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外部董事只是一個起步
——專訪東方國際外部董事、原上海儀電集團董事長張林儉
《上海國資》記者 王錚
淡馬錫的外部董事很多是由董事會選聘,當然也有股東推薦的,董事長一般由外部董事擔任
上海市國資委選聘的18名外部董事中,張林儉是惟一擔任過上海本地企業主要領導的人選,其本人亦長期研究國資國企改革和發展。此次,他被選聘為東方國際外部董事。
事實上,自不再擔任上海儀電集團董事長,他常被各地企業界邀請去咨詢各種事宜,在上海企業家心目中享有相當地位。
5月22日,他接受了《上海國資》專訪,張林儉認為,上海國資委為國企聘請外部董事是很大的進步,對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很重要。但他表示,這只是一個起步,“要防止其成為一個擺設和形式。”
學淡馬錫要更徹底
《上海國資》:企業董事會有引進外部董事的必要嗎?您怎么評價現有的董事會結構?
張林儉:董事會的產生有幾種類型,第一種是內部人董事會,這種董事會當然不能說肯定會造成內部人控制,但這方面的危險很大。這樣的董事在內部利益上會處理得很好,考慮員工利益比較多;第二種是外部人占多數的董事會,由大股東單位直接委派或者由企業董事會去社會選聘。大股東直接委派也會有一些問題,比如個人的經驗、知識的局限等,而且大股東并不一定有那么多力量去幫助企業尋找合適的外部董事。
不過,設立外部董事是必然的,對于改變以前的董事會結構、完善企業治理機制來說,這一步很重要。
《上海國資》:外界有人擔心,外部董事和一些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一樣,成為擺設,您怎么看?
張林儉:不可否認,目前的外部董事制度仍處于一個過渡時期。如果沒有健康地發展,沒有形成足夠的條件,外部董事所起的作用肯定會大打折扣,其他方面必須配套起來改革。
比如,對企業執行層的考核和獎懲機制,目前仍是傳統的行政管理辦法,有些企業經理層的收入依然按照黨政機關的傳統做法,定級別,經理層的任免也仍然由主管部門確定,而不是由市場自由選擇等,這些都決定了外部董事的作用將受到很大局限。
《上海國資》:這些改革到位似乎需要不短的時間。您理想中,單純就外部董事制度來說,應該怎樣才能突破這些局限?
張林儉:關鍵是現有的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如果外部董事制度設立以后,仍然沒有人事決定權、業績考核權、薪酬制定權,那對外部董事發揮作用會有影響。
我們學淡馬錫模式,可以學得更徹底,淡馬錫的外部董事很多是由董事會選聘,當然也有股東推薦的,董事長一般由外部董事擔任。
我認為,如果上海國企的改革能發展到外部董事由董事會選擇,甚至外部董事可以擔任董事長,這對于治理結構的完善和董事會的建設,將是非常大的跨越。但目前,顯然很難達到這個程度。
經理層的擔心是多余的
《上海國資》:您對上海首批外部董事的人員結構怎么看?有人認為學者居多。
張林儉:這次上海市國資委嘗試外部董事制度,人員結構我覺得并沒有一定的講究,并不一定說怎么樣配比才合適。國外的外部董事中,學法律學財務的也很多。各種類型的,理論學術上方面的、企業實戰的人員在這次遴選的外部董事中都有,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上海國資》:但有人認為,學者畢竟不能同企業家相比。如果不懂企業的業務,在決策時是否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張林儉:管理都是相通的,外部董事的經驗更多地會幫助企業在他們熟悉的領域內決策。比如法律專業,現在企業的并購、投資都涉及法律,不能說這個企業是實業,就不會做投資了。我們的作用是,可以憑經驗注意到經理層沒有注意到的問題。當然,并不是說外部董事進入企業后就不要去學習,熟悉企業,因為每個企業的行業特點不一。
《上海國資》:據我們所知,有些企業并不歡迎外部董事進去。
張林儉:這是可以理解的,內部人總希望來自外面的約束少一點,現在是不習慣。這是傳統干部管理制度的心理。不過,如果看到由于這種制度的變化,給予經理層的激勵會更多,可能會逐步理解和擁護。
《上海國資》:企業經理層的擔心是,外部董事所承擔的風險小,萬一決策失誤也不會追究很大的責任,內部董事或者經理層則相反,要承擔很大的經營責任。
張林儉:你是說決策不謹慎的問題。首先,外部董事不提決策建議,只是對經理層決策建議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增強操作性,減少風險。另外,做不做這個決策,有兩個結果,一種是成功,一種是不成功。外部董事不是簡單地同意或者不同意經理層,是讓經理層說出道理來,他們能不能回答外部董事的問題。外部董事基于經理層提供的數據的基礎上,再憑他個人的經驗給予判斷。這當然受制于信息的理解和個人的經驗,判斷可能是不全面的。但因為外部董事和經理層不是上下級關系,完全可以充分討論。再退一步,如果經理層對董事會決議有意見,還可以到國資委申訴。
要明白的一點是,外部董事的目的是讓所有建議更完善,而不會故意讓決策做不成。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個外部董事的人品是有問題的。
薪酬不是問題
《上海國資》:首批外部董事由上海國資委支付薪酬,業界對此有高度評價,認為在外部董事與企業內部經營層之間設置了防火墻。但是,我們注意到企業可以給外部董事會議補助,那么這種防火墻是不是也不可靠?獨立性是不是不難保證?
張林儉:我覺得這不成為問題。國資委很強調外部董事的獨立性。相對于報酬來說,我相信我們這次選聘的外部董事不是沖著薪酬來的,更不會為了一點津貼而不去盡自己應盡的責任。
所以,對于外部董事來說,更重要的是盡責,更看重的是聲譽。
《上海國資》:如何處理和企業董事長的關系?上市公司的獨董似乎不會與董事長發生沖突。
張林儉: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是由企業的執行董事長請來的,當然說話做事態度不一樣,可能會盲從。外部董事是由股東聘請,獨立性相對更強。和企業董事長的關系如何處理取決于雙方。一是董事長的基本素質,一是外部董事的基本素質。就我本人來說,什么意見我都會提出來,一定會表達出來,因為責任是最重要的。
當然,跟董事長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提意見的時候要注意方式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