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剛
進入21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為爭奪和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大了向中國、印度等新興發展中國家R&D轉移的力度。根據聯合國貿發組織的調查,62%的跨國公司將中國作為2005~2009年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的首選地。面對國際研發產業轉移的這一新趨勢,我國政府既要運用適當的鼓勵政策,也要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以有效提高我國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發達國家海外研發投資的戰略和策略
自20世紀60年代起,海外直接投資走在最前面的美國企業率先開始了海外研發活動,隨后是歐洲企業;經營全球化相對落后的日本企業在80年代開始了海外研發活動,三者形成了發達國家海外研發投資的“大三角”;90年代以后,海外研發投資又表現出了新趨勢——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成為投資熱點,如今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研發活動已變得更為普遍。
戰略
發達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海外研發投資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首先,能在世界范圍內更廣泛地接觸各種資源,特別是各種技術人才資源,通過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才資源進行研發活動,可以降低研發的總體成本。
其次,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可將研發項目的不同環節分散到不同國家同時進行,然后進行合成;一旦需要,現代化的通訊技術手段甚至可以允許進行一體化流水作業式的跨國研發活動,從而大大縮短研發周期。
第三,跨國公司通過增加海外研發投資提高技術水平,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據《財富》雜志統計,美國企業在全球500強排名由1991年的157家增加到2004年的176家,在前100名的數量也穩定增加。
策略
發達國家海外研發投資的方式主要有設立研發機構、研發外包、技術獲取型并購、虛擬科研機構、戰略聯盟等。
設立研發機構。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跨國公司開始以母國為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研發布局,構建其全球研發網絡。這些跨國公司的離岸研發機構作為其全球研發體系的組成部分,主要是針對市場本土化的需要,進行適應性和專用性的應用研發。
研發外包。跨國公司把非核心的研發、設計活動,轉包給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企業或專業化公司完成;而將有限的資源集中配置到企業的強勢研發領域,截取價值鏈中的高利潤環節,突出企業的競爭優勢。
技術獲取型并購。跨國公司一方面對具有先進技術的公司進行收購,取得其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對可能構成競爭威脅的企業進行收購,以消除競爭威脅,這兩方面都對東道國產生技術遏制。
虛擬科研機構。跨國公司參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單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虛擬社團,通過網絡交流從中得到啟發和問題的答案,獲得比內部實驗室更高的收益。
戰略聯盟。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戰略聯盟發展迅速,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非常廣泛,通過創新資源的共享,強化了產業關聯,為產業轉移特別是研發領域的資產整合提供了開放式的平臺。
跨國公司研發產業的對華轉移
中國成為全球跨國公司R&D投資的焦點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是快速的經濟增長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二是豐富優質的科技人力資源。截至2007年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已達到1160家;截至2006年底,全國外資研發機構累計投資達190.79億美元。
總體來看,跨國公司在華R&D投資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1993-1996年:起步階段,主要形式是設立中外合作研究與開發機構;(2)1997-1999年:發展階段,合資、合作方式迅速被獨資代替,同時也出現一些“伙伴式投資”;(3)2000年至今:加速與提高階段,研發機構數量大幅度增加,研發層次不斷提高。
跨國公司研發產業的對華轉移,對中國的研發產業既帶來發展的機遇,也提出挑戰,具體表現為:
機遇
(1)外資研發投入成為我國研發投入的重要來源。近年來,外資研發投入增長很快,外資企業研發經費增長速度和投入強度明顯高于內資企業。在2004年全國經濟普查資料顯示,當年外資企業的研發經費支出已占我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的27.1%,其中上海高達73%,福建省64%,北京市43%。
(2)人才集聚和培養作用較為明顯。跨國公司在華從事研發活動,創造了大量高薪工作崗位,對抑制我國優秀人才流向海外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吸引了若干來自海外的研發人才。外資研發機構為員工提供了“干中學”的良好機會和全方位的培訓,使中國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得以提升。
(3)知識溢出效應日漸顯現。科技人員的流動是知識溢出的主要途徑,隨著研發人才不斷從外資研發機構流出,由此而產生的知識溢出效應也將顯著。隨著國內企業對人才重視程度的提高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一些外資研發機構的高級研發和管理人才已開始出現“回流”,而且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
(4)具有科研管理的良好示范作用。外資在華開展研發活動,將世界先進的創新理念和管理經驗帶進我國,對國內科研管理在組織和制度上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5)提升了相關領域的技術層次和技術水平。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不斷提升其在華研發機構的功能層級,客觀上有助于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技術鏈上的位勢,推動相關領域不斷向產業高端(如研發、設計等上游環節)演進,推動我國產業整體向更高層次轉換。
挑戰
(1)加劇了對國內高端人才的爭奪。目前,在華外資研發機構的研發人員絕大多數都來自國內本土人員,外籍人員相對很少。科技人才是我國的稀缺資源,外資研發機構特別是跨國公司具有品牌和工資優勢,大量的科技人員流向了外資研發機構,使得我國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更為缺乏。
(2)強化了外資在一些重點行業的技術壟斷。跨國公司借技術領先的優勢占據了我國相當大的市場,而在華設立研發機構又強化了這種優勢,使得我國企業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弱勢。更為嚴重的是,跨國公司對我國一些行業龍頭企業的大規模并購,不但形成了對一些重點產業的控制,也可能抑制我國產業的自主創新。
(3)在與國內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中存在著科研資源流失現象。由于國內有關中外合作研究中涉及既有科技資源管理的具體辦法還不完善,國內一些研發機構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在與外資研發機構的合作過程中,國內的科技成果(包括國家計劃項目的成果)可能在合作中被外方低價獲得(甚至是無償獲得),某些隱性的知識、技術訣竅及工藝方法很可能隨人員流動而帶入外資研發機構。
我國應對國際研發產業轉移的對策
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表明,發達國家研發產業轉移對我國本土企業的技術創新既有“溢出效應”又有“擠出效應”,兩者同時并存,方向相反。面對跨國公司研發全球化的趨勢,我國政府既要運用適當的政策鼓勵他們更多地來華進行研發投資,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國內科技資源大量被吸出。
面臨的問題
(1)雙方技術差距較大。在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的博弈過程中,本土企業的吸收能力、技術差距是影響博弈結果的關鍵因素,吸收能力越大、技術差距越小,溢出效應越大,反之,擠出效應越大。
(2)外方傾向于采取獨資形式。目前外商獨資研發機構占絕大多數,中外合資研發機構相對較少,跨國公司的目的在于對研發機構實施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技術的外溢。
(3)跨國公司技術內部轉移。跨國公司采用內部化方式將技術的轉移限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雖然這些技術經過較長時期的使用后,也會在跨國公司的體系之外擴散,但總體而言,這種擴散不僅少,而且非常緩慢。
(4)中方易形成技術依賴。國內企業若習慣于通過購買技術或技術許可權來實現其技術升級時,就會減弱它們通過自身研發提高技術水平的動力,形成對跨國公司技術的依賴。
(5)外資研發機構以產品開發為主。在華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研發活動主要集中在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環節,較少涉及核心技術和基礎研究;也有少數規模較大的著名跨國公司的在華研發機構從事一些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的開發。
(6)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合作較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跨國公司的在華研發機構主要為利用國內科技人力資源,集中在與中國的大學和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合作相對較少。
(7)跨國公司研發布局集中在沿海。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幾乎全部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江蘇、天津、浙江、福建和大連等省市,世界500強在華研發機構在長三角地區的集中程度更為明顯。
(8)跨國公司研發人員流動效應不明顯。由于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強于本地企業,在華外資企業的研發隊伍較為穩定,人員流動性低,即使有少量研發人員被高薪聘走,大都仍進入其它外資企業工作。
(9)外資抑制本地企業的創新活動。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不少行業已經形成了壟斷或寡頭壟斷,使本地企業被迫退出市場,原有的研發隊伍解體、人才流失,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負面影響。
政策建議
(1)加強對跨國公司研發活動的宏觀管理。政府不能對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活動放任自流,而應該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政策。例如重點鼓勵跨國公司投資于高新技術行業,鼓勵跨國公司投資于中西部地區。
(2)幫助本土企業提高技術吸納能力。要建立為企業技術服務的機構,彌補企業在技術吸收過程中信息不足的缺陷;要建立企業技術開發基金,為國內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要制訂各種優惠政策,加速國產化進程。
(3)重視跨國公司人才。通過提高完善用人機制和人才獎罰待遇,以優厚的條件吸引這些掌握重要技術的人才回流到國內企業中,這樣就可以把跨國公司的先進技術帶過來,從而提高了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4)打造國際科技研發中心。應進一步改善高科技園區的管理與服務水平,增加與國外科學園區的交流,提高國內高科技園區的國際化水平,力爭用20年左右的時間,在國內的重點產業如軟件、生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等領域打造幾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研發中心。
(5)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對于核心的關鍵技術,決不可能依賴跨國公司,必須集中力量自主開發。但由于中國的自身財力有限,不可能在財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錢去進行所有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有效的辦法是減少一般性的技術引進,將有限的財力集中在少數關鍵的技術上。
(6)引導跨國公司提高在華研發活動的檔次。要鼓勵跨國公司提高在華研發機構在其全球研發網絡中的地位,鼓勵其在華研發活動更多地針對母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