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
企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緊密地與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聯系在一起。因此,對于企業的了解,協調每個人與企業的關系,常常成為我們生活內涵和質量的關鍵。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企業是一個限制自由的機構,尤其是隨著工業化的到來,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工具化,日益狹窄的分工、日益嚴密的配合等等,都成為對個人自由的限制。在這種限制下,企業內的統一號令遠比民主重要得多。
現代社會以民主為最高原則,但是保護這一民主的,偏偏是最不民主的軍隊。這種現象在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上正好相反地存在:社會的民主居然保護了企業內部的專制。在企業利潤至上的理論引導下,民眾對于企業的專制,居然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實在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奇觀,F代企業的專制特征,一方面與社會的民主要求形成令人驚訝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認為,正是因為企業內部難以改變的集權專制,才使得人們在企業之外需要更多的民主和自由,這就像是一種心理的補償,F代人生活在這樣具有強烈反差的環境中,要想心平氣和,要想安逸恬靜,實在是很難。于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企業的性質究竟應該是怎樣的?
一種常見的形態是,法律完整地保護了私有制,并將私有制放到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這種法律的理由是,只有保護私有制,才能保護自由。理由是有道理的,但是忽視了一個前提,當私有制必然性地形成嚴重地貧富不均時,當社會形成大批無產者時,法律毫不遲疑地保護私有制,等于是全力保護企業對無產者的獨裁專制。與此同時,私營企業擁有者所主導的社會法律和輿論,在企業外部形成自由和民主的強大氣氛,并且把矛頭指向政府,等于是轉移人們在企業內部遭受專制統治的憤怒。這種搞錯對象的憤怒,在企業專制的故意引導下,要求政府縮小權力,某種程度上等于企業利用人們爆發的壓抑,打擊有可能對企業產生抗衡的政府。換句話說,本來一個有可能幫助民眾抗衡企業專制的政府,卻在企業別有用心的操縱下,讓民眾與政府兩敗俱傷。一方面形成企業獨大的狀態,另一方面使得政府要想生存,不得不依附企業,政府從此成為企業獨裁專制的工具。這種情況,在工業革命后長期存在。
在現代社會的環境下,合理的狀態是,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同時在不同的領域發揮作用。在這種局面下,政府權力不管是大是小,都存在一個如何防止權力被濫用的問題,然而,即便是小政府、小企業的狀態,企業的專制還是存在,政府還是可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而且,政府對企業的管制往往在事后才能發揮作用。為了防止企業專制的危害悄然擴大,社會還需要大力發揮道德的作用,目的是把企業專制集權的危害降到最低?傊,政府、企業、民眾三者之間的關系沒有完美的最佳狀態,只有危害最小的合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