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企業已經積累起了足夠強大的勢能,但也陷入了“為大而大”的誤區,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的追求層次,至今仍然停留在追求規模、資本、設備等“硬實力”的層次。而具有100多年歷史的通用汽車的破產求生已經預示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規模其實并不最重要的。是到了要改變的時候了,中國企業應當將企業升級的重點,從“硬實力”的擴張,進化到“軟實力”的追求階段。
策劃/本刊編輯部
文/本刊記者 王喜軍
軟實力,中國企業的“成人禮”
是到了要改變的時候了,中國企業應當將企業升級的重點從“硬實力”的擴張,進化到追求“軟實力”的階段
文/本刊記者 王喜軍
“如果從企業的發展史來看,中國的很多企業確實發展很快。但很多企業往往在前面的90%做得很好,但卻缺乏后面10%的部分。那么德國公司的管理方式,就是在最后的10%特別全面,特別詳細,特別注重。”在沈陽“德中同行”的活動現場,DHL高級副總裁唐珧偉在接受《當代經理人》采訪時,如此說道。
是什么造成了這“最后10%”的差距?是軟實力。
“硬”的誤區
在《財富》雜志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最大的一個亮點即是中國企業的異軍突起,躋身500強的中國企業達到了43家,上榜總數穩居全球第三位,而中國石化更是名列十甲之內。
長久以來,進入世界500強一直是不少中國企業的夢想,現在這個夢想已經有了現實的“標桿”,我們卻很難興奮起來。因為,經過研究發現,中國內地進入榜單的大多是國有特大型企業,而且分屬石油、電力、電信、銀行等壟斷性和特殊性行業,與進入500強的競爭性行業排頭兵企業形成了令人慚愧的對比。《財富》雜志就很不客氣地點評說,“中國著名的國有金融企業和石油公司紛紛上榜,這些公司并非以其創新能力或擅長營銷著稱”。
比如說排名第9的中石化幾乎每年都會以“政策性虧損”的名義從國家那里領取幾百億元補貼,其不時的背離國際油價價格漲價的行為也時常引發輿論的討伐。而號稱最賺錢的中國銀行巨頭們則常常以提高服務為名,行漲價之實。這種類型的企業,即使再強大,也很難說是成功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企業已經積累起了足夠強大的勢能,但也陷入了“為大而大”的誤區,中國企業的追求層次,至今仍然停留在追求規模、資本、設備等“硬實力”的層次上。時至今日,鼓勵“做大做強”的口號還在不少地區蔓延——但在實際執行中,“做大”成了最容易衡量的標準,真正靠自己的實力以令人尊敬的方式走向“做強”之路的中國企業卻并不多,能夠構建起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吸引力的“軟實力”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而具有100多年歷史的通用汽車的破產求生已預示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規模其實并不最重要。是到了要改變的時候了,中國企業應當將企業升級的重點,從“硬實力”的擴張,進化到“軟實力”的追求階段。
何謂“軟實力”
20 世紀 90 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創“軟實力”概念,從此啟動了“軟實力”與應用的潮流。按照他的觀點,軟實力是一種與硬實力相對應的無形的能力,是一種精神力量,它通過吸引力和影響力而非強制或支配達到目的,是一國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于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這一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軟實力的重要價值,將它提高到了與傳統的“硬實力”同等甚至比其更為重要的位置。
近年來,諸多學者開始將“軟實力”理論應用到企業層面上。比較令人信服的觀點是:軟實力是指企業以直接訴諸心靈的方式,對外影響利益相關方的心靈,對內依靠運用員工心智能量以達到企業目標的能力。其本質是——源自心靈,訴諸心靈所產生的影響力,歸根結底,軟實力的核心是人——人的價值觀與聰明才智——和制度(包括作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的制度)。
在中國企業“軟實力”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博斯公司認為,企業的軟實力有四個維度:成為技術和創新的領導者;建立獨具魅力的管理和領導體制;成為有責任感和影響力的企業公民;抓住客戶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渴望。而支撐軟實力四個維度的關鍵的公共平臺,則是價值觀。
但是很可惜,那些具有超級規模的中國企業,幾乎沒有幾個達標的。不少大公司不僅沒能做到“吸引”,反而一直在引發民眾的排斥。中國不缺乏超級規模的恐龍級企業,但缺少令人尊敬的公司;中國不缺乏產品線和技術的引進,但缺少真正屬于自己的“技術標準”;中國不缺乏能賺錢的企業家,但缺少具有強大影響力的“超級CEO”;中國不缺乏廉價的勞動力,但缺少高素質的員工;中國不缺乏規模和產能,但缺少創造的能力;中國不缺乏洋洋灑灑的權謀哲學,但缺少能在世界上立足的管理標桿;中國不缺乏迅速崛起的富豪階層,但缺少引領社會方向的“企業教父”。中國企業在追求方向上不應再在規模的大小上糾葛不清,而應該是在“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融合上做比拼。
“軟實力”的社會土壤
一個可以樹立的榜樣是德國。德國經濟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有一組數據為人所熟知:中小企業占到了德國企業總數的99.7%,就業人數占到全國總數的70%,公司凈產值占到全國總量的近一半,而且,德國中小企業的輝煌已經延續了60余年的時間。
談起德國中小企業興旺發達的秘訣,德國商會駐中國執行總經理魯玉堂女士在接受《當代經理人》采訪時這樣表示:“很重要的一點是透明度,包括市場透明度和政府監管措施的透明度。另外的一個方面就是企業本身的管理和財政的信譽度已經良好的建立起來了。所以,對于德國的中小企業而言,得到銀行的貸款并非難事。因為人們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的管理和賬務,他們的管理和賬務制定得非常嚴格可靠。此外,我們還有很多政府運行的項目,涵蓋各個行業領域,用來促進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這些項目都是針對中小型企業的,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方面,還包含研發和貿易推廣。”
依德國的狀況而做比較的話,在構建企業“軟實力”的外部環境上,中國社會依舊有著很大的距離。據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有40%的中小企業已經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倒閉,40%的企業目前正在生死線上徘徊,只有20%的企業沒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據今年已經公布出的數字,金融業人均年收入高者45萬元,低者15萬元;石油石化移動通訊等壟斷部門的人均年收入都在十幾萬元以上,有的大型壟斷企業給職工發汽車,分房子,發東西,把壟斷利潤盡量在企業內部消化。而占就業人口比例80%的中小企業的職工年收入僅有不足2萬元。這還沒把優厚的福利待遇納入評比的范圍。
構建令人尊敬的、深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軟實力,中國社會和中國企業都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