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主編 孫全勝
日前,一則消息見諸報章和網絡,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等9所大學收到了匿名人捐出的巨款,總額超過4500萬美元,其中珀杜大學得到的捐款最多,為800萬美元。匿名人甚至要求這些大學不可獲取自己的一切信息。
一個民族,精神信仰、價值取向在漫長時間的作用下,滲入血液,慢慢形成了文化。但文化是抽象的存在,認知文化,離不開書籍、建筑、繪畫、雕塑等載體。除此之外,文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載體—世俗的生活習慣。
有人在網上撰文稱,其鄰居有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也有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如果某一天為了通風打開房門,金發碧眼經過門口時,必朝相反的方向側首而過;黑頭發黃皮膚則不然,必朝門內觀望,仿佛旅游勝地觀光一樣。
一個小小的習慣性動作,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從大處說,文化差異則更為明顯。與匿名人給大學捐款相映生輝的是,去年6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宣布,他與妻子梅琳達共同做出了決定,把580億美元財產捐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Miranda Gates Foundation),不會留給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
歐美社會的慈善捐助行為,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宗教史學家約·阿·克雷維列夫指出,基督教作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由于傳教對象突破了種族限制,面對不同民族的貧民傳教,基督教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極強互助性質的宗教團體,每個教徒要捐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以幫助那些更為貧弱的教友。在上帝的感召下,善行不僅是教徒必不可少的救贖手段,同時也是“選民”的重要標志之一。
人們在解讀為什么基業長青的巨無霸企業大多出現在西方國家時,大多從經濟制度入手,從企業經營活動的角度,理解為一種經濟現象。事實上,人的社會行為,包括企業的經營行為、營銷行為,都是精神活動的必然反應。馬克思·韋伯就認為,富有活力的資本主義只能出現在遵從新教倫理的國家,因為經濟的本質是精神。因此,中國企業在審視歐美企業時,視野應該更加寬廣,換幾種方式把握其脈搏,然后為自己摸脈。
誠實、負責任、與人為善、懂得感恩,很難想象以此為經營出發點的企業,會遭遇道德困境。
每個國家都有好的榜樣、壞的榜樣。美國有可口可樂、迪士尼,也有安然、麥道夫欺詐案。但有壞的榜樣不可怕,怕的是只有壞的榜樣,沒有好的榜樣;或者好的榜樣太少,壞的榜樣太多,而社會缺乏反省的能力和糾錯機制,以至于劣幣驅良幣。當信任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時,作為企業經營的工具—營銷,只能任由騙子糟蹋蹂躪了。
其實,人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不可以沒有人生信仰。
中國很多企業有著強烈的欲望,想躋身“世界500強”俱樂部,可以預見,實現這一目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僅有財富抱負,沒有信仰追求,即便達到了目的,也只是一個經濟巨人,而非精神領袖,其營銷的軟實力仍然是有限的。
中國企業有許多事情要做,其最迫切的事情之一,是文化的再造與名譽的恢復。
前不久,成龍制作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歌曲《國家》,媒體的評價相當中肯:“一曲《國家》溫暖了海內外華人的心靈,成為無數人的愛國心曲。”可是歌聲繞梁未散,他在博鰲論壇對著全世界的媒體說,害怕國產電視機爆炸,所以他絕對不買。
愛國的中國“出品”的世界名人都對中國貨如此鄙視,也真夠讓中國企業痛心了。
營銷,針對的是人心,注定了它是一件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