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興趣到現在銷售出了3000多件衣服,中文并不流利的加拿大華裔潘潔詠獨自在上海完成整個創業過程。
文|CBN記者 龔鴻燕
“這衣服好特別!是哪里買的?”加拿大華裔建筑設計師潘潔詠沒想到自己設計的衣服會受到這么多的夸獎。
當時她還在澳大利亞建筑師事務所BAU的上海公司上班,每天和圖紙打交道。由于市面上嬰兒衣服始終不合她意,她常常動手畫圖紙,給自己的寶寶設計些衣服。
2007年春節,潘潔詠為1歲的女兒設計了一套中國風格的衣服,在上海找了一個裁縫做了,穿著回到了加拿大。抱著女兒走在馬路上,她聽到了很多的夸獎和詢問。旁邊的朋友打趣她,你設計的衣服這么紅,不如就自己做服裝設計師吧。
潘潔詠還真把這句話給聽進去了。她的兩個寶寶一個3歲半、一個一歲,正是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但事務所工作又十分繁忙,“我感覺自己像在照顧三個孩子!”她一直想創業,以讓工作時間更彈性,卻始終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創業點。
回到上海后,她辭了職。開始全心投入到嬰幼兒服裝上去。在事務所一直從事環保建筑的設計,讓她對材料極為敏感—寶寶的皮膚要比成人薄5倍,材料如果不夠環保,毒素會很容易侵入寶寶的身體。因此她把自己設計的衣服風格定位為基本款,而料子只使用達到國際質量標準的環保棉。
環保棉又稱有機棉,是在農業生產中,以有機肥、生物防治病蟲害、自然耕作為主,不使用化學制品,從種子到農產品全天然無污染生產的棉花。
從網上開始找生產廠家到跑遍江浙一帶,至最后親赴青島,潘潔詠足足用了四個月才找到能夠幫她生產環保服飾的工廠。中文并不流利的她總是要很費勁才能對代工廠的老板們講清她要的是什么樣的東西。由于量小不好生產和環保棉造價太高,潘潔詠在江浙地帶談了15家工廠最終一無所獲。
后來她聽朋友介紹,青島那邊生產環保棉的廠家比較多,便直奔青島。第四家當地的老板見完了,潘潔詠覺得希望很渺茫。第五家卻突然出現了轉機。
老板也是一個外國人,聽到潘潔詠的來意就很高興,因為他也一直在推廣環保服裝,除了給國外品牌代工外,這家工廠自己也有一個環保服飾的品牌。“我們簡直是志趣相投!他并不在乎我只是生產很小的量。”潘潔詠興奮地描述。
制造商這邊終于可以塵埃落定。在看了工廠環保棉的證書之后,潘潔詠拿出創業的第一筆投資兩萬元人民幣,開始了第一批衣服的生產。
一個月后,第一批500件衣服從青島運到了上海。 潘潔詠經歷了短暫的成就感之后,又陷入了“衣服賣給誰”的煩惱之中。
潘潔詠覺得這樣的環保風格和數百元一件的價格,恐怕也只有外國人更容易接受。外國人的圈子總是很小的,她開始給自己的朋友發郵件,附上了環保童裝的介紹,朋友們隨后也把郵件轉發給了自己的朋友。這樣還真的帶來了一些客戶,金發碧眼的寶寶們被領到了潘潔詠的倉庫,穿上了她設計的衣服。
但這樣的朋友托朋友并不是一個有效的銷售渠道,只看郵件也不能讓他們體會衣服的真實觸感。從青島運送過來的衣服在倉庫不斷堆積,而抱著寶寶過來看衣服的家長們卻沒有增加多少。
潘潔詠隨后把產品帶到了自己以前常去的創意市集。這樣的市集不僅聚集了中國最潮最有想法的年輕人的商品,也出沒著一群對新鮮玩意兒感興趣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她的目標客戶—外國人。創意市集的確給潘潔詠帶來了更多顧客,但是對她更重要的是有些經銷商開始代理她的產品。
Nest就是這個時候找上來的。這家環保零售商的店鋪內擺放著眾多涉及衣食住行的環保產品,潘潔詠的環保嬰幼兒裝在店內的展示讓品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類似無印良品的服裝風格也吸引了上海年輕潮媽們的視線,潘潔詠的客戶群終于從外國人向國內的環保人群拓展了。
潘潔詠現在京滬兩地的銷售代理商已經發展到4家,陳列的店鋪數量近10個。除了代理商之外,她還做出了網站,襄陽南路上租下了一個庫房兼展示廳。盡管規模在慢慢擴大,潘潔詠卻始終堅持自己做這些事情,最多請兩個為衣服把關的兼職的設計師和兼任翻譯的助手。
知名度和規模的擴大需要潘潔詠為代理商提供更多的設計款式。潘潔詠保持著一年2季的設計,一季數十個款式,一個款式500件的量。
“我從來不看別的嬰兒服裝怎么做的。只看自己孩子對衣服舒適度的反饋。”潘潔詠更多會根據孩子的反應來不斷修改服裝的設計。
8年的建筑設計經驗,讓她剛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兩者相通的地方,比如顏色、質地和一些設計細節。但真正開始去深入了解服裝之后,她發現建筑的設計和衣服的設計畢竟相差甚遠。
雖然基本功很扎實,也不斷在看服裝設計的書,潘潔詠還是認為自己目前在設計上不夠專業。除了給自己灌輸“我是在設計衣服”的理念,而不是畫出直線條的墻壁和走廊之外,她請了一個服裝設計師做兼職,每次把自己設計的衣服給她看了,再改進。青島代工廠那邊的老板早已成為她的朋友,兩個人經常郵件溝通,工廠那邊也會隨時反饋設計圖上不合理的地方,改進以后再作生產。
從完全不懂服裝設計到一晚上就可以畫出衣服的草圖,現在潘潔詠設計起衣服來,已經脫離了建筑師的影子。現在潘潔詠已經設計完第五季的衣服。“哦,我的上帝!當初自己怎么能一個人把這么多事情都做過來了。”潘潔詠現在想起來還是不敢相信。
幾乎每個季度,潘潔詠都帶著她的衣服飛到美國、澳洲等國家參加環保類的展覽。甚至每年回加拿大探親也不放過推銷產品的機會—“我每年會回去2次,每次都帶一箱衣服送給我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