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管理 > 中石油購埃克森美孚液化天然氣 > 正文
文/劉曉忠
我們不反對產融結合這個模式,也認為產融結合是“一個方向”。但產融結合這條路究竟怎么走才能避免只是看上去很美?還是應該提倡產業與金融資本的外部合作,盡量避免在一個集團內搞?環顧全球,我們尚未看到哪個成功的企業是產融結合的模式
中石油“昆侖系”的擴疆拓土似乎是一種無可爭辯的實證:國資委2005年來打造的央企主輔分離的思路在改變。近年來,中海油、寶鋼、國家電網等央企都風塵仆仆地布局金融業務,這似乎意味著產融結合開始成為國資委規劃特大型央企發展未來的重要轉向。
產融結合這一禍福相依的企業運營模式,曾經令國內無數名震一時的企業風塵絕跡。以“產業+金融”概念在國內呼風喚雨的德隆帝國的轟然坍塌,給市場帶來的創傷尚在隱隱作痛,人們確實有理由擔心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企業國家隊的產融結合。
昆侖系橫空出世
1995年成立中油財務公司后,中石油2002年正式涉足金融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2002年1月,意大利忠利保險公司和中石油組建了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中意人壽保險公司;2月,中石油參與設立中銀國際證券公司。2007年4月,中石油與忠利保險成立中意財產保險公司。
中石油真正開始考慮打造自己的金融板塊則是在2007年。當年11月中石油與珠海商業銀行達成重組協議,出資20億元認購后者增資擴股后86%的股權,后因故交易未成行。今年以來,中石油加快了進軍金融業的腳步,其頻繁在金融領域亮劍,活生生地展現了一個昆侖系的雛形。
4月22日,中石油控股克拉瑪依市商業銀行,實際運營總部設在北京,并將首先在中石油資金最為集中的北京、大慶和長慶油田等三地設分行。據悉,下一步昆侖銀行將在全國布局,并打算在蘇丹、哈薩克斯坦等國建分行,打造國際化的商業銀行。中石油“昆侖系”真正成型,是7月1日對寧波金港信托的收購:昆侖信托注冊資本達30億,資本金位列全國信托業榜眼,中石油持有82.18%的股權。目前,中石油還擬在重慶設立注冊資本達60億的金融租賃子公司。
進入信托領域,客觀上為中石油構筑綜合型的完整金融業務提供了絕好的平臺。一方面,借助昆侖信托,中石油很可能把當前的金融資產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金融板塊,作為繼能源主業外的重要業務增長點;另一方面,借助信托業在金融業內相對廣泛的涉獵渠道和領域,今后的 “昆侖系”將在資金管理、金融保險、資產重組、股權融資以及收購兼并等領域不斷開拓。至此,中石油金融板塊從主要為自身服務走向為社會提供綜合金融業務。
“走出去”的金融情結
事實上,中國另外兩大石油巨頭也已布局金融。中石化旗下擁有陽光財產保險和安邦財產保險各20%的股權,以及銀行、信托和證券公司等金融資產。至于中海油,其麾下的金融板塊最為齊全,擁有財務公司、中海信托、自保公司、投資控股、中海基金、海康保險等6家機構。
跨國石油巨頭則少有涉足面向社會服務的金融業。BP、美孚、雪佛龍、殼牌等,旗下都有為自身內部服務的財務公司,但幾乎沒有涉足面向社會服務的金融業,相對于中國三大石油巨頭來講,他們可以說是旁無雜念,專注于主業。
不可否認,隨著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擴展步伐的加快,企業對資金的要求越來越大。以中石油為例,上半年達成的交易近百億美元,此外由于政府間的協議,中石油將聯合國內銀行向俄羅斯、巴西等國提供470億美元的貸款。同時,當前中國石油巨頭的“走出去”顯得有些勢單力薄。從跨國能源巨頭的海外擴展史看,擴展背后是跨國金融機構的支持,即在國際市場上能源巨頭和金融巨頭的協作關系相對緊湊。由于國內金融機構國際化布局程度不高,且服務能力和效率不足,國內能源巨頭的需求無法滿足。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海外擴張戰略、降低融資成本?
目前國內石油巨頭的融資渠道已經相當廣泛,但相對于其高頻率擴展所需的資金而言,現有的融資渠道用來籌資相對局限、成本也相對高昂。急速的海外擴展和巨額的資金周轉,似乎意味著國內石油巨頭打造自身的金融平臺變成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和壓力。甚至有人認為專業的能源型公司向綜合能源型企業轉型,本身就是一部金融并購史。
然而,中石油自建金融平臺達到拓寬籌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等要求是可疑的。其一,中石油面臨國內相關金融業法律法規的約束;籌建自有金融體系的成本不再是單純的融資成本,還有金融機構特有的運營成本和風險。其二,中石油自身并不具備金融領域的經驗,在各行業發展日益專業化的當前,如何協調好其主營與金融業務并不容易。何況,金融業本身在企業文化、具體運營上很難與能源業有效契合。
產融一體化,看上去很美
國資委對產融結合的重新認識客觀上促成了中石油在金融領域的拓展。
早在2005年,國資委在央企層面展開了主輔分離的改革。2006年7月國資委主導出臺了《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央企在境內的產權收購及投資均上報國資委;對央企重組劃定了三條紅線——不符合主業投資方向的堅決不準搞,超出自身投資能力的堅決不許搞,投資回報率太低的堅決不準搞,并嚴禁企業違規使用銀行信貸資產投資金融、證券、房地產和保險等項目。
然而,2009年以來國資委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4月,國資委副主任李偉指出,必須充分認識產融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月,李偉在中石油調研期間進一步指出,產融結合是央企培育國際競爭力、實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產融一體化本身是把雙刃劍,運作得好確實可以如虎添翼,反之則會雪上加霜。從國際案例看,產融一體化成功者門可羅雀,失敗者門庭若市。不論是日韓企業發展歷史上外部性產融緊湊協作所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上世紀90年代這種過度緊湊的產融結合使日本的金融機構肩負了沉重的不良資產,從而對日本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還是新近汽車業金融化給美國汽車業帶來的慘痛教訓(壓垮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直接因素是旗下消費性金融業務出現不良資產),抑或德隆的產融帝國坍塌,都應該成為推廣或試點產融結合的警示。
首先,產融一體化本身是運營技術和管理能力都較高的結合體,它直接挑戰運營者的認知極限。
其次,產融結合,更確切地說產融企業內部化本身并不太符合經濟和企業發展的需要,與產業分工的社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不太協調。產融結合是一個古老的話題,金融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本身就是產融結合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而非是產融分道揚鑣的結局。內化為企業內部的產融結合本身提高而非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再次,產融結合給監管帶來了挑戰。如何監管一個控股股東為實業企業的金融機構?一旦該金融機構出現風險,按照有限責任的原則,實體企業的損失是其出資額,而這個出資額很可能遠遠無法彌補金融部門所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在控股股東對金融子公司的風險具有明顯的過錯責任時,是強調其無限連帶責任還是有限責任,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很容易誘發道德風險。
我們不反對產融結合這個模式,也認為產融結合是“一個方向”。但產融結合這條路究竟怎么走才能避免只是看上去很美?還是應該提倡產業與金融資本的外部合作,盡量避免在一個集團內搞?內化為企業內部的產融合作,嚴格地講并不是產融結合,而是一個企業運行產業和金融兩塊業務,是產業和金融通吃。其風險實際上要遠大于收益,而且不符合分工社會化、國際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潮流。環顧全球,我們尚未看到哪個成功的企業是產融結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