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郎咸平先生商榷——
中國高技術產業不會蹈玩具業的覆轍
文/倪光南
倪光南,1961 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后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40多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開發,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1984年出任計算所公司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分別于1988和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計算所公司即以聯想漢字系統起家并于1989年改名為聯想集團。1992年中科院因其對科技產業化的貢獻給以重獎。近年來致力于在中國推廣Linux等開源軟件、推廣國產CPU、國產軟件和文檔格式國家標準UOF。1994年被遴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計算所研究員、博導,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高技術產業與玩具產業有不同的規律
郎咸平先生的“6+1”理論對于中國很多傳統產業(包括玩具業)是適用的。按照他的理論,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產業鏈戰爭”,即從產品的競爭發展到產業鏈的競爭;產業鏈分工的錯誤鑄成了我們玩具產業的低利率;因此中國不能只做“加工制造”一個環節,而應當覆蓋整個產業鏈。
不過,不能將玩具產業的規律照搬到高技術產業。例如對于高技術產業來說,利潤往往取決于是否掌握核心技術(及其相關知識產權、標準等等)。眾所周知,在PC產業,掌握核心技術和事實標準(即Wintel架構)的微軟和英特爾公司能取得高利潤,而處于下游的PC廠商雖然也覆蓋了較多的產業鏈環節,卻只有微利甚至虧損。
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
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及其相關知識產權、標準等等),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為此,《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部署了一些重大專項,旨在掌握這些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并實現產業化,如果達到了這個目標,中國的高技術產業就可以擺脫低利潤和受人制約的局面。
由于這些核心技術大多已被外國跨國公司所壟斷,依靠企業自身在市場上競爭很難成功,因此特別需要國家的支持。這表明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家意志、國家支持、國有資本等等應起重要的甚至是決定的作用,這也是中國的高技術產業不會蹈玩具業覆轍的重要原因。
中國研發人員的“智力性價比”優勢
另外,中國高技術產業不會蹈玩具業覆轍,還在于中國研發人員有很高的“智力性價比”。2004年西門子做過調查,他們計算出華為研發人員的年均研發費用為2.5萬美元,而歐洲研發人員卻高達12~15萬美元,是華為的6倍;華為人每年工作2750小時,而歐洲人卻只工作1300~1400小時,僅有華為的一半。所以華為研發人員的“智力性價比”是它歐洲同行的12倍(來源:冀勇慶著《平臺征戰》)。過去流行的“比較優勢論”只看到中國的資源和勞動力有性價比優勢,而沒有看到中國的“智力性價比”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才會有“出口襯衣換飛機”這類說法。
實際上,在通信領域,華為、中興等擁有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企業,已經做出了榜樣。在3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融合終端方面,中國自主核心技術的產品在低端市場已占有大量市場份額。今后,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中國自主核心技術的3C融合終端將向高端市場擴展。例如,自主核心技術的“上網本”將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這樣發展下去,中國也將出現自主核心技術的筆記本、臺式機等。在其它高技術領域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不應把中國高技術產業弱小歸結于“中華傳統文化觀念”
郎先生認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舉足不前,原因在于中華傳統文化觀念的困囿,關鍵并不在制度建設。這一觀點值得商榷。
“中華傳統文化觀念”的內涵很廣,郎先生歸納的“失敗是成功之母”等七點遠不能代表它的全貌;何況即使是這七點,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可以理解為鼓勵不計成效、不講計劃,但也可以理解為提倡百折不饒、寬容失敗,因此不應把目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弱小歸結于“中華傳統文化觀念”。
企業應克服“浮躁”心態
郎先生認為,中國一些高技術企業普遍的“病態心理”是“浮躁”,“喜歡做大做強,而其手法是投機取巧,喜歡小概率事件”。這一問題值得重視。
雖然中國也有像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多年如一日、腳踏實地地發展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一步步地從中國走向世界,但一些企業確實有“浮躁”心態。郎先生指出,聯想在并購、轉型、研發等等方面都有這種表現,其中并購的后果已在金融危機中顯現出來。宏碁CEO日前稱,“自從收購了IBM的PC業務,聯想在國際市場上一直苦苦掙扎”。宏碁的“傲氣”來自于它的并購,它通過“大吃小”,以7.56億美元收購Gateway和控股Packard Bell,現已超過聯想成為行業老三,2008財年的稅后盈余3.578億美元。相比之下,聯想通過“小吃大”(“小概率事件”),以15.47億美元收購IBM PC部門,至今“消化不良”,其“并購性價比”不如宏碁。郎先生認為,急于“成為世界500強”的浮躁心態使聯想吃了虧。
并購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途徑之一,但目前TCL、聯想的并購都不理想,可見并購需十分慎重。往往是:你想要的別人不給你(如中鋁投力拓未果),別人不要的卻竭力推銷給你。做并購時一定要像王岐山同志指出的那樣,認真考慮:“你吃得下來?管得了它嗎?”
發展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是高技術企業立足之本
郎先生對聯想指導方針從“技工貿”轉為“貿工技”沒有深究,其實這一轉變的影響極為深遠,因為企業的指導思想比研發投入比例更為重要。
聯想在“技工貿”階段(1984-1994),研發投入最多的是1993年的386萬元,占年銷售收入的0.67%,當時研發投入不算大,但因實行技工貿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可無償使用計算所知識產權,仍推出了以聯想式漢卡、聯想系列微機為代表的一系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1994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當時聯想已涉足芯片和軟件等核心技術;與華為同時取得程控交換機入網證,向計算機與通訊的融合邁出了第一步。
但由于某種原因,聯想在1996年的一次會上,“第一次把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貿’道路改了一個順序,變成了‘貿工技’”。從此,國家頒發的“企業技術中心”招牌被塵封,技術骨干離去,研發項目下馬,公司停止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
這個轉變顯然不是出于經濟考慮。因為轉到“貿工技”(1995-2001)只“節省”下幾百萬研發費,但卻化掉了12億巨資去建設“大亞灣亞洲最大的板卡生產基地”。那么究竟為什么要實行這個轉變呢?對此,已有敦科平等人進行了探討,其中也有郎先生所說的“取巧”因素:當時聯想依靠“技工貿”已進入中國IT第一梯隊,如果改成“貿工技”也能順利發展,豈不是創造了一個奇跡——高技術企業可以不要技術!
但實際上這是走不遠的。2002年楊元慶就任CEO后,立即結束了“貿工技”,剝離了“亞洲最大的板卡生產基地”,提出了“技術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新口號,開始了聯想的國際化階段。此后,聯想大大增大研發投入,在超級計算機、“閃聯”標準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可惜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基本上是一厚積薄發的過程,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從總體來看,還是不能速成。聯想實行“貿工技”放棄研發七年的損失,不可能一下子補回來,至今抗風險能力不足就是后遺癥。實踐證明,只有像華為、中興那樣,踏踏實實地發展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才是高技術企業立足之本。
結束語
鑒于產業規律不同,中國高技術產業不會蹈玩具業的覆轍。在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指導下,國家意志、國家支持、國有資本等等將起重要的甚至是決定的作用,而中國“智力性價比”優勢也將充分體現出來。中國高技術企業應克服浮躁心態,以華為、中興等為榜樣,切實發展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使自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