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璐 佟凱敏
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依賴進口的國家,而以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為首的綜合商社卻可以在世界大部分市場輕松掌控、調配能源,成為保障日本能源安全最核心的力量,甚至在上一輪能源資源價格上漲中賺的盆滿缽滿。綜合商社在能源領域涉足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專業能源公司,通過商業資本帶動產業打造了龐大的能源帝國。
占據上游制高點
日本很早就在海外物色和建立自主開發石油的基地。早在1958年,日本取得了沙特海夫吉海上油田的開發權益,至此日本踏上了構建海外能源版圖的征程。先后在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建立了數十個開采基地,遍及世界5大洲。日本與美國、西歐不同,石油事業多由三井物產、三菱商事等綜合商社參與開發。依靠這些基干產業,整個20世紀80、90年代,三井物產與三菱商事,連同住友、伊藤忠、丸紅等其他綜合商社,始終是世界500強的前10位,地位根本無法撼動。
三菱商事等綜合商社參與石油經營開始于二戰后日本煉油公司恢復生產之時,以三菱商事為例,通過和產油國簽訂長期合同及控制油田權益等形式,每天向日本供應的精煉及發電用的原油總數量達32萬桶,相當于日本原油進口總量的約8%。此外,通過公司的全球體系,和以亞洲為主的各國石油用戶和國際石油大公司等建立了長期的交易關系,使三菱商事的國外石油事業部的原油經銷量每天約達50萬桶。
綜合商社在貿易業務方面從事原油和石油制品進口和中介貿易,同時還持有油輪并確保航運以及物流基地,而且進一步開展包括價格變動風險等在內的綜合管理業務。不僅如此,三菱商事、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在日本國內,通過對煉油公司的出資,建立自己的供應體制,同時還通過各種形式經銷廣泛的石油產品,例如,從面向電力公司和一般產業銷售原油和重油,到在加油站向一般消費者銷售汽油和煤油等。
三菱商事在西非(加蓬、安哥拉)、美國墨西哥灣等地的原有上游投資之外,又新獲得了美國墨西哥灣K2礦區、印度尼西亞甘尼安(Kangean)礦區、英屬北海的Dunlin油田群的權益。此外,還對印度尼西亞能源公司P.T. Medco Energi Internasional進行了投資。并且,還在儲量豐富的北非地區,如利比亞、突尼斯取得的礦區進行勘探開發。
2006年4月,三菱商事旗下從事液化石油氣業務的三菱液化氣公司與出光興產公司進行業務整合,成立Astomos Energy Corporation。該公司目前在日本國內的液化石油氣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國外交易和運輸量方面也是世界第一。該公司致力于不斷強化價值鏈,作為能源解決方案公司在生產、儲藏、裝運及終端銷售方面具有極強競爭力。
日本另一大綜合商社三井物產也把力量傾注于中東、東南亞、澳洲及北美這四大地區,在這些地區擁有大量油田權益并拓展業務。并在最近幾年,陸續有新的斬獲,位于澳大利亞西部的恩費爾德(Enfield)油田于2006年7月正式開始生產,文森特(Vincent)油田也于2008年8月開始正式產油。此外,三井物產還獲得美國墨西哥灣海上油氣礦區群的權益,成為北美第一個石油天然氣權益項目。
2008年日本六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丸紅、雙日利潤齊創新高。六家公司當年利潤合計為1.5萬億日元,比四年前約2200億日元增長了6倍左右。三井物產社長松本順一稱,能源及資源利潤占公司全部利潤70%以上。三菱商事社長小島順彥表示,“先期投資對收益的貢獻頗大”。這指以往在經濟低迷時對能源資源的投資。
世界第一的能源儲備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扶搖直上,嚴重打擊了建筑在進口能源基礎上的日本經濟。1974年,日本經濟出現了戰后第一次負增長。1975年,日本國會通過《石油儲備法》,規定國內石油企業必須儲備足夠90天消費的石油,政府對企業提供購油所需貸款的利息補貼。政府也開始建立國家石油儲備,到1998年2月,國家石油儲備已實現日本國內85天的消費儲備的目標。
民間石油儲備義務相應從90天逐步調低為70天。2007年3月底,日本民間儲備石油足夠國內消費80天,官方儲備石油足夠95天消費。這就意味著,即使海外沒有一滴石油進口,日本也能支撐半年左右。日本政府還規定民間須有足夠50天消費的液化天然氣儲備,政府則以2010年為目標,建立總量為15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國家儲備。
在實現國家能源儲備戰略中,綜合商社發揮了巨大作用。例如,三菱商事的波方集散站位于面朝瀨戶內海的愛嬡縣今治市近郊,它是為貯藏石油、化學品、液化石油氣等原料和燃料建設的,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型貯藏基地。建成后,每年有100萬噸的石油、液化石油氣和化學品等從國內外運入該基地,不僅向當地供應能源,同時還向西日本、九州、海外的中國和韓國等各鄰國供應,發揮了作為能源供應基地的重要作用。與波方集散站鄰接的地塊上,目前正在建設日本首次嘗試的地下巖石貯藏方式的國家液化石油氣儲備基地,預計2009年竣工,建成后由三菱商事負責進行營運。
壟斷全球液化天然氣
天然氣被公認為“綠色能源”,認為是未來工業社會最主要的能源,將替代石油的地位。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LNG(液化天然氣)都被日本和韓國使用。而日本的天然氣進口和天然氣第三國貿易基本上都是綜合商社操辦,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無疑是這個領域的兩大巨頭,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都在全球擁有極為龐大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體系,這甚至超過了專業的石油公司。
三菱商事從1972年開始天然氣業務,與文萊政府及殼牌石油一起參與對液化和銷售部門的投資。三菱商事參與運作的馬來西亞沙勞越州天然氣項目是世界第一個GTL(天然氣液化)技術為基礎的商業化項目,該項目于1993年投產,之后以出資和進口代理的方式參與沙勞越州另外3個LNG項目,生產能力合計約為每年2300萬噸。作為單一的LNG生產基地,規模在世界首屈一指。從該生產基地銷往日本的LNG數量約占日本進口總量的20%。
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與其他五家國際能源寡頭共同參與開發的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項目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工程,主要產品LNG,年產量可達1230萬噸左右。2008年9月,第5套液化系統投產,生產能力將擴大到約1630萬噸。除此之外,三菱商事參與策劃和運作的大型投資項目還包括印度尼西亞的東固LNG項目、阿倫LNG項目以及跟三井物產共同投資的俄羅斯哈薩林Ⅱ號油氣項目等。
當中國大力推進天然氣資源利用的時候,日本早已在這個領域經營了數十年。2006年5月26日,三井物產中國總代表副島利宏在《中國循環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說:“三井物產在日本以外的國家投資天然氣資源,在那里開采天然氣賣到日本的發電廠。石油天然氣開發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一個是中東,阿聯酋、卡塔爾和阿曼,一個是澳大利亞,還有亞洲,在泰國和柬埔寨進行開采,同時我們參與了俄羅斯的天然氣開發”。
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預計到2015年,大西洋LNG市場的規模將不斷發展,最終與以日本和韓國為中心的太平洋市場相匹敵。因此,三井物產于2005年開始著手投建第一個大西洋地區的LNG項目——赤道幾內亞LNG項目。三井物產和丸紅商事與美國馬拉松石油及赤道幾內亞國營瓦斯公司共同開發,總投資15億美元,年產量340萬噸。2006年11月,三井物產攜手鐵礦石業務中配合密切的合作伙伴必和必拓(BHP),共同開發在納米比亞油氣田。這些舉動表明,日本綜合商社正在積極向非洲大陸挺進,其目的就是占領前景廣闊的歐美LNG市場。
三井物產、三菱商事等大型綜合商社并不著眼于代理權,而是盡量爭取開采權,并希望以主導者的身份參與液化工廠、輸送等業務。為此建構高效物流信息系統,參與倉庫、流通中心等物流設施的運營。綜合商社不僅對LNG運輸船的公司進行直接投資,還通過財團下屬制造業企業對整個物流運輸企業進行控制。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是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LNG船的主要核心技術為日本財團企業所壟斷,韓國雖然建造了大量LNG船,但上述兩項關鍵技術則需要分別購買日本和挪威的專利。
以三井財團為例,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財團在這一領域極強的競爭實力。三井財團的石川島播磨重工為核心的日本4大造船企業聯合體框架已經形成,他們在國際造船市場上推出的競爭戰略目標,將不再是以中標的造船訂單總噸數為標準,而重點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造訂單,如LNG、特殊油類和化工產品運輸船、海洋油氣勘探和開采生產設備項目等,以此確保日本第一造船大國的地位。
2006年10月,三井財團另一重要成員商船三井社長生田正治公開表示“液化天然氣將會是日本未來能源運輸主要增長來源! 商船三井作為三井財團的海運公司,在鐵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等天然資源的運送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商船三井獨自擁有40艘液化天然氣貨運船,占全球LNG船總量三分之一。商船三井預計,2009年其公司擁有的LNG船從目前的54艘將增加到78艘,比現在擴大四成。
三井造船與三井物產2007年4月19日宣布,將聯手開展在原產地對天然氣進行固態化處理后再進行海上運輸的業務,該業務采用“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NGH)”技術。同屬三井財團的這兩家公司以共同出資的方式設立了研發公司,沿用三井造船此前開發的NGH及固態化設備以及專用運輸船的技術,進行實用化方面的開發,預計2012年實現商用化。
蓄勢待發抄底全球能源
日本主要的能源企業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兩類:國有石油公司和綜合商社旗下的石油公司。國有石油公司是日本海外市場爭奪資源最重要的一支生力軍,并且承擔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任務和支援民間企業的石油儲備業務,如日本國際石油公司、帝國石油公司等。而綜合商社下屬的三菱石油公司、出光興產、三井石油等則是另一股更為強大的力量,它們在日本能源市場處于領導地位,同時也是絕對市場化、商業化的公司。白益民在《三井帝國在行動》一書中形容三井物產這樣的綜合商社是投資放大器,一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往往可以帶動其財團關聯企業十億美元的投資。由于擁有巨大的產業協調和帶動能力,綜合商社被冠于“產業組織者”的稱號,在能源開發這個大產業鏈上扮演了極其成功的角色。
日本財團以綜合商社為核心的能源市場戰略,益處多多,值得借鑒。首先,油氣工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跨行業的綜合工程,其中包括石化、建設、鋼鐵產品、成套設備和貿易等專業,因此任何一家企業單獨承攬建設都有困難,所以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共同參與是最佳組合模式。其次,企業聯合參與模式容易發揮綜合經濟效益,由相關專業工程的內行專家融合為一個整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節省開支。其三,企業聯合機制會帶動本國不同行業擴大產品、設備、技術出口。
為了與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與BP等國際石油寡頭競爭,日本逐步整合國內的石油企業,使優勢集中。1999年,三菱石油與日本石油合并為新日本石油公司,拉開這場民族工程的序幕。2005年11月5日,日本國際石油公司與帝國公司宣告合并,在緊接的11月15日,新日本石油公司將在帝國公司的持股比例由16.5%提高到20.4%。2008年3月,新日本石油公司從三井物產、丸紅商事等公司手里全額收購日本第七大石油公司九州石油的股票,使之成為旗下子公司。
2008年12月4日,新日本石油公司與新日本礦業控股公司宣布合并,2008年財年新公司銷售額達1410億美元,超過中石油成為世界上第8大石油公司。
日本新一輪的能源企業合并一方面推動世界能源寡頭的形成,另一方面能源類子公司的劃出讓綜合商社的世界500強排名迅速下降,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隱秘低調。日本經濟產業省負責能源政策的官員2009年4月15日向媒體表示“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工業國對資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海盜活動加劇、油氣產區形勢動蕩,日本必須在確保油氣資源穩定和能源供應渠道多樣化方面做好準備,推動企業投資海外能源是必然的選擇”。日本財團企業利用金融危機抄底全球油氣資源已經蓄勢待發。
資 訊
德國機床業:最堅挺的衰退
盡管遭遇到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在剛剛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德國展團的參展面積卻比上屆增加了一倍,參展企業到達140家,組成了本屆展會最大的海外參展團。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執行董事舍費爾表示,自去年底以來,德國機床制造業的訂單減少的幅度和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9年產量預計下降15%。但他相信,德國機床制造商將比其他制造商更加自如地應對這場金融風暴。
近五年內,德國向中國的機床出口量增加了35%,是中國市場的第三大供應商,占有約16%的市場份額。據估計,2009年德國機床的中國訂單會減少8%左右,但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卻肯定將繼續上升,因為其出口下降幅度將遠低于其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和意大利。因此這場危機對于德國機床業來說,同樣也是戰略性的機遇。
ST三聯商社:最牛的小股東們
6月2日,ST三聯商社(6000898)流通股中小股東在京開發布會,欲就遭受“傷害和打擊”一事狀告前任大股東山東三聯集團。該案委托律師已經向全國征集ST三聯商社股東的授權——一旦成功征集到股權總額1%比例的授權,中小股東可以立即全面啟動針對前任大股東三聯集團侵害上市公司行為的民事訴訟。
中國的資本市場從來就不缺乏大股東操控上市公司的現象。雖然新《公司法》賦予小股東有權代表上市公司提起民事訴訟,但這份權利至今還從來沒有被行使過。如果這次授權成功,這將是中國證券市場第一樁由小股東代位上市公司進行訴訟維權的活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