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合法但不合理”的會計準則操縱術警醒著亟需完善制度
文/楊曉明 張曉茜
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使中國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和盈利壓力陡然增大。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有意利用會計準則去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大大增強。據筆者觀察,2008年的年報、2009年的相關財務報告中,存有相當多的中國式會計準則操縱(合法合規但不合理)行為。
公允價值之爭
2008年第三季度,美國一些金融業人士和國會議員將矛頭指向美國會計準則,認為第157號會計準則要求金融產品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在市場大跌和市場定價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對加重金融危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2009年4月2日決定放寬按公允價值計價(以市值計價)的會計準則,給予金融機構在資產計價方面更大的靈活性。作為對此作出的迅速反應,中國證監會表示,將重點關注公允價值等項目。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其中,按照市場報價來確認公允價值的方法叫市值計價,按照估值模型計價的方法叫估值計價。我國的新會計準則最大變化之一是在資產計量方面廣泛應用了公允價值概念: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和金融工具等17項具體準則中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從公允價值的實質來看,在很多問題的處理上都需要人為的判斷,定性因素大于定量因素。因此,公允價值本身公允與否其實很難判斷、爭議頗多。
我們以債務重組為例,準則中債務重組交易以公允價值計量,并允許債務人將產生的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進入利潤表。如,上市公司可能會在出現虧損時進行債務重組,確認重組收益,或者進行以優質資產換劣質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對于ST或者*ST公司來說,每年公布年報都是最痛苦的時候,盈利還是虧損直接影響到其“披星戴月”的情況,尤其對于*ST公司而言更是面臨暫停上市之險。通常上市公司平臺對于其大股東或當地政府來說有重要的意義,往往會千方百計保殼。2008年的嚴峻經濟形勢促使特別多的ST或者*ST公司為保牌而奔走。
ST賢成(600381)在2008年報中披露,公司將應收債權賬面價值扣除已計提的壞賬準備后的凈額20440.83萬元作價21074.1萬元,轉讓給西寧市國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債權轉讓收益633.27萬元計入本期損益。三安光電(600703)2008年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評估凈值為50045.66萬元的資產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變更為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上述交易定價均應用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財務報表得到了改觀。但其作價是否公允,判斷的依據何在,計算的方法和過程是什么?有關披露均不夠充分。 投資者對于其價值的“公允性”仍難以判斷,這顯然極不合理。
金融工具的不當分類
一些上市公司在購買股票、基金后,通常把它們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非交易性金融資產里面,也不計提減值損失,以達到只影響資本公積而不影響利潤的目的。對金融資產、金融負債,管理層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可以利用分類、計價方法等手段,根據報表目的,高估或者低估利潤。另外,金融工具項目對資產負債表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2009年5月20日,福建水泥(600802)發布公告稱,修正2009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此前,公司預計上半年累計凈利潤虧損4500萬元至6000萬元,現在修正為預計凈利潤1500萬元以上。福建水泥解釋稱,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扭虧,是因為公司出售了423萬股興業銀行股票,獲得投資收益1.12億元。但是奇怪的是,福建水泥在出售興業銀行股票僅僅4天之后,又以更高的價格買回同等數量的股票。這一買一賣,福建水泥實際上是多支付了535萬元。
中央財經大學的一位專家認為,福建水泥實際上是鉆了會計準則的漏洞:其持有的興業銀行3200萬原始股,在資產負債表中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也就是被列入“非流動資產”。但是福建水泥卻把它當成“交易性金融資產”來處理,短期內進行買賣,通過投資性收益來調節利潤。
減值準備少提現象增多
企業在全球化經營環境下的風險正在加大,尤其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資產減值準備如何嚴格計提,以讓投資者看清楚企業的資產質量,已引起投資者和監管當局的關注。有上市公司研究專家表示,近年來,少提減值準備的現象比較常見。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下降,上市公司少提減值準備的動因明顯。但中國平安給上市公司作了一個表率,其在2008年度對富通集團投資計提減值準備共227.90億元,較為充分、合理。
2008年11月15日,20國集團通過《華盛頓聲明》明確指出,金融機構在報告中提供經改進的風險披露,與國際最佳做法保持一致,持續披露全部損失。同時,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還擬于2009年開展對減損準則的修訂、推出新規。
應對會計準則操縱之策
如何解決會計準則中國式操縱的難題、提高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是擺在會計準則制定部門、證券監管部門、審計機構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的實施細則。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行業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使個別準則在運用過程中可能出現不適用的狀況。因此要針對特殊的市場環境和具體的行業特點,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在實踐中拓展準則深度與廣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強化對相關交易實質的審查。
盡管我國新會計準則已經全面引入了公允價值,但是,基本準則中并沒有對公允價值的應用進行詳細的規定,而且沒有單獨一項具體準則專門規范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細節問題。我國應根據國情,盡早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價值計量的具體準則或應用指南,應具體詳細地說明現值技術的操作,詳細地說明現值的確認、計量問題,折現率和資產報酬率選擇的問題,對于公允價值定性和定量給予一個標準,使得操作上能夠規范,減少主觀的臆斷,以利于實務操作。
強化信息披露。有人說:“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就像女人的裙子可長可短。”監管部門應當從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的立場出發,強化公司的財務報告披露。
在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時,應充分關注估值模型以及計算參數的合理性,并在附注中詳細披露估值模型、重要參數的選取依據和估值過程,以及必要的敏感性分析。公司應當在“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披露同公允價值計量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制定適當的格式,披露相關金額信息。
公司應當建立健全同金融工具會計核算、信息披露相關的決策機制、業務流程和內部控制,重點關注市價持續下跌情況下的金融資產減值,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核算。公司應當在“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通過適當的格式,披露持有外幣金融資產的情況,如未持有也應明確說明。匯豐控股2008年半年報值得借鑒:其公布了40頁的“市場動蕩的影響”報告,詳述有關證券化活動和結構產品的分類、計價、撥備和風險。
相應的,還應提高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責任和義務的要求,加強對評估機構的考核,建立動態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對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追究。
作者分別為天健光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和高級內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