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的制定者如何讓愿望與具體的法規接軌,如何因勢利導,而不是讓消費者“望梅止渴”,除了鼓掌,我們需要更多的冷靜與理性。
□文/本刊記者 陳 瑋
如果有了后悔權……
買房買車等消費可以后悔了?
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提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消法》)修訂可能涉及消費者不滿意時貨物的處置問題等一些焦點問題。一時間,“后悔權”激起了街頭巷尾的熱議。
所謂后悔權,就是消費者購物后在一定期限內可以無條件退貨的權利,也是知情權、選擇權的延伸。其主要意義在于平衡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劉俊海曾參與了《消法》的制定,他認為, “后悔權”主要適用于三類產品:一是網上交易;二是先交錢后簽合同的消費行為;三是交易額巨大的消費行為,比如住房、汽車、珠寶、家裝等。這類商品價值較高,在一次性購買的過程中,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重大損失。
如此看來,“后悔權”意在對消費者權益的傾斜性保護,倘若真能對大宗商品實行無理由退貨,那將是法律的巨大跨越。
雖說現在還沒實行后悔權,不過,我們可以大膽的想像,當買房買車都能擁有后悔權的保障,我們的社會會出現一些什么樣的新氣象?
后悔權真的好實施嗎?
后悔權的對象到底是哪些?法律又如何來區分真正的需求與投機?后悔權的期限到底是3天、7天還是14天?
搜索“后悔權”,相關鏈接高達860萬條,更多的消費者認為后悔權是靈丹妙藥——由于要考慮消費者未來可能行使后悔權,開發商在營銷階段一定會誠實披露商品房的真實情況。比如這個小區未來有沒有電磁輻射,附近有沒有垃圾處理場,有沒有電網高壓線在小區“跨越”……而不會遮掩一些對消費者不利的信息。他們認為反對這個條款的都是心懷鬼胎的“奸商”。果真如此嗎?
我們以購房“后悔權”為例,看看“后悔權”具體操作中的困境。
一種情況是“后悔權”可能成為投資與投機者的工具,助長投資和投機行為。
樓市的虛高讓普通市民望而卻步,一個平常之家幾十年的積蓄可能才夠付房款。以重慶市內的房價為例,新房一平方米起價在4000元左右,90平方米的房子盤算下來也要近40萬元。當后悔權通過時,市民不再猶豫房子的購買問題,特別是對于短期住戶更是劃算,提包進來住幾天,再利用后悔權退回去。而對于趨之若鶩的炒房客來說,買房更不會有壓力,市場好時買進,價格低了就退給開發商……這對商家來說可能是一大損失。
另外,對政府來說,后悔權一旦實施,會嚴重降低房管部門和銀行的工作效率。其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大眾對退房行為的無所顧忌。對于這些所退房源,監管部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考證,以確定哪些是適用“后悔權”的,在政府有限的資源配置下,顯然不切實際。退房潮會使房產管理部門房屋備案出現大量的反反復復,做大量無用功,嚴重降低其工作效率。
同時這一隱患也衍生到汽車銷售領域。
事實上,所有的商品中,最難實行后悔權的就是汽車。
首先,在目前的汽車消費中,還需要上牌、交稅等一系列手續。如果消費者在辦理完手續后再決定退貨,相關的手續辦理以及退稅等工作需要很長時間,同時,退車所退的相關費用還涉及到多個行政部門,整個實際操作過程的繁瑣定會成為汽車“后悔權”出臺的難點。
同時,汽車在使用后會出現一定的公里數,消費者如果使用“后悔權”把汽車退還給商家,根據目前的行規,退回的汽車只能算作二手車,那么車輛折舊費由誰來承擔是另一個爭議問題。
先別忙著為“后悔權”雀躍
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應該對“后悔權”感到興奮。因為,過去經營者太多的霸王條款讓消費者深受其害。
然后,這個意在對消費者進行傾斜性保護的措施,在更多的法律專家眼里是一種對《合同法》的諷刺。通常來說,要撤銷一個有效成立的合同,僅僅是因為消費者“后悔”的理由,是不可能支持的。賦予消費者“后悔權”,出發點是好的,但卻是對合同“意思自治”(合同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原則)精神的違背和破壞,不利于交易的安全和穩定。
《消法》實施15年來,雖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有所增加。但消費者想后悔真的很難---鑒于多數經營者的自律意識不強,消費者很難與經營者達成和解;消協的調解缺乏強制力保障,不能有效制約經營者。剩下的申訴、仲裁、訴訟維權成本太高,多數消費者都選擇了放棄。
如今,消費者企盼的是,如果以法律的形式賦予消費者“后悔權”,可進一步增加消費信心,敢于消費和樂于消費,同時也可促進商家在產品質量和誠信營銷中的服務意識。
“后悔權”制度是美好的,消費者是歡迎的,但看起來很美的“后悔權”制度,在執行的標準細則和執行力度上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法規倉促推出有加劇市場混亂的可能。
在“后悔權”早已趨于完善的西方,其適用范圍僅限于零售業和網上購物、郵購、電視購物等所謂的“遠距離購物”范疇,對于購房、購車等大額交易卻沒涉及。在投機者多如牛毛的市場環境中,法規的制定者如何讓愿望與具體的法規接軌,如何因勢利導,而不是讓消費者“望梅止渴”,除了鼓掌,我們需要更多的冷靜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