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慧產業,新聞出版如同羅盤和雷達,引導一個國度的耳目與頭腦,豐富一個民族的心靈和思想,它理應是這個世界上最前衛的產業,競爭最充分的產業,也是繼能源和資源之后,一個國度及其軟實力的當然體現。
在人類歷史上,中國曾有幾大發明不光是奠定了現代出版業的根基,而且奠定了世界歷史行進的方向:
當中國人發明的紙沒有傳到歐州之前,歐州教會制作一部圣經所用的羊皮紙需要5000千多張羊皮,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沒有傳到歐州之前,出書只能成為國王和教皇的奢侈之舉,而閱讀更非普通人可以仰望……
然而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出版業的發展狀況卻無法跟其它傳統產業相提并論:
從流通能力來說,一本書在中國各省的旅行活力不如一顆土豆。
從行業的組織程度和運行效率來講,不如一個開火鍋店的連銷企業。
但是進入2009年以來,來自新聞出版業內部的改革似乎已有了觸摸縱深地帶的意思。4月7日,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出臺被媒體稱之為明確了出版業改制“路線圖”和“時間表”的出版新政。
出版新政的亮相,立即掀起一場“公私合流”的市場化浪潮,國內一些活躍的民營出版商,紛紛以“嫁入豪門”的激情,以“傍大款”的現實,大力發揚優秀的“套磁傳統”。
一場風光無限的“集體婚禮”之后,到底能生幾個優秀的“下一代”?或者雙方根本沒有繁殖后代的想法,而是各取所需做大蛋糕,然后民營出版商終于迎來期望已久的“變性手術”,某一天也能領個媳婦回家呢?
在本刊訪問過的民營出版商看來,夢想還沒有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