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見習記者 王坤
“在如今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鐵礦石生產方沒理由單獨享受高額利潤,國際鐵礦石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
2009年5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文簡稱中鋼協)以少有的強硬態度回應了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2009年度鐵礦石價格協議:粉礦在2008年度基礎上下降32.95%,塊礦在2008年度基礎上下降44.47%。,中鋼協認為這個價格從總體上沒有體現鋼鐵生產企業與礦石生產企業之間利益共享、互利互贏的關系。因此,中國鋼鐵企業不能接受這個價格,不予跟進。
在此之前韓國浦項已經選擇跟進該協議,至此亞洲鋼鐵陣營徹底瓦解,只留下中國鋼鐵孤獨戰斗。
脆弱的聯盟
賣方漫天要價,買方就地還錢。這是經商者的金科玉律。但在中國鋼鐵業與國際鐵礦石的斗法當中買方的權利從來就沒有真正發揮過作用。
2003年寶鋼首次代表中國鋼鐵業參與亞洲鐵礦石價格談判,但沒有在國際定價談判中發揮實質性作用,接受了新日鐵公司的談判結果,價格漲幅18.6%。
2005-2008年, 國際鐵礦石價格更是環比分別上漲71.5%、19%、9.5%及65%。
國際鐵礦石談判連續失利發人深省,卻都被國內鋼鐵企業的蓬勃發展所掩蓋。來自東方證券的分析資料顯示,2002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鋼鐵業駛入高增長的黃金時期,在隨后的5年中,雖然經歷了04年的緊縮調控和05年的大幅調整,但整體行業和鋼企盈利都處于最好時期。
如果說中國鋼鐵企業在以往風調雨順之時對鐵礦石價格的妥協退讓頗有幾分共富貴色彩的話,那么在當前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中國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之時,則急需鐵礦石能夠站出來與之共患難。
但漲價容易降價難,已經習慣享受暴利的鐵礦石并不打算和鋼鐵企業尤其是中國鋼鐵企業共渡時艱。自09年1月份開始啟動的09年鐵礦石談判讓中國鋼鐵企業倍感辛勞,結果卻令人失望,如果接受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粉礦在2008年度基礎上下降32.95%,塊礦在2008年度基礎上下降44.47%的談判結果,將造成中國鋼鐵生產企業全面虧損。
這一結果固然讓人失望,而更讓人失望的則是日本鋼鐵企業的談判表現,數周前,新日鐵還對外宣稱要與中方統一立場,并堅持降幅應達到45%-50%。但轉眼之間就棄“共同進退的君子之約”于不顧,獨自與力拓達成價格協議。
日本能夠接受當前降幅自有它的理由,有分析師認為新日鐵首先達成協議價格的主要原因有4點。其一,生產供應壓力因素。日本是百分之百使用長協礦,不像中國有現貨礦可以緩解長協礦執行不足的壓力。其二,上下游價格鎖定因素。日本鋼廠需要盡快確定鐵礦石長協合同價格才能與下游汽車、造船等用戶簽訂長協合同。其三,匯率因素。目前日元匯率上升增強了其鐵礦石購買能力。其四,焦炭價格因素。盡管上述談判結果與日本之前提出的50%降幅差距較大,但因為今年日本與澳大利亞達成的焦炭供應價格降幅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成本損失。
更重要的是,澳洲24個主要鐵礦商中,幾乎全部由日資參股,并在8大礦商中享有相當份額股權,其權益礦數量占進口礦的60%左右。如此一來,即便鐵礦石價格較高,日本鋼廠也能通過股權分紅獲得部分補償。
危難關頭,鐵礦石的獨享太平,日本盟友的單飛對于中國鋼鐵企業來說無異當頭一棒,是要遵守40年來的慣例跟進新日鐵,還是要打破慣例單獨戰斗?中國鋼鐵強硬地選擇了后者。
買方市場迫近
中國鋼鐵企業鐵礦石談判的再次失利,讓國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缺失話語權的痛苦。而當前金融危機之下,國際消費市場的不景氣,為中國鋼鐵企業打破舊有談判機制創造了最佳時機。
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俞連貴、行業研究員曾節勝接受《上海國資》專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在國際鐵礦石的談判過程中,亞洲話語權都被日本鋼鐵企業所掌控,但基于對市場預期的不統一,中日鋼鐵企業在鐵礦石價格上難免出現分歧,為了追求中方的最大利益,我們首先要打破舊有談判機制。”
國際上,由于3大礦產能的不斷擴大,供給過剩壓力已經顯現,大量鐵礦石積壓待售。與之相對的則是中國國內礦山長久被壓抑,如果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價格調整,中國國內的礦山將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而一旦中國國內礦山的產能得以釋放,無異將會進一步擠壓國際鐵礦石現貨市場。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近日強調,今年全球的鐵礦石供給過剩,預計達到2億-3億噸。“中國不擔心買不到礦,長協價談不攏,我們可以在現貨市場購買,并且當下的鐵礦石現貨價還低于日澳剛剛達成的長協價。”
鐵礦石舊有談判機制難以為繼,專家認為中國爭奪話語權的最佳時機已到,目前中國急需構建一套新的談判方案和機制。羅冰生透露,中鋼協已制定了一套新的談判計劃,并將會于6月底結束這場鐵礦石談判。而這或將是中國掌握國際鐵礦石定價話語權時代的開啟。
俞連貴認為,“在如今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鐵礦石生產方沒理由單獨享受高額利潤,國際鐵礦石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
來自東方證券的資料顯示,在經歷5年高增長和景氣周期后,中國鋼鐵行業再次進入調整周期,而上次調整始于1998年后的亞洲金融危機。站在目前時間點展望2009年,在內憂外患的需求和產能過剩的基本面下,鋼鐵行業雖可從目前極度深寒中恢復,但仍無法擺脫弱勢供需平衡和行業景氣底部運行趨勢。
俞連貴對《上海國資》表示,目前國際經濟形勢尚不明朗,國際上采用貨幣調解的非常規手段,大大增加了未來的通貨膨脹壓力。雖然中國國內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一定程度上避免國內鋼鐵消費的大幅度下滑,但整個鋼鐵行業在通脹壓力下還將出現反復。
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全球鋼鐵生產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進口鐵礦石占全球海運鐵礦石的比重達到52%,市場地位遠遠優于日韓。而當前中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量超過了7000萬噸,如果算上各大鋼企的庫存量將超過1億噸,這相當于近3個月的需求量。
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巨額的鐵礦石庫存量,毫無疑問中國已經在本次談判中握有極大的籌碼。俞連貴對《上海國資》表示,“中方應堅持自己的強硬立場,打破舊有的談判機制,給外礦以持續壓力,而為了防止現貨市場鐵礦石價格上漲,則需要國內的鋼鐵企業聯合起來,共同采購,以打擊其他鐵礦石生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