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簽署ECFA對臺灣的重要性為何,此可分為以下三點說明:
(一)防止臺灣被邊緣化
臺灣過去經濟成長的關鍵在于“對外開放、掌握市場、面對競爭”,由早期的出口擴張政策,到近年來臺灣積極調整經貿制度加入WTO,使得臺灣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臺灣由于內部資源有限,必須以出口維持其經濟動能。加入WTO之后本來以為藉由多邊市場的開放,可以使臺灣在國際競爭上確保平等的競爭地位。但由于WTO談判延宕,多哈回合貿易自由化談判,迄今仍無突破。繼之而起的則是區域主義的潮流,各國紛紛建構區域貿易協議,彼此之間進行關稅減讓及市場開放,使得被排除在外的臺灣居于更不利的地位。
亞洲為近年全球洽簽自由貿易協議最有成效的地區,除了東協整合程度不斷廣化與深化外,中國、日本、韓國與印度等主要國家,以及東協個別國家也積極地投入區域經濟整合。亞洲國家的加速整合,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經濟網絡連結,對臺灣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兩個國家簽署FTA對兩國的經濟成長一定是正面的,但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影響則是負面的。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各國急于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主要原因。臺灣若是一直被排除在各國FTA的簽署對象外,對臺灣的影響可想而知,尤其是臺灣被排除在主要出口國與主要競爭對手國簽署的FTA,對臺灣的沖擊更大。目前中國與東協是臺灣前兩大出口市場,中國與東協已簽署FTA,東協也已與韓、日簽署FTA,未來中國可能與韓國、日本簽署FTA,甚至中國、東協、韓、日一起組成自由貿易區,可以想像臺灣被排除在外的沖擊有多大。若是再沒有突破,將迫使臺灣企業外移到這個區域生產,以規避關稅障礙,屆時臺灣產業會發生嚴重的空洞化問題,對臺灣經濟產生重大的沖擊。
綜合而言,臺灣近年來在亞洲區域整合已明顯落后,未來在WTO談判前景不確定下,預估亞洲區域整合仍會持續,臺灣的出口空間將進一步壓縮。所以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對于高度依賴出口的臺灣而言,可以防止被邊緣化,進一步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強化臺灣產業的出口利基及國際競爭力。
(二)有助于臺灣拓展中國市場
不論理論面及實務面均可以驗證,貿易創造效果為洽簽區域貿易協議最重要的效果。所以在選擇建構區域貿易的對象時,當然是優先考慮主要出口國家。所以就臺灣情形而言,自然是以首要出口市場及最大順差來源的中國大陸為首選。兩岸貿易與產業分工關系密切,但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普遍面臨較高關稅。2008年中國平均關稅為10.19%,其中農業部門高達14.27%,工業部門也有9.60%。在中國大陸與東協FTA生效后,未來中國大陸將會有更多的國家。相對于鄰國的重大進展,若是臺灣沒有積極的動作,未來臺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將面臨非常嚴酷的考驗。而且不但臺灣出口會受到影響,對于仰賴由臺灣進口半成品的臺商企業而言,若是中國大陸關稅不調降,勢必會迫使臺商向其他地區采購,不但會降低與臺灣的連結,連帶也會影響到臺灣企業在中國大陸擴展版圖的能量。
除了有助于臺灣出口并對總體經濟創造正面效益外,兩岸若能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顯示在兩岸關系進一步改善下,有利于臺灣整體投資環境的營造,有助于臺灣未來吸引外資企業,進一步強化臺灣在東亞的競爭優勢。
(三)落實兩岸產業分工,鞏固臺灣產業利基
臺灣可以利用ECFA市場開放及貿易障礙降低的機會,運用臺灣過去在中國所累積的生產技術及經驗,加強材料及關鍵零組件的研發投入,進一步切入中國產業供應鏈,強化兩岸產業分工。
未來在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成長下,臺灣必須把握中國由“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的契機,共創兩岸雙贏,而兩岸ECFA則是落實此一機會的策略。ECFA除了關稅減讓外,兩岸也可以將投資議題、貿易便捷化、產業交流與技術合作等納入范圍。所以藉由ECFA,可以強化兩岸產業合作、技術交流,以及形成策略聯盟,更可以有助于臺灣掌握中國市場變化趨勢。特別是在ECFA架構下,除了可帶動出口外;也可以藉由中國服務業市場的開放,加速臺灣發展自有品牌,加速拓展中國市場。
化解ECFA之疑慮
在ECFA構想提出后,在臺灣引起很大的爭論,綜觀目前的反對意見,大致分為以下三點:一是ECFA會使臺灣主權喪失;二是ECFA將使臺灣薪資下降向中國靠攏,而使生活水平下降;三則是使臺灣部分產業受到嚴重的沖擊。
首先在主權部分,基本上,建構自由貿易協議的基礎是在對等架構及互利的原則,在過去世界所形成的400多個FTA,并無發生因簽署FTA而矮化主權的情況,所以實在不需憂心。而且未來即使發生大陸矮化我主權的情形,臺灣也可以隨時終止ECFA之談判。
至于ECFA使臺灣生活水平下滑方面,有人認為在經濟整合后,將會使臺灣工資下降而與大陸趨于一致。臺灣與大陸的人力,不論教育程度、質量、技術都有極大的差異,不可能因為與大陸簽署ECFA就會讓臺灣薪資趨近大陸水平。如此說來,新加坡與紐西蘭分別與中國也有簽署FTA,新加坡與紐西蘭薪資水平也會向中國靠近,另外東協、中、日、韓目前也在積極建構FTA,是否意謂日、韓工資也向中國靠攏?所以這個論調無論在理論或實務上都是說不通的。
臺灣近10年經濟成長居亞洲四小龍之末,自然薪資成長也呈現停滯的現象。這些狀況的發生并不是因為臺灣太依賴中國,而是因為臺灣采取鎖國政策,禁止大陸貨品進口、限制大陸資金進入,使得臺灣對大陸的貨品、資金流動呈現嚴重失衡狀態,對臺灣經濟發展并不利。
一國采取愈自由化的政策,對其經濟成長及社會福利愈有利,若一再認為臺灣采取對大陸的鎖國政策就可以置身事外,完全不受中國的影響,由過去的經驗,已驗證臺灣鎖國政策的失敗,若臺灣還要持續此政策,只會使臺灣經濟再次陷入困境。
最后在對臺灣部分產業沖擊方面,ECFA對于臺灣固然是利多,但也將會對臺灣部分競爭力較弱內需型產業造成沖擊,政府除了需協助這些產業升級外,也可以由以下三途徑加以解決:一是在進行市場開放時,根據WTO的規范,仍然可以將少數產品列于排除項目而不開放或是小幅開放的情形;其次則是比照一般區域貿易協議,訂立進口救濟制度(例如反傾銷措施),避免因大量進口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形;另外,也可以依WTO規范對受進口損害企業提供補助措施。
任何一個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對于簽署國家整體固然是利多,但會對部分產業產生負面的沖擊,所以政府必需責無旁貸地協助這些產業。目前世界各國對外在洽簽FTA時,如何有效地協助這些因市場開放而受影響的產業,成為其國內重要的課題。以韓國為例,韓國雖然在洽簽FTA方面大有進展,但韓國政府對國內的弱勢產業也挹助了相當多的資源,特別是韓國為了因應FTA的簽署,先后對國內農業部門提供不少協助,另外對于工業部門之弱勢產業及勞工,也提供了融資、技術支持、研發補助、失業救濟與勞工訓練等,另外也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特別的協助,以期可以降低自由化的沖擊,這些均是臺灣未來可以參考借鑒及實施的重點。
結論
臺灣新政府上任迄今,兩岸關系大幅改善,兩岸經貿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目前雖然雙方在開放內容、項目及時程方面,仍有許多待謀合,但是“先經濟后政治,先易后難”的大方向,似乎已成為兩岸的共識,如果此為推動未來兩岸關系的主軸,則兩岸建構ECFA,應該是未來檢驗兩岸關系的最具代表性的成績單,兩岸關系是否可以更加融合,兩岸經貿互動是否可以更加密切,均可藉由未來ECFA之達成時程及實質內容中反映出來,而此則有待雙方共同努力。
本文為作者供《財經文摘》專稿。