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品因污染嚴重被稱為“夕陽產業”,結果中國化工每次海外收購不僅總能如愿以償,而且總能100%控股。
文|CBN記者 劉長江
就在中石化準備以7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消息引起普遍的關注的時候,另一場并購也在進行當中,盡管后者的主角同樣也是一家央企,涉及的金額也同樣高達70億美元,但是卻顯得安靜許多。
6月22日,有消息稱,中國化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化工”)正在考慮100%競購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的農業化工子公司陶氏益農公司(Dow AgroSciences LLC)。
這已不是中國化工的第一次海外并購。
作為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中國化工由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藍星”)、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等原中國化工部所屬企業于2004年組建而成。從那時起,中國化工一直試圖通過資本運作完成其在化工新材料和特種化學品產業領域的布局,將自己打造成堪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比肩的世界500強大集團。
海外并購正是中國化工資本運作中最為倚重的一環。但與中海油、中鋁等央企海外收購,遭遇重重阻力不同,中國化工在收購方面顯示了驚人的幸運。這多半是因為,在歐美市場,由于化工產品遠比石油、礦產等資源對國計民生影響要小,加之因污染嚴重而被稱為“夕陽產業”,結果中國化工每次海外收購不僅總能如愿以償,而且總能100%控股。
于是,從2006年1月17日,以約40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第二大蛋氨酸制造商法國安迪蘇集團(Adisseo)以來,在過去的3年中,中國化工已經先后成功將澳大利亞最大的乙烯生產商及唯一的聚乙烯生產商凱諾斯(Qenos),全球知名的特種化學品公司藍星有機硅國際等化工巨頭納入囊中。目前,其旗下最著名的子公司藍星海外收入已經能占到總收入的50%。
對于中國化工來說,如果此次收購再度得手,無疑將進一步增加其在全球化工市場的話語權和銷售收入。來自陶氏益農網站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世界五大農藥跨國公司之一,擁有種類豐富的農作物保護產品,包括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和熏蒸劑等,以及城市衛生用藥。
但是,這一次的難度恐怕要大于以往。即便是陶氏化學面臨著收購羅門哈斯(Rohm & Haas)92億美元過橋貸款到期及去年第四季度高達5.74億美元的虧損。
“我們設計了一個完整的計劃,確保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最終被迫進行大甩賣。”陶氏化學CEO Andrew Liveris 6月22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印證了這一觀點。中國化工一位高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雙方曾有過接觸,沒有達成協議。
據了解,2004年至2008年,雖然陶氏化學利潤逐年下降,陶氏益農收入卻從33億美元遞增至45.35億美元,稅前利潤從5.86億美元上升至7.61億美元。陶氏化學一直希望在保有陶氏益農關鍵資產的前提下賣個好價錢,但這與中國化工一貫以100%控股收購的做法背道而馳。
另外,中國化工這一次還需要面對全球著名的農業和種業公司美國孟山都(Monsanto)和瑞士先正達(Syngenta)這樣的強大對手。孟山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公司,約占全球種子市場23%左右的份額,先正達則位列第三,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