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歷過新舊兩個中國的變遷,從私營公司到公私合營、再到股份制,幾乎所有的經濟所有制形式他都身體力行過。他是中信的創始人和董事之一,改革開放后,又對民營企業關注甚多。創立的民生銀行為中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造提供了實驗借鑒。
經叔平簡歷
1918年7月生,浙江上虞人,民建成員,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1939 年至1942年任上海新中實業廠副經理。1942年至1957年任上海華明煙廠副經理、經理,上海華成煙廠經理,上海卷煙工業同業公會主委,民建上海市委秘書長,上海市工商聯副秘書長,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1957年至1979年任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常委。1979年后歷任中信房地產部總經理,中信副總經理,國家外資企業管理委員會特邀顧問,對外經濟貿易部特邀顧問,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信常務董事,中國國際經濟咨詢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1993年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執委會主席,1996年任民生銀行董事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9月當選為臺灣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第六至八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首提政府建賬制,60歲與榮毅仁組建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78歲創建中國首家非公有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主導推動“私產入憲”,經叔平這個名字在中國改革開放和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特別的代表意義—“破冰者”、“中國民營經濟的形象代言人”、“當代中國商業精神教父”,都是對他最好的注解。作為一個見證了新舊兩個中國的工商巨子,他以自己的睿智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報國引進技術設備
經叔平出生在上海,最初的人生理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他決定棄文從商,走實業救國之路。
經叔平先后在上海多家公司任職,積累了豐富的商業經驗。1952年,全國各地相繼組建工商聯,出任上海市工商聯副秘書長的經叔平分管稅收募債,他建議在上海推行建賬工作,后被全國工商聯推廣。
但是,同榮毅仁等“紅色資本家”一樣,經叔平在解放初期以及“文革”時期沉寂多年,直到改革開放的到來,他的超前思維終于得到了用武之地。
1979年,經叔平與榮毅仁搭檔,擔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房地產部總經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他熟悉國際貿易、國際法律和國際會計,而中信當時的重點工作是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由此,經叔平參與起草了中信的章程、機構設制、管理辦法、業務計劃等,為改革開放初期的國家融投資立下汗馬功勞。
不持股份的董事長
1993年11月,經叔平當選為全國工商聯主席,成為繼陳叔通、胡子昂、榮毅仁之后的第4位主席。僅僅一個月后,在當選后的第一次大會上,經叔平就在發言中提到:“大家認為‘借貸無門’是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很重要的問題,我愿意與大家一起做幾件事情,可以辦一家銀行,著重幫助民營企業融資。”
當年12月30日,經叔平以個人的名義,給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朱镕基寫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由全國工商聯牽頭,辦一家以民營企業投資為主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因為要把一個大的銀行進行改革以支持民營企業動作大,從一個小的銀行開始,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如果行,說明這條路可以走;如果不行,一家小銀行影響也不大。
經叔平的信在兩天后得到批復,朱镕基的意見是請人民銀行予以考慮。
在這之后,全國工商聯動用了上上下下各種關系,奔波于有關部門之間,主要工作就是“說服解釋”,重點要說清楚“為什么要以民營企業投資為主”、“為什么不能讓國家做大股東”。
1995年5月,全國工商聯終于得到了央行頒發的許可證。1995年6月,中國民生銀行籌備組成立。次年1月,民生銀行掛牌運作,78歲的經叔平擔任董事長。民生銀行成立之初,經叔平本人不持股,但出于對經叔平的高度信任,所有股東都拿出30%的投票權交由經叔平行使。民生銀行成立伊始,經叔平主持的董事會確立了較好的公司治理架構。
2000年12月,他借民生銀行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的時機,進一步完善其治理機制。民生銀行在上市過程中,又有推出超前舉措—聘請外部董事,而半年后證監會才發布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此后,中國銀行業掀起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熱潮,都是沿著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股權多元化、重組上市、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這一思路推行的,證明了經叔平的前瞻性。
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劉永好在給經叔平的祭文中說:“作為他的助手、學生、晚輩,在他身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得到了很多幫助。15年來,我的企業從一個普通的、來自西部的農村小企業,成長為有一定規模的大集團,事業能得到發展,思想有提升,都是經老的教誨。”
“私產入憲”推動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三資”企業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不容忽略的作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希望全國工商聯肩負起非公有制經濟協調發展的工作,并確定其為中國的民間商會。
1998年春天,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全國工商聯將題為《關于健全財產法律制度,依法保護各類財產的合法權益》的提案作為第一號團體提案遞交全國政協。這份最早關于“私產入憲”的提案被譽為“開共和國歷史先河”。
時隔四年,1992年的全國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全國工商聯又提出了關于保護私有財產的一號提案,并提出修改憲法的具體建議。次年全國政協會議,私產入憲提案被再次提交,并終于得到積極回應。年中,中央成立修憲領導小組。2004年3月14日,全國人大十屆二次會議最終通過憲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被寫入憲法。從此,我國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從一般民事權利上升到憲法權利,開始受到國家根本大法的認可與保護。
“ 私產入憲”的確立對以后系列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提供新依據,此后全國工商聯參加了《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起草。與商務部、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共同制定有關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文件。在《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反壟斷法》等法律的起草、修訂過程中,提出了必須平等保護私有財產權和加快實現各類企業公平稅負等重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