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 瑋
這是中國法院對商標平行進口作出的首例判決,排除產品的認證,銷售行為是否合法成為判定侵權的焦點。
平行進口
是指由商標所有人投放海外市場的合法產品,由他人在未經商標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進口到本國市場的行為。由于這種未經許可的進口往往與正式許可的進口平行,故被稱為“平行進口”。這些產品通常都會對商標權人在國內市場的權益造成一定沖擊。因此許多國家都采取措施抵制平行進口,但我國目前尚無相關法律。
個體戶對上500強
湖南省長沙市的個體戶談國強和歐燦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和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聯系到一起,當他們接到法院通知時,還一頭霧水。
“自己明明賣的是貨真價實的‘米其林’輪胎,還是正規渠道買來的進口貨,怎么忽然就成侵權了呢?”然而,更讓他們擔憂的是,這份原告向法院遞交的長達十幾頁的起訴狀中,他們被請求支付高達10萬元的賠償金。
這一“飛來橫禍”還得從2008年4月說起。
彼時,原告代理人在長沙一個小市場轉悠時發現,被告談國強和歐燦零售的輪胎有些異樣。仔細觀察后,代理人斷定該輪胎是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遂立馬購買了一只“米其林”輪胎并予以公證封存。緊接著于2009年1月訴至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他們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并在媒體上發表聲明以消除影響。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指控,談國強和歐燦實在難以接受。一方面,他們銷售的輪胎經過技術鑒定,確實產自原告的授權廠——米其林日本東京公司,并非假冒偽劣產品,那么原告為什么要冠以他們“侵犯商標專用權”的罪名呢?另一方面,這些涉案輪胎是他們從長沙市雨花區歡樂輪胎經營部購進的,而經營部售給他們的輪胎又是從廣州天河區港達輪胎銷售中心買入的,一切的證據似乎都指向——輪胎來源渠道并無違法之處。
爭論的焦點,在4月24日的庭審現場逐漸明晰。
原告代理人對談國強銷售的輪胎是日本的正品并無異議,擺在桌面上的焦點,是被告銷售輪胎行為的定性——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標專有權。
而在解決這一疑惑之前,當事人雙方的爭論只集中在輪胎是否為正品的認證問題上。
關鍵在3C認證
要理清這些事件的頭緒,我們得明白何為3C認證。
中國銷售的輪胎都需要具備3C認證,這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行政認證。本案中,被告銷售的輪胎雖然是從日本進口的“米其林”輪胎,但其是面向歐洲和巴西市場生產的,并沒有符合中國3C認證的標準,顯然是不應該在中國市場銷售。
談國強和歐燦對這一說法,并不服氣:“3C認證是國家的行政管理法規,也就是說,如果輪胎沒經過3C認證,在經營活動中也只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并不構成商標侵權。”
但原告律師立刻反駁:雖然談國強和歐燦銷售的輪胎是米其林的授權廠制造的,但是否將帶有“米其林”商標的產品投放市場以及何時投放市場,投放哪國市場,都是企業的權利。由于沒有經過中國政府的強制安全認證,原告是不可能將被告銷售的輪胎投放到中國市場的,顯然,談國強和歐燦的銷售行為是一種明顯的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原告商標的侵權行為。
雙方唇槍舌劍,爭論異常激烈,4月24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談國強、歐燦停止侵權行為,并且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00元。然而,這一判決并沒有給此案畫上句號,談國強和歐燦堅信自己并沒有商標侵權,立即開始了新一輪的上訴。
隨著本案的一審宣判,更多的疑問也浮出水面,在國內相關法律缺失的情況下,平行進口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其依據是什么?3C認證作為一種行政許可和商標專有權到底有什么聯系?本案的判決又會對今后類似的案例產生怎樣的影響?
律師點評
□文/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 張麗律師
3C認證作為一種行政許可和商標專有權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7條規定,商標使用人應當對其使用的商標的商品質量負責。而沒有經過原告允許也沒有通過3C認證的產品在中國使用,其安全性難以獲得保障。但這些產品無不標有原告的商標,一旦出現問題,原告的商標聲譽和利益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原告主張被告銷售沒有通過3C認證的輪胎,是侵犯其商標專有權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代理人提出談國強、歐燦沒有商標侵權的依據是:“他們銷售的輪胎屬于平行進口產品。”
那么是否因為是平行進口就被認為不是“侵權”呢?
我國目前并無法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在國內法層面,即使在《商標法》第52條和《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中也找不到這樣的規定,即進口帶有合法商標的外國制造商品是對商品專有權的侵犯。而在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中,《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包括假冒商品貿易)協議(草案)》的Trips協議,回避了平行進口。
這是中國法院對商標平行進口作出的首例判決,面對法規的不明確性和實踐的不統一,我們可以借鑒歐盟《歐共體商標法一號指令》的做法。
該指令第5條第3款從正面規定:商標專有權人可以禁止“進口或出口使用該標示的商品”使得《商標法》和《對外貿易法》順利對接,但必須醒目標明實際生產者和產地等,甚至對于本地產品的主要性能作出不同說明。
本案的判決對以后發生類似案例有何影響?
對于此案甚至更早以前的“LUX”香皂平行進口案,法院均認定被告商標侵權。這種缺乏法律依據的認定是我國《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定不完善造成的。在法律規定缺失的狀態下,本案的判決可能會對以后類似案件具有導向作用。
編 輯 陳 杉
E-mail:chw@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