉆井隊承擔了大慶油田第一口長水平段取芯井施工任務,這口井水平段長497米,取芯段總長336米。在水平段里連續長井段取芯被同行稱為地下“穿針引線”,為攻克難關,1205鉆井隊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嚴密組織施工。為使井眼軌跡不偏離設計,從660米開始,每打一個單根,就對井眼軌跡進行一次計算、預測,雖然工作量相當于普通井的27倍,但他們仍然堅持標準施工,保證道道工序環環相扣,提前20天完成施工任務,取得了總收獲率99.1%的高指標。這不僅填補了大慶油田水平井長井段取芯的空白,而且取芯長度創出了全國紀錄,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1205鉆井隊也開始引入先進管理,在各個方面與國際接軌。1205鉆井隊建立了ISO9002質量體系和HSE管理標準,加強施工全過程控制。他們借鑒國際安全管理STOP卡隱患識別系統,建立了“安全隱患識別體系”,進一步強化全員安全意識,要求職工對身邊容易忽視的不安全因素,隨時記錄在卡片上,提出相應預防措施,隊里根據收集整理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措施及時進行整改。對發現安全隱患的職工,進行表揚和獎勵,樹立人人講安全、人人監督安全的意識,實現了“零事故、零損失、零傷亡”。2003年,1205鉆井隊通過了HSE和IADC認證,拿到了進軍國際鉆井市場的“通行證”,2004年,他們又被評為“綠色作業示范隊”。
2005年3月10日,1205鉆井隊34名職工走進了油田高級人才培訓中心的學堂,進行為期4個月的封閉培訓,他們全部取得了赴海外施工的語言資格證等資質證書。其中有5人以600分的優秀成績,通過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舉行的托福考試。項目經理、工程師等關鍵崗位人員都能用英語熟練交流,職工人人都能用英語對話。2006年,“鐵人隊”打入了蘇丹市場,實現了鐵人“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