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趨于飽和后,蘇寧正在嘗試用新的營銷策略來提升利潤。
文|CBN記者 石磊
高鈺航從沒想過,靠賣惠而浦空調也能讓她每月賺到七八千塊。
身為蘇寧電器(002024.SZ)北京市廣外大街店正式編制的促銷員,她站在一群來自不同空調品牌的廠商促銷員中顯得底氣十足—惠而浦空調不僅占據了空調樓層最中心的展位,還在店里最顯眼的位置拉出橫幅廣告,價格也頗具優勢。
“今年五六月份的旺季時,最好的業績是周末一天就賣出十幾臺。”高鈺航剛從該店的數碼部調過來。對于第一年進蘇寧銷售的空調品牌來說,這樣的銷量過去還從未有過。
蘇寧的一位空調安裝工人也同樣感到意外。旺季時,他一天要安裝二十多臺,常常到了晚上連中午飯還沒顧上吃,其中大約有十五六臺是惠而浦空調。
根據GFK旗下中怡康的統計數據,在短短的一年里,惠而浦在一線城市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外資空調品牌中的第一名;在全國范圍內,銷量也僅次于松下、三菱電機。
而這個空調品牌此前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消失了10年。惠而浦,這家全球最大的白電供應商,自1995年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后,發展一直不大順利,經歷了幾次合資失敗、關閉部分工廠后,它在中國只剩下洗衣機業務,還被海爾、小天鵝等國產品牌遠遠甩在后面。
蘇寧卻把它擺上了臺面。2008年3月19日,惠而浦與蘇寧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議—蘇寧擁有其所有新品的首發權、獨銷權和獨家代理權。
根據蘇寧與惠而浦簽署的獨家合作協議,由蘇寧在國內獨家引進惠而浦空調,在其門店中銷售,惠而浦除了輸出品牌和質量管理外,營銷方面的任何問題均不再承擔,但是它給了蘇寧最大的進價折扣。
蘇寧電器營銷總部執行副總裁王哲對《第一財經周刊》透露,經銷惠而浦比代銷其他空調品牌的利潤率高出30%。
負責與品牌商談判的王哲變得越來越忙碌。在過去的一年半中,蘇寧繼惠而浦空調之后,又談下了惠而浦熱水器、伊萊克斯洗衣機、日立平板電視的包銷定制協議,并與聯想、惠普及森海塞爾簽訂了直銷合同。據接近蘇寧談判小組的一位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周刊》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與一家日本知名的電器公司進行包銷定制的談判。
向來力求穩健的蘇寧,從未像現在這樣密集地與品牌尋求合作,目的只有一個—要搶在國美之前占領這個利潤更高的渠道市場。
誰都知道這是塊肥肉,它卻不容易吃到嘴。
包銷定制是國外家電連鎖常用的一種提升利潤率的銷售模式。由于是獨家買斷銷售,可以有效地避開同行之間慘烈的價格戰,提升毛利。而目前中國家電連鎖普遍實行的代理銷售模式,主要依靠收取入場費、促銷費和銷售返點盈利。
但與這些好處相伴的是更高的風險,包銷即買斷,資金占用率高,對人員素質、信息系統、供應鏈和銷量預估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目前,家電連鎖店在一線城市已趨于飽和。經歷了快速擴張過程,蘇寧和國美的坪效(即每平方米銷售額)—該行業最重要的衡量門店效益的指標—都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
盡管蘇寧從2006年就開始認真思考包銷定制的事情,但卻不敢輕易出擊。
“別人是有三分把握就去做,蘇寧的風格是恰恰相反,一定要有七分把握才去做,所以我們等了幾年,等到人員經驗、素質跟上來,等到SAP的商業智能模塊在蘇寧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之后,才開始從最擅長的空調部門做嘗試。”王哲說。
在百思買,經營自有品牌以獲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率,早就是已獲證明的成功方案。所以,蘇寧在設立各個家電事業部之初,就在內部規劃了相應崗位—讓他們緊盯行業產品信息,必要時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向供應商定制采購的內容。
但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這些崗位上的人員還沒來得及積累足夠的定制采購經驗,就隨著公司的發展被提升到其他崗位。同時,進行定制采購銷售還需要非常精確的銷售數據作為基礎,當時的蘇寧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從銷售惠而浦空調開始,蘇寧才真正意義走上包銷定制這條路。
一位曾在大中電器供職的高級主管對《第一財經周刊》透露,目前的幾家電器連鎖賣場中,信息化做得最出色的就是蘇寧,相比之下,大中電器則顯得比較原始—在其營業額最高的北京中塔店,每次促銷季過后,都要從其他店面調入財務人員連夜加班,用人力點鈔、統計銷售數據。
“風險總是跟收益成正比的。”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向《第一財經周刊》強調。
眼下也正是蘇寧進攻的最佳時機。
在一個雙寡頭的市場里,一方的犯錯就等于為另一方創造機會。在老對手國美電器總裁黃光裕出事后,國美明顯放慢了擴張的腳步,蘇寧也確實抓住了機會。
蘇寧電器的2009年上半年報顯示,1月至6月,其總營收達273.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6%,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4.89%。而國美電器的表現則繼續下行,上半年報顯示其總營收為204.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73%,凈利潤同比下降49.57%。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在總結蘇寧的業績增長時,將部分原因歸結為戰略合作與營銷等方面的創新。
上述三個目前已經跟蘇寧達成獨家包銷協議的電器商,都不是在中國最成功的品牌。不管是在中國市場上經營得十分成功的夏普、索尼、松下、西門子,還是本土強勢的海爾、美的和TCL等公司,都不在包銷定制的行列中。而跟蘇寧達成類似協議的品牌,往往是那些世界知名、但在中國市場拓展不夠充分的公司。
“它們在中國不是產品質量有問題,也不是設計、研發能力的問題,而是典型的營銷能力不足,”王哲總結,“蘇寧永遠不會涉足制造業,但是在了解消費者需求和營銷上,蘇寧更專業,所以跟惠而浦的合作才能獲得成功。”
蘇寧看得很清楚,強勢品牌不會走包銷路線。多年來,家電供應商與銷售商經形成了一種博弈的利益格局,國美蘇寧想增加一個點,就意味著供應商要少一個點。像夏普、索尼、西門子等強勢的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營銷體系已經很成熟,營銷能力并不比蘇寧弱,它們都不可能放棄對渠道的控制權,將更多的利潤交給蘇寧。
而本土的家電巨頭,營銷能力往往更是其核心的競爭力之一,它們對中國市場的把握更是高于蘇寧,渠道控制力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也不是蘇寧包銷的對象。這些品牌經常在國美和蘇寧兩家寡頭之間玩平衡—同時進駐、同時銷售,讓二者互相制約。而在國美蘇寧這樣的連鎖渠道之外,它們甚至還有各自的專賣店渠道、百貨商場渠道。
蘇寧打算在未來三到五年內,要把“包銷定制機型”占總銷售額的比例從目前的近10%提升到20%以上。“這部分利潤率雖高,但不是無限增長的。”王哲說。
盡管發展空間有限,但類似惠而浦空調的這種驚人增長,還是多少對其他空調品牌的利益形成了沖擊。能帶來高利潤的包銷產品更受門店重視,也占用了店內最優質的資源。
蘇寧暫時還沒有刻意去平衡與其他供應商的關系。王哲認為,蘇寧既然不是這些品牌唯一的銷售渠道,它們自然也沒權干涉蘇寧的做法。
以惠而浦空調為例,蘇寧廣外店店長郝永利對《第一財經周刊》解釋說,展臺位置并不是空調銷售最核心的要素,“其他品牌的空調商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加大促銷力度的辦法,與蘇寧的包銷品牌競爭。”在定價上,惠而浦空調盡管低于其他外資品牌,但仍比國產品牌要貴些。“賣場本身就是蘇寧所有,蘇寧怎么安排是自己的事情。”
但這就意味著,非定制品牌要花更大的力度才能抵消蘇寧包銷品牌帶來的競爭壓力。隨著包銷品種越來越豐富,這種矛盾也就越明顯,如何平衡和處理這種微妙的關系,將是對蘇寧的一種考驗。
除了整個品牌在某個品類上的包銷定制外,蘇寧還有一種專門針對某個品牌某一機型包銷定制的方法。比如,TCL液晶電視M9系列的L46M9FR型號,在國內的銷售只通過蘇寧。但在此方向上,蘇寧并無太多優勢,國美也有類似的合作。
在備戰今年十?一國慶暨中秋黃金周的過程中,當蘇寧總部把銷售任務下發到各地分公司時,有分公司總經理像往常一樣詢問:“這次促銷是要規模還是要利潤?”
“兩個都要!”王哲說,家電連鎖沒有規模就不能存活,但是有利潤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