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郜隨印 陜西省高級人才事務所所長、陜西經理人俱樂部理事長
嘉賓:蔡蘇昌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西安MBA學會理事長
李 剛 西北大學博導、陜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楊建君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
王國慶 西安丹尼爾集團總裁
包小衛 西安MBA學會副理事長、中外名酒城全國運營機構總策劃
呂宣君 陜西傳統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君氏(北京)咨詢管理機構董事長
眾所周知,管理者的培育與成長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觀念,不完全靠勤奮,主要靠的是思想。當思想被一種科學意識所主導,被一種理性觀念所左右時,命運就會從此發生改變,生命的軌跡勢必朝著成功的方向延伸。每個人的人生,不過是受自己意識觀念的支配,是一個驗證自己設計規劃的實踐過程,當此全球經濟低靡之時,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這種觀念和思想來支撐,企業究竟需要怎樣的管理和經營?
>>方圓管理論壇
主 辦:西安MBA學會
陜西經理人俱樂部
協 辦: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管學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經管學院
陜西省工商管理學院
支 持:寶雞機床集團公司
陜西凌云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蘭溪科技企業集團
西安達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太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四菱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國禮名酒管理公司
陜西傳統文化發展公司
君氏管理咨詢機構
>>西安MBA學會
西安MBA學會是在陜西很有影響的幾位企業家倡議發起,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6所高校經濟管理學院和陜西工商管理學院的鼎力支持下,成立的社團法人組織。學會有省內外30余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投融資專家、國際咨詢管理專家成立課題研究組,已發起企業和7所高校經濟管理學院為理事單位,吸收成長型企業家和MBA學員為學會會員,以整合智力資源、策動管理實踐為己任,架起學院與企業、企業與MBA學員、企業與社會溝通發展的橋梁,為管理專家、學者、企業家、管理決策者進行社會實踐和管理服務。
理 事 長:蔡蘇昌
副理事長:程勉貴 張平祥 郜隨印
金洪祥 武潤奎 候仲平
吳曉康 呂宣君 包小衛
企業管理的方與圓
主持人:整合資源、傳遞智慧是我們西安MBA學會和陜西經理人俱樂部永恒的主題,本次方圓管理論壇的主題是:“企業管理就是參禪悟道”,這一主題是從前幾次方圓管理論壇后MBA會員提出的建議中疏理出來的。這個主題很寬泛,但我們可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可以是管理體驗、細節、禪悟,也可以是經營思想、理念、策略。“方圓管理法”是蔡蘇昌先生在擔任國營大型企業廠長時理論和實踐的總結,也是他給社會的一大貢獻,2003年蔡先生獲得了陜西省企業成果管理一等獎。蔡先生,您能說說您是如何認識今天的企業管理的嗎?
蔡蘇昌:如何管理好企業?這似乎已成了業內人士永恒的話題,出題的、解題的林林總總,不少人解答得也很有見地,但當別人照方去實踐時,效果卻不一定好。我是個企業管理愛好者,也是實踐者。我的感悟是:企業管理是科學,是一門學問,而且是“很深”又“很淺”的學問。“深”到任一管理理論或實用方法,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去實踐,或同一人在相似的環境去實踐,結果總難預料;“淺”到中國遍地都是各類廠長、經理在做管理,不少人還能談出一二三,似乎管理極易,易到了只要是廠長,曾經成功過,都可以被稱之為“企業家”。
然而,在“深”和“淺”的尺度中,“好”與“差”的距離之遠又非一般人可以感悟,大概“企業領導者”與“企業家”的差別就在這里了。
對優秀的企業家而言,管理企業既要悟理,又要實踐。有時需要沉穩,有時需要簡潔、明快,無論多大的難題,他們總會有恰當的應對之策。即便如此,這些人經營企業的結果也總在“成功”或“失敗”之間交替。成功者似乎懂得了企業管理的真諦,殊不知,稍有閃失,哪怕一念之差,失敗又會隨即而至。所以,危險始終伴隨著每一位剛領略了成功喜悅的企業管理者。誠然,成功對有韌性的失敗者而言恰是新的起點,希望就在于通過反思失敗而產生的正確應對之中。就像方程X+Y=Z的求解,始終在假設和應變中方有答案,假設是條件,應變是對策。
如果要將企業管理用簡要關系式來表示的話,在我看來,亦可以表示為:
內部(制度+文化)+外部(環境)→客戶需求
用方圓表示可為:
內方+內圓+外圓→目標
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企業管理的平衡方程。極簡單的關系,但又不是簡單的“公式”,因為你很難對三個變量進行數字式的度量。
當企業某一目標設定之后,要努力去做,不僅僅要做到內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協調,還要做到內外兼顧。策略應對中的剛與柔也就形成了“方”與“圓”,形成企業特有的價值觀和應變文化。三個變量之間“度”的不斷匹配組合就導致了企業新目標的不斷實現。
這里 “外圓”是指企業對外部環境、條件的適應和應變策略,特別是適應環境的能力,需要韌性、擠勁、毅力和良好的心態,企業培訓人力資源的著力點,當先以此為起點。“圓”有順應的含義,也有被動順從的意思,但其積極意義更在于體會“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內方”,是指企業機制、規章制度、評價規范等執行策略。一般企業做到制度全面系統并不難,難的是在全面系統之后的化繁為簡,即做到簡單、實用、有效。“方”是紀律,體現的是制度化生存。“方”到何“度”為最有效?日本人、西方人各有不同的價值觀,日本人講無情管理,講絕對服從,西方人講究按規則辦,各有成功之范例。雖有不同側重點,但均視制度建設和實施評價為企業最基本的要求,無此認知便不可妄言企業管理。
“內圓”,是指制度不完善或管不到的地方靠企業文化去補位、調整。內部管理“勢”的形成,領導者個人魅力之體現,不在“方”而在“圓”。“內圓”的基礎是對人性和市場規律的理解和認知。譬如,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和、善、仁”,道家的“無為而治”,西方文化中承認個人利益,崇尚自由發展,鼓勵競爭的價值觀,均是“內圓”的理論依據。
“外圓”的側重點在適應和應變,“內圓”的側重點在培訓和引導,“外圓”有被動的成分,“內圓”則可主動去實行。
“方”與“圓”,即剛與柔,方有形,如骨架;圓無形,如空氣,無處不在。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依存,其間尺度把握得好,則可形成無真空管理,也便達到了企業管理的高層次。
主持人:有一本在管理上關注度頗高的書叫《細節決定成敗》,不知各位看過沒有,蔡先生,您覺得這本書的觀點和您提出的方圓管理法有何異同?
蔡蘇昌:管理是相通的,基本的道理大致差不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強調的重點有差異。細節決定成敗,是強調執行力,講到了管理的關鍵點上。對管理者而言,一是要站得高,二是要落得實,所以執行力非常重要,我贊同細節決定成敗的觀點,而方圓管理法講的是管理中儲要素的平衡關系,也就是“制度+文化+企業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
制度強調 “簡單、實用、有效”的特點,文化突出“創新、自然、包容”的內涵。而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應是現今中國企業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只要企業領導做到“坦誠、忠誠、言出必行”就一定可以透出人格魅力,從而能使制度有執行力,文化才會無處不在,也就做到了無真空管理。
管理空間無限
主持人:曾經有人說,作為管理者只要想做事和愿做事就極有可能成功,因為管理無處不在,細節決定成敗,管理空間無限。楊教授,您覺得這個說法正確嗎?您有沒有與之相關的一些經歷或者感觸?
楊建軍:我先講一個我自己經歷過的故事。5月的一天下午,我完成了當天的調研任務,打車從西安高新區返校。由于天氣十分炎熱,我身心疲憊決定提前下車,順路走進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坐下來涼快涼快,順便也清理一下今天的“收獲”。坐在店里,自然少不了花錢買杯飲料,這恐怕是可以拿出手的“最低”消費了。不經意間,桌上盤子里的一張紙上面的幾個字吸引了我:“規律生活更健康”。我邊喝飲料邊讀著其中的內容,大概有三條:一是規律起居好,大意是每天11點前睡覺,早上7點左右起床,中午休息15到30分鐘,符合人體生物鐘的健康作息安排;二是運動不可少;三是經常有微笑,是說當面對工作上的疲勞與困惑時,通過與朋友、家庭成員的交流,好心情自然就有,這利于保持健康。看完這段并不起眼的文字,職業習慣又讓我“胡思亂想”。
先不說這段文字的內容是否一定科學,單就溫馨的提示,也足以讓人感覺到服務的親切和滿意,至少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何況提示所反映的建議你大概也不會不相信。在勞累之余能享受到這樣的溫馨服務,難道你不覺得更親切周到嗎?是的,在喧囂和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奔波,無論這種忙碌是否有結果,但少不了壓力,都要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各種挑戰,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又如何應付這些壓力和挑戰呢?而要想有一個健康體魄,規律生活是非常必要的。這些近似大白話的道理不是人們不明白,而是我們會因各種理由忽視它,如果有人能夠經常提醒,誰又不愿意身體力行呢?我想的更多的是,店里能夠這么做,其實并不費事,只要你想到就能做到,關鍵是你想了沒有,又去做了沒有。
陡然間,我似乎明白,為什么肯德基能夠遍布全球而興盛不衰.當我們在課堂上給學生分析企業經營的案例時,動轍就是戰略、流程、組織、國際化等,其實我們往往忽視了很容易做到卻沒有做到,也沒有做好的細節管理。管理的空間很大,服務的內容很多,顧客在享受物質快餐時,又收獲了精神快餐,可謂一舉兩得。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各行各業,我們那么多的企業,在管理上,特別是在服務上要做的事情很多。當我們抱怨由于體制原因而對現實中的一些事情無所作為時,當我們抱怨缺乏國際化人才而無可奈何時,當我們對企業的戰略規劃絞盡腦汁時,當我們費勁心思致力于制度建設與設計時,其實我們忽略了一些非常簡單而又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時下正流行一種觀點,叫“細節決定成敗”。雖然我并不完全同意這種說法,但它至少揭示了一些真理,在重大問題解決以后,剩下的不就是細節嗎?我要說的是,作為一個管理者,作為一個組織的中高層負責人,其實只要你想,你就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并且很可能做到讓人滿意,而這些事情往往并不復雜,特別是服務業,關鍵在于你是否真正替顧客著想,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比如,當你一個人在機場等飛機時,有時會覺得無聊,機場能否給我們提供一些簡單的娛樂服務;當你在醫院打點滴時,能否給患者提供一些簡單的書報雜志,以供這些人消磨時間,類似可做的事情有太多。
肯德基不愧為世界一流的企業,我們為什么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呢?是想到了沒做到,還是壓根兒就沒想到,不管是哪種情況我覺得都不是理由。一個真正的管理者,不僅要想到而且要做到,不僅要做大事也要做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就偉業,完美細節,向無限的管理空間要效益。
企業家要善于經營存量
主持人:10多年前,面對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上億元虧損,丹尼爾集團將西安城內的中山門改造和城外東西窯坊改造兩個項目聯動開發,取得巨大成功,被稱為存量經營戰略的發端。今天西安丹尼爾集團總裁王國慶先生也來到我們的現場,王總,請您談談您這方面的看法,相信對于共克時艱之下的企業會有很大幫助。
王國慶: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曾經說過:用大錢賺小錢是蠢材,拿小錢賺大錢是人才,不拿錢賺大錢是天才。我不知天高地厚,再加一句話:如果不拿錢能賺大錢是超天才。
很多人認為存量是相對于增量而言的,但我認為,所有閑置和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的生產要素以及有礙經濟發展的非物質形態皆為存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就物質形態而言,存量就是研究使用價值的最大化,存量無處不在,存量包羅萬象。
經商辦企業需要有朋友,更要有敵人,朋友只能給你呵護,敵人卻讓你在逆境中成長。所以,不要抱怨環境,危機時刻不能只看到危險的一面,也要看到機遇的一面。10多年前,丹尼爾的情況和如今許多企業是一樣的,我們就是靠經營存量才有了后來的增量。
做企業要有政治觀,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同樣,企業還要有經營觀,要用最少的資本博得最大的資源。
時代呼喚陜商精神
主持人:當“晉商熱”在神州大地不斷升溫,各種著作、小說、電視劇層出不窮,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大浪之際,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陜商研究奮起直追,那么,陜商精神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對于今天的新陜商又有什么啟發?下面我們有請陜商文化研究中心李剛主任來談談他對于陜西商幫精神的見解。
李剛:“陜商草根文化”的精髓是“誠信厚重”。歷史上的陜西商幫雖然解體了,但他們留給我們的歷史遺產卻是雋永和豐富的,特別是陜商長期形成的以“誠信厚重”為主要內容的“陜商草根文化”,對于我們今天發展陜西市場經濟,振奮陜西人的改革開放精神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陜商草根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主要包括:第一,陜西商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乘勢而起的時代精神。春秋戰國時期,陜西商人抓住諸侯對貿易實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機遇,以商求富,迅速迎來發展的第一次浪潮;隋唐時期,陜西商人抓住政府實行開明政治、對外開放的政策機遇,充分利用絲綢之路的便利條件,形成發展的第二次浪潮;明清時期,陜西商人抓住“食鹽開中”、“茶馬交易”的政策順勢崛起,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形成的商人集團。
第二,陜西商人不畏艱險,闖蕩天涯的開拓精神。祖國西部高山大川,冬長夏短,生活艱苦,南方商人視為畏途,但這種艱苦的自然環境卻不能阻擋陜西商人經商致富的腳步,他們上入甘,下進川,在廣闊的西部開辟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道光年間,趙熙出使新疆,走進千里戈壁,見有一瓦屋招待行旅,進店問老板,乃知為陜西三原人,年輕時隨軍貿易流落于此,在茫茫戈壁灘上獨自生活了30多年,并娶有妻室,成為瀚海戈壁惟一的一戶人家,這個地方就叫“一道泉”。
第三,陜西商人不戀家舍,銳意經營的求富精神。在自然經濟社會里,恪守家園,“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常常是束縛人們旅外求富的思想阻力。與之形成明顯對照的則是陜西商人鄭紹,他經華山遇皇尚書女,遂婿,新婚月余,鄭紹對妻子說:“我常外出,績理南北之財,需出門經商。”其妻回答說:“燕爾新婚,沒聽說有離開者。”鄭紹不忍心,又經月余,鄭紹再次對妻子說:“我一介商人,泛江湖,涉道路,乃本分也,今天如若讓我不走,心有不悅。”妻子見鄭紹言之切切,只好送其上路。新婚嬌妻尚且不能挽留陜西商人求富的腳步,這不正是陜西商人草根文化的精神嗎?
第四,陜西商人不辭勞苦,奮志經營的創業精神。旅外行商,異地求財不知會遇到多少艱難困苦。清代乾隆年間成都的陜西商人欲修筑“陜西會館”,卻遭到當地人的阻撓,允許會館可蓋,卻不許動用當地一杯黃土,以免風水外泄。陜西商人不為所動,毅然回到自己的故鄉西安、渭南,經千里巴蜀古道硬是背著一口袋一口袋的家鄉黃土來到四川,蓋了華麗的陜西會館。這種不畏艱險的創業精神正是今天我們陜西人要學習的。
第五,陜西商人恪守本職,堅忍不拔的敬業精神。經商業賈同其他行業一樣需要用心經營,不能三心二意。明末清初陜西商人孫豹人,在揚州做鹽商,3年之間三致千金,后來一邊從商一邊讀書,成為陜西著名詩人。康熙28年,召試博學鴻儒科,官授內閣中書銜,孫豹人堅決不赴官,他說:“我在揚州經商十余年,讓我在京為官,不是令我舉家餓死嗎?”辭官歸商,寧吏也賈,很是表現了陜西商人的商業自覺。
第六,陜西商人誠實經營,恪守賈道的求實誠信精神。厚重質直、求真務實是陜西人的性格本色,陜西商人在長期的經商實踐中,首先提出了按商業規律辦事的“賈道”意識。明代陜西商人樊現總結他的經商經驗是:“誰說經商沒有天道,我南至江淮,北盡邊塞,貿易有成,是天監我不欺也。貿易之際,人以欺為計,我以不欺為計,所以,我日益盛爾彼日益衰。”后來陜西著名商人康海更把它上升為“賈道”,他說:“誰不知賈道也。別人靠欺騙一歲只作一次生意,而我誠實經商一年多做幾次,每次少賺一點,仍然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這就是遵照賈道的經商精神。
第七,陜西商人富而不奢,生活樸素的質直精神。陜西商人在揚州致富后,仍能保持秦人生活簡樸的醇厚民風,淡泊自守,不為聲色犬馬所動。如三原商人員維新在揚州致富后,別的商人挾妓,尋歡作樂,而他卻淡泊自守,銖累寸積,成就了萬貫家產。三原商人梁竹亭號稱梁巨萬,在廣陵,別的商人致富后,高屋美食,蕩游娼家,而他卻居住在僅容一身的狹屋之中,自洗衣服,每天僅食一鮭魚,菜無重味。靠節儉致富是陜西商人的傳統美德,有這些精神力量的支撐,陜西今日經濟之發展,社會經濟之復興,難道還用懷疑嗎?
企業家要有大境界
主持人:一個企業的發展,最初是企業家能力的體現,但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做大做強一個企業,對企業家的要求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企業家的境界,企業家的境界來自于社會自然人文過程中的參禪悟道,而不是企業本身。呂會長,在您看來企業管理和參禪悟道兩者之間有必然的聯系嗎?
呂宣君: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太重要了,我也有同感。我從多年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感悟中體會到,參禪悟道和享受管理、經營企業有異曲同工之妙。
《金剛經》就像修行人的準繩,如果你還未具有貫通《金剛經》的能力,我認為修行不但不能解脫,連學佛之路也不會走得很正。因此這本經典對修行人很重要,所以要講解這本《金剛經》。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含意有多種,漢語的意思是智慧,智慧分為“見、解、行、證”幾種。
第一是見般若:是指通過看書,聽聞上師言教,也就是通過“文字般若”能夠理解佛性所特有的一種智慧,對此有了理解并能融匯小大密三乘佛法的見解,就叫見般若。
第二是講解般若,解般若是區別學者和修行者的一條分界線,解是什么?就是在見般若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解融會貫通,對照自己的身心,融合到自己的身、口、意,身內身外以及自己的修行和日常的生活中去分析對照,這才是解般若。很多人,尤其是學者對般若和智慧有較深的研究,但只局限于“文字般若”的階段,也就是有了見般若,卻不會將經典上學到的道理對照自己的身心,更不會將理解到的道理融合于自己的生活中去。這就是見般若和解般若的區別。
第三是行般若,是指在見、解般若的基礎上,將我們對照分析后發現的身、口、意不符合解般若的那部分向見解般若方向轉換。應該按照見解般若的道理,腳踏實地的修持轉換,也就是朝見解般若的方向努力去做去修,這就是行般若,也稱觀照般若。
第四是證般若,就是在見、解、行般若的基礎上,按照般若的方向努力改變自己的身、口、意和一切行為后,達到了般若的真正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此時我們做到了,這就是道。所以佛說,我就是佛,我們都是佛,佛就在我們心中,我在佛心中。這就是“證般若”,也就是達到實相般若。
從中不難看出:“見、解、行、證”四個階段,不正和企業管理是相通的嗎?
營銷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思想
主持人:有人類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產品,有產品就有銷售,但在進入買方市場之后,很大程度上營銷不是在賣產品,而是賣思想、賣文化。包先生,您是否認可這種說法?從您多年的經驗來講,您認為怎樣才能做好營銷呢?
包小衛:認識營銷,先要認識今天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的市場環境正在經歷變化,這些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國內市場的國際化變為國際市場的國內化;第二、由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群體企業之間的競爭;第三、由生產能力的競爭轉向流通能力的競爭;第四、由產品的競爭轉向品牌的競爭;第五、由行業存在形式的競爭轉向商業模式存在形式的競爭;第六、由單純追求市場份額的競爭轉向對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競爭;第七、由直接爭奪客戶的競爭轉向爭奪銷售終端,創造客戶價值的競爭;第八、由價格戰、廣告戰等單一形式的競爭轉向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層次競爭;第九、由對貨幣資本投資的競爭轉向對人力資源獲取的競爭;第十、由完全決定于企業效率的競爭轉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競爭和政府管理經濟能力的競爭。
未來人的消費需求,不僅僅是物質需求,而且是通過物質產品來體現精神與心理需求。由于工作的關系,多年來我一直對酒的運營模式進行研究探索。2008年5月,我和幾位名酒咨詢管理專家、連鎖模式運營專家,歷時三個月就中外名酒城的連鎖發展,對名酒市場做了全面系統的調研分析后提出了中外名酒城全國連鎖發展綱要及細則,同年8月酒類行業網站www.9114.cc和名酒專業網站“中外名酒城網”相繼開通營運,2008年12月北京中外名酒城開業,今年5月中外名酒城西安店的隆重開業在業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引起了《陜西日報》、《三秦都市報》、《中國商人》、《名酒世界》、《陜西商界》、《西安商報》、《中國食品質量報》、《中國食品報》、《中國商報?陜西頻道》等省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盛贊中外名酒城的運營模式。
國禮中外名酒城是在全國幾個名酒企業倡導支持下、依托君氏(北京)管理咨詢機構和西安國禮名酒管理公司,整合酒網WWW.9114.cc、中外名酒城網和《中外名酒城》專刊等行業網絡媒體優勢,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為核心,創建全國名酒連鎖商城。在全國以省會城市為主體打造100個中外名酒城,以地級城市為主體打造1000個中外名酒店,以地級城市為紐帶在各縣區專設10000個名酒專柜,在全國以省為單位發展10萬VIP名酒消費引導會員(平均每省3000名),構建中外名酒直銷團購大市場。
中外名酒城的運營模式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肯定,這說明了中外名酒城思想策動、整合營銷的成功。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與營銷水平的初級階段形成了巨大反差,給整合策動營銷提供了巨大空間,如果我們能以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產品,從競爭角度找到自己產品成長的支點、賣點,從市場各個環節打造各自的利益動力,將營銷當成一項思想性、戰略性的戰爭去運營,就能創造出讓市場感動的營銷業績,企業也會因全新的營銷體系模式創造新的輝煌。
未來中國是一個營銷思想的天堂,沒有不好的企業,只有不好的營銷。在現實中,可能產品還不完美,資金還不雄厚,人力資源還不完善,不要因為這些不足而猶豫,只有通過營銷,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市場環境的分析,以整合資源、策動營銷為主線重新定位產品,從營銷的觀念、思維、方法到模式體系等各個環節的創新運營中,形成自己獨特的、不可模仿、復制的營銷思路。
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更是一個創新工程。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市場競爭的焦點已從傳統單一的工廠車間轉移到一個高度復雜的大腦,今天的營銷已經不再是一場產品戰,而是思想戰。衡量一種戰術的真正標準是看你是否擁有一種意識來駕馭你的產品,與消費者有效溝通思想是一種新的資本。
營銷不單是賣產品,而且還是賣思想。營銷主張賣點、理念、風格、設計、模式、傳承,產品只是載體。為了賣服務而賣產品,從消費者角度理解服務,營銷的根本服務是爭得顧客的心,讓顧客滿意。
營銷的本質是爭奪消費者的心智和大腦,而今天的廣告戰、價格戰、促銷戰、渠道戰,使產品到消費者大腦的交通已經堵塞。有創意的產品營銷廣告,除視覺的刺激外更有心理的觸動和感悟,她可看、可讀、可品、可思,可一眼記住、可回味把玩。當我們把文化當做道具去包裝商品時,商品就有了性格和底蘊,當我們用營銷理念包裝文化景物時,就有了大唐芙蓉園、麗江、長恨歌的市場價值。
認識與觀念的變化,帶動著市場的變化,不同文化層面的群體,帶動著不同層面的市場,認識和觀念在輪回,而輪回的終極是回歸自然、回歸個性。個性、自然、品位是人們的本能追求,而人性訴求又是市場設計的最大亮點和賣點。
企業未來的營銷,是基于對市場環境的分析后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從消費者角度來研發設計產品,以獨有的人文內涵賦予產品靈魂,產品因有靈魂而形成自己不可模仿、復制的文化,產品因有文化而形成老字號或百年老店。
主持人:融合最新理念是方圓管理論壇對企業服務的根本,通過論壇和管理實踐活動,讓管理者真正認識“人治、法治、文治”三者的聯系,來研判合格的經理、企業家、戰略家的關系,來體會企業管理中制度、文化、企業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企業制度只要具備“簡單、實用、有效”的特點就一定管用,企業文化只要涵蓋了“創新、自然、包容”的內涵,企業就一定有人氣,領導者只要做到“坦率、真誠、言出必行”,人格魅力就會自然形成。感謝各位專家、教授、企業家、MBA學員的參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