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學會“享受”危機的痛楚
文/本刊記者 陳小莫
不久前,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在一次經濟形勢報告會上,就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講解。
吳老的“期待”
在講到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難以獨善其身時,吳敬璉認為:“不僅是外面這個病造成了經濟環境上的問題,還要看看我們自己的金融體系是不是也有病,現在越看越有問題,所以美國金融危機才會給我們造成這么大的沖擊。這個沖擊不能小視,不能說只要美國穩住了,我們就沒事了。經濟體系生病的根源是經濟發展方式!
吳敬璉先生還指出:我國在1995年就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十一五”又提了這個問題,黨的十七大重申了這個問題,用了另外一個提法,經濟發展方式。國內對這個問題執行得好的地方,這次受危機的沖擊就小,執行得差的地方,受沖擊就很大。吳敬璉還用他所熟悉的昆山市由于轉型早,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2.85萬多家企業真正關閉的僅有幾家,截止2008年9月底,全市財政收入超過了2007年全年,預計全年將超過250億元。吳敬璉先生頗有感觸地說:“面壁十年圖破壁”,我們對經濟增長方式的10年求索到該收獲的時候,大危機之下的大機遇讓我們有信心去期待中國經濟的一次華麗轉身。
吳敬璉先生熱切期待我國經濟能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在勇敢應對外來沖擊的同時也大膽地看到自身問題,并且能通過應對危機的種種辦法落實,實現前所未有的華麗轉身。
吳敬璉先生的這個期待有多大現實意義呢?
也許人們會想危機沖擊來得如此兇猛,至今還在蔓延,望不到轉暖的時日,保增長難度之大令人焦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何談起。其實吳敬璉先生的期待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出現,頗具經濟學家眼光和思辨哲理。
一個國家有如一個人,人生了一場大病治愈之后,在重新獲得健康的同時,也比生病前增長了許多防病治病的常識和知識,甚至改變以往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違反科學的生活規律等等。人的這種變化是由疾病帶來的痛苦,甚至對生命產生威脅逼迫所致,是沒有生病經歷時求索不到的。全球金融危機百年不遇。我國經濟也從來未經歷過如此強勁持續大范圍的沖擊,付出的代價之沉重,可吸取的教訓之深遠,同樣前所未有。危機中求生存,危機中求轉變,是意志堅強的人,有信心民族的國家必然的理性選擇。經歷了去年初春南方發生的冰雪災害,經歷了四川汶川地震,在戰勝這兩次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災害之后的重建,展現在全國乃至于世界人民面前的精神風貌,已經出現新變化和新發展,也足以說明吳敬璉所期待的,也是我國決策層倡導長達十年之久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可能在戰勝世界金融危機中實現,使期待變為現實。
然而,宏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必須以微觀經濟實體的生產經營方式變化為基礎。這正是需要強調的,我們不僅在經濟正常發展中提倡發展循環經濟,在遇到金融危機沖擊時也還要發展循環經濟。金融危機終歸是要過去的,而可持續發展是長久的。
西班牙是個榜樣
2009年1月27日至2月3日,溫家寶總理出訪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和歐盟總部,并出席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年會。他本人和國內外媒體都把溫總理此行稱之為歐洲的“信心之旅”。
1月30日溫總理在馬德里同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舉行會談,雙方就兩國合作交流廣泛交換了意見,表示將在六個方面作出努力,其中的第四個方面是:加強科技合作,探討可再生能源、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等領域的聯合研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溫總理此次歐洲之行是“信心之旅”,各項活動的主線是向人們展示中國是如何充滿信心地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向歐洲乃至世界傳達一個有信心戰勝金融危機的中國?墒,細心的人們注意到在溫總理的所有活動中唯獨與西班牙首相薩帕羅會談時,提出了雙方要探討可再生能源、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等領域聯合研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溫總理把循環經濟列為中西聯合研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領域之一這一事實表明,他對西班牙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狀況有所了解,對西班牙的循環經濟發展成就頗感興趣,有可借鑒之處,希望能夠聯合研發,并且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關于西班牙的循環經濟,有關資料從垃圾處理現代化程度這個側面進行了較為詳細完整的介紹。資料記載:西班牙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因此政府特別重視資源的循環利用,加大投資力度,實現垃圾處理現代化。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政府每年要花費9.3億歐元用于環境保護,其中38.3%用于減少廢氣排放,19.1%用于處理工業廢水,18.6%用于垃圾處理,其余用于節約用水等。此外,各城市每年都有自己的垃圾處理資金預算。
資料中還提到:建于20多年前的距馬德里市中心20公里的巴爾德明戈麥斯垃圾綜合處理廠是歐洲最大的垃圾處理廠。該廠日處理垃圾設計能力達1萬噸,每天可處理800萬人口的大城市所產生的全部固體生活垃圾。下設的拉斯德埃薩斯垃圾處理中心由有16年城市固體垃圾管理經驗的法國泰克公司幫助設計建造,日處理能力達2000噸。該廠使用“再生堆肥”的先進處理方式,使城市固體垃圾處理達到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目的。這是目前歐洲極力推廣的經濟、有效且保護環境的垃圾處理方式。此法投資小,僅為焚燒處理法的1/10。這座現代化的垃圾分揀、垃圾處理中心2000年建成投入運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垃圾處理中心之一。它的產權屬于馬德里大區政府,私營企業承包運作,自負盈虧,政府適當給予一定的補貼。政府也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呼吁市民回收垃圾。馬德里大區政府利用20多年來堆積的2100萬噸無害垃圾建成了一個面積11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公園,又利用公園每年的門票收入對垃圾收集和處理進行再投資,形成了環保事業的良性循環。
由此可見,西班牙從資源循環利用理念出發經過多年研發實現了垃圾處理現代化,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早已達到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的目的。我國近幾年部分大中城市已經開始著手建立焚燒垃圾處理場,但在技術上、管理上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當然西班牙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和成效遠不止垃圾現代化處理一個方面。溫總理對西班牙循環經濟感興趣絕不僅僅限于如何實現垃圾處理現代化上。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能在與西班牙聯合研發循環經濟產業過程中,首先對全國近700個大中城市的垃圾處理問題有所突破邁上現代化,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在解決垃圾處理問題的同時,也會給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環境保護只得25分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不久前接受我國一家媒體記者專訪時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增長倍加贊揚。他認為“成就絕對是很驚人的”。他說“如果100分算作滿分的話,中國的經濟增長毫無疑問能得到100分,但收入分配上我給中國打50分,環境保護則只能給25分!边@是這位在英國頗有影響,在全球多數國家媒體中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首席評論員的看法。當然,我們不會以馬丁•沃爾夫先生給中國經濟打的分數作為評價30年經濟發展全貌的重要依據。這樣說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用打100分的方式評價復雜的經濟活動,只能是把感觀所形成的印象形象化數字化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不可能構成準確科學的判斷或結論,又何況馬丁•沃爾夫先生對中國近30年改革開放歷程很熟悉但只是一位旁觀者。
但是,也不能因為這種理由成立就認為馬丁•沃爾夫先生給中國經濟打分毫無意義。從這位外國朋友生動形象的給中國經濟打分,又一次提醒我們要認認真真、切切實實地看到經濟發展中積累下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帶來的危害。馬丁•沃爾夫先生指出的收入分配和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是國人早有共識的問題,也是朝野上下正在著手解決的帶普遍性的重大難題。既有共識而且在努力抓緊解決,這也是事實,可需要正視的是進展和實效尚難令人滿意。
他在2007年9月19日發表的題為《經濟崛起與中國定位》中指出:中國經濟有三個經濟層面的問題,這些弱點彼此關聯。首先,中國非常依賴國外的專業技術知識、技能和應用能力,特別是中國出口的成功,它對國外專業知識的依賴程度很高。中國在技術創新上沒取得多大進展,在創立世界級企業方面也沒有多大建樹。實話說,我認為目前的情形仍是如此,盡管有一兩個例外。很大程度上,中國目前仍是一個出口平臺。第二,在于對投資的極度依賴,不僅僅是高額的投資,而且是不斷穩步遞增的投資,但是其消費的增長卻一直低于GDP增長速度,我不清楚這種情況將能持續多久。第三,中國對于各類資源使用的高度密集,其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某類資源的價格變得非常昂貴,那么其利潤就會受到擠壓!液茈y想象,如果不展開深層次的改革,中國能否在20年之后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那個分界線來臨前,很多問題可能變得嚴重。在2007年6月6日發表的另一篇題為《中國需要重新平衡經濟增長》的文章中指出: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于投資增長和外部盈余。過去兩年,中國GDP的增長有1/4來自凈出口的增長,這種情況無法再持續很長時間。在將來,需求必須至少趕上GDP的增長步伐。
收入《海外望神州》一書中的馬丁•沃爾夫先生撰寫的上述兩篇文章,撰寫和發表的時間都在世界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之前。
他所指出的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弱點,在金融危機沖擊下彰顯出的危害遠遠超出了國人的想像,十分令人吃驚。在一些曾經高速增長的行業和企業中出現的盈利大幅度急劇減少甚至虧損,增長速度減慢甚至下滑很難止步。如此脆弱而缺少彈性的高速發展,是弱點在發展中積聚疊加的必然后果。
馬丁•沃爾夫先生給中國經濟打分和指出中國經濟發展中暴露出三個層面彼此關聯的弱點,以及建議“中國需要重新平衡地經濟增長”,其核心是:經濟要可持續發展下去,必須轉變過度依靠增加投資,過度依賴出口和各種資源使用的高度密集的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確實有許多方面的十分艱巨的工作要做,同時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干擾。但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不治理不轉型的退路可言了。已經沒有猶豫和拖延的時間了。這也正是黨中央國務院近幾年來大力倡導要堅定不移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義。近四、五年來循環經濟從理念到行動的實踐表明,循環經濟模式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有效最適用的選擇。一個企業、一個城市或鄉村,一個產業或地區,在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大前提下,如果能在發展循環經濟模式中走出切合自身實際的路子,可以相信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就在其中了。
致謝說明:感謝北京現代循環經濟院劉先利院長對本文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