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華
2009年8月,金風科技在北京的工廠,完成了國際流行的2.5兆瓦風電機組樣機生產,并在北京官廳水庫風場試裝。其更先進的3兆瓦機組,也將在2010年完成。
金風科技200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38.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15%,實現營業利潤6.6億元,增長241.29%,實現凈利潤5.6億元,增長246.71%。這已是其金風科技連續9年業績超過100%增長。
在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汽3大巨頭引領下,國產風電設備在2009年上半年仍然搶占了國內六成以上的市場。他們的對手包括西班牙Gamesa、丹麥Vestas、美國GE等世界風電設備巨頭。
華銳風電在2009年第一次超越金風科技,成為國產風電設備領袖。不過在外憂內患的局面里,金風科技卻仍被市場認定為國產風電設備的希望,這不僅是源于其十多年來的領袖地位,更是其技術積累,以及最完善的研發、維護體系。
[小標題一]起于地利
在國內風起云涌的項目中,最具備風場建設條件的,為兩條地帶,即西北風帶和東南沿海風帶。國內第一家大規模的風電場,便產生在西北風帶的新疆達坂城。這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風電場。
金風科技便是因達坂城風電場的虧損而生。于午銘時任新疆風能公司總經理,連年的虧損讓他意識到必須向風電產業鏈上游進發,這便是金風科技誕生的緣由。
金風科技現任董事長武鋼,最早便是從達坂城風電場場長做起的。他知道,對風電場而言,需要的不是最新的科技,而是最耐用的設備。達坂城風電場在此方面曾有慘痛教訓。51臺由荷蘭政府貸款的早期機組,因運轉過程中損壞,生廠商又已支零破碎,無人接手維修,長達10年不能運營。
武鋼因此形成的經營理念,便是抓住最關鍵的瓶頸技術,在提供設備的同時,還提供風電場的日常運營服務。
金風科技對風電場的安裝、調試、后期維護比同行更為重視。2008年,僅維護業務就為其貢獻了10%的利潤。
經過多年融合,金風科技產業鏈成為國內風電設備廠商中最為成熟的。
[小標題二]興于天時
多年的積累,金風科技已具備了崛起的前提條件,并最終在2002年,及時趕上了清潔能源建設的大潮。國內風電裝機容量2002年底僅為45萬千瓦,在此之后,年均增長達70%以上。
風能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優點是可再生、無污染且儲量大。全世界風能總量約1300億千瓦,中國約占16億千瓦,全國可開發風能約3億千瓦。而1兆瓦的風電裝機,一年可減排2000噸二氧化碳、10噸二氧化硫、6噸二氧化氮。
正是因此優勢,全球風電投入愈發高漲。2008年全球此項投入約514億美元,新增發電量達到了創記錄的27000兆瓦。美國是最熱心的國家之一,全年新發電能力的40%為風能,達到8000兆瓦,成為世界領先的風能發電國家。
風電在中國同樣是投資熱門。至2008年底,全國總裝機容量1217萬千瓦,其中2008年即新增614萬千瓦。2009年上半年,我國風電發電126億千瓦時,占同期全國發電量的1%,以每戶每年平均用電約1500千瓦時計算,可滿足近千萬戶城鎮居民需求。
金風科技領軍的國內風電設備生產商,在2004年開始逐漸翻身,趕上并超過了國外廠商。金風科技在2006年更是獨領風騷,成為國內市場第一品牌,占有率超過30%,把華銳等遠遠拋在身后。
其后的2007年、2008年,金風科技繼續保持著這種優勢。2008年,其成功并購德國VENSYS能源股份公司,該公司擁有直驅技術風力發電機技術。金風科技也因此獲得更強的核心技術能力。
但市場的狂熱,把國內風電設備廠商也吹暈了。至2009年,國內同類制造商已經超過70家,產能遠遠超過市場容量。對這種局面,武鋼認為,危機不會影響到實力最強的,好產品永遠會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